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天空新人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查看: 298|回复: 1
收起左侧

[表达和表现] 初中作文训练:《周亚夫军细柳》写急事用缓笔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黄建明 发表于 2019-4-27 15: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初中作文训练:《周亚夫军细柳》写急事用缓笔  超哥学苑 2019-04-24 21:29:43
写文章亦如画画,全在用笔,有浓淡,有疏密,有明暗,有虚实,有轻重,有缓急。今细读《周亚夫军细柳》,一件情节简单的事件竟能写得跌宕起伏,意味深长。究其方法,尽在用笔之缓急有度。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皇上劳军去了三个地方。到霸上和棘门,只一句话:“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到细柳,则用了大段的文字,浓墨重彩,细细描摹。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叙事的诀窍:扣住中心事件,前后摇曳,尽力腾挪。这样一来,就把中心事件写细了,把主要人物写活了。
从事件来看,全篇就写了皇上到细柳营劳军这件事。但作者写来却不简单,先写细柳营的戒备:所有人都身披铠甲,刀剑出鞘,张开弓弩,还补一句“持满”,即把弓拉满。再写皇上劳军,细细读来,你会发现,皇上从进入军营到将军参见,竟然经历了六重阻碍。第一步,皇上先驱至,不得入;第二步,先驱说皇上马上就要到了,负责守卫的将官却说:“将军说了,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还是不得入;第三步,皇上亲自到军营门口了,还是不得入;第四步,皇上派使者持节诏告,亚夫才传言打开营垒大门;第五步,皇上终于进入军营了,守门军士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皇上只好按辔徐行;第六步,到了大营,将军亚夫竟称盔甲在身不能跪拜,仅以军礼参见。从这里边我们可以获得叙事的启示,那就是把一件事情分解成多个步骤来写,每一步都用分镜头细细描摹,这样,文字从容流淌,情节渐次展开,人物形象也就在叙事中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有魅力。
从礼仪来看,皇上劳军,是何等喜事,可军中不见一丝喜气,军士竟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是迎接皇上的礼仪吗?皇上诏见,是何等大事,军中竟营垒深闭,先驱扣门,反复宣告,甚至皇上亲临,都不得入,这是君臣相待之礼吗?皇上听到的三次说话,一次是军门都尉传将军令:我们在军中只听将军的话;一次是壁门士吏传将军令:在军中不许奔驰;一次是将军亲自说的:我不能跪拜,请以军礼见。这每一句话都是找死的节奏啊!读着这样的情节,你不觉得心惊肉跳吗?反正现场的亲历者们是心惊肉跳的,文中就有证据:“既出军门,群臣皆惊。”这个“惊”绝不是惊奇、惊讶这么简单,在群臣看来,细柳营的每一步都跟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形不一样,每一步都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当然,这些“惊心”也都是心中暗想,并不会形诸于外,因为皇上并没有明确地表态,既没有表现出满意,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或不满意。此时,那些一向对皇上谄媚逢迎的人会想,这个人对皇上竟然如此傲慢!皇上一旦不高兴了,我要立马表态,参他一本;那些对皇上怀有异心的人会想,军中竟然有这等人物,他对待皇上尚且如此决绝,我又如何能够撼动得了他呢!因此,这每一步情节发展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危险,读懂了这些,你就明白了这段叙事的每一步都是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了。在这里,我们就看出了叙事的另外一些技巧了,那就是写紧急的事情反而要用缓笔,正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所说:“偏是急煞人的事,偏要细细写出。”写急事用缓笔,就是在事态最为紧张的时刻有意放慢叙事的节奏,细叙一些相关的细节和步骤,这样写,实际上是延长并放大了事态之“急”,此时,叙事越缓,事态越急;对读者而言,此时文字越缓,偏是读着越急,因为急事缓叙造成了阅读期待和悬念效果,读者就会获得快乐的阅读体验,这不正是作者要达到的目的吗!
从人物塑造来看,皇上驾到这么大的事情,守城的军士竟像没事人一样,一副六亲不认的样子,一切按军中的规矩和程序来;偏是皇上急着要诏见的那个人,却偏是见不着,只闻人语响,不见人下楼啊;最后总算是见着了,却也只是军礼相见(不觉得有多热情啊)。其实这就是叙事的诀窍,就是越急的时候,越是要缓笔写。这样,让矛盾的双方再多相持一会儿,就如“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意思,其实就是让精彩再持续一会儿嘛!因为这个相持的时间越长,矛盾双方的性格特征就会暴露得越充分,这正是通过叙事来塑造人物的要诀。你看啊,文章要塑造的是一个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周亚夫。假如细柳营也如霸上和棘门一样营门大开,众将士受宠若惊,皆下马跪拜迎送,竭力讨好皇帝,那还能展现周亚夫的这些个品格吗?正是写军中上下披坚执锐,才体现周亚夫忠于职守;正是写皇上入军营之难,才体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正是写与皇上以军礼见,才体现周亚夫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而且,正是这样反复折腾,才更加考验皇上的耐心和智慧,假若换上一个昏庸的皇上,周亚夫脑袋都掉几回了,这里,也体现了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的品格。原来,让矛盾的张力再持续一会儿,并不是作者故意叙事拖沓,而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啊!经过这样反复地延宕摇曳,两个人的优秀品格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熠熠生辉啊!
话说周亚夫该不是吃了豹子胆,就敢这样接待皇上?如果你细读文本就会发现,皇上派先驱,亲自到军营,皆不得入,直到皇上派专使“持节”传诏,亚夫才下令开门,这不是有意怠慢皇上吗?非也,这个使者所持的“节”乃是兵符,是皇上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时专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一般作虎型,为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西汉时期规定,但凡皇上传令或调发军队,必须在兵符验合后,方能生效。皇上将兵符交给你,犹如把一支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你,同时也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你,因此,前方领军将领的权力特别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颠覆皇权,所以古时候有“见兵符如见朕”的约定,却没有“见朕如见兵符”的约定,因为皇帝可以是假的,也可能被挟持,但兵符一定是真的,兵符与诏书一起出现就肯定是皇帝的意志。在这里,周亚夫严格遵守与皇上的约定,就是忠于职守,就是确保皇权的安全,如此,又何须谄媚以取悦于上呢?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文帝说“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皇上还没到呢,军营门已洞开,军中将士皆已解甲下马跪拜(相当于已解除武装)。试想,此时若非真是皇上劳军,而是敌方计谋,岂不是长驱直入,门已破,将已虏!那么,周亚夫让军中将士披甲胄,刀出鞘,弓持满,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好作战准备,只有把一切外来者都当作敌人,才能确保御敌于国门之外;周亚夫见兵符才开门,才能确保这支军队绝对听命于皇上,维护皇权;即使是见到君上,也是甲胄在身兵刃在手,才能确保皇上的安全,因为皇上此时在军中,皇上的安危高于一切,其他的繁文缛节都不重要了。况且汉文帝本就是一位“循守成法”的皇帝,从不以个人意志破坏法律规约,这样的皇帝怎能不欣赏周亚夫这样的能臣将才!读至此,你还觉得“急事缓叙”仅仅是为了制造悬念吗?它其实蕴含着人物塑造至为重要的原理,那就是在事情最为紧要的关头,其实也正是为文最为紧要的关头,你得放慢节奏,着意描摹。这个时候你都不细细思量,精笔细描,你还想到哪里去做文章呢?
话说周亚夫有没有一点“作”的意思呢?皇上都亲自到你眼前了,这难道还会有假?你这样想,那是你不了解西汉初年的政治形势,当时文帝刚继位,在此之前,朝廷经历了高祖驾崩吕后专权的“暗黑年代”,功臣贤能不为用,外戚党羽把持朝政,文帝乃薄姬所生,获朝中老臣拥戴继承大统,当时不单诸吕之害尚未完全剪除,刘氏宗亲也未必臣服,还有“匈奴大入边”之患,诚可谓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帝位尚未稳固,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亚夫的各种准备都不为过。且当时文帝初继位,亟需尽快整合皇权体制,以恢复国家政权运转的能力,他太需要像周亚夫这样恪尽职守的将领了。读至此,你也就理解了亚夫为什么要做万全准备,你也就理解了文帝为什么能够忍受细柳营一而再再而三的照章办事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其实都是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的啊!
既如此,在见到文帝之后,就不能卸甲释刃,行一回君臣之礼吗?你这样想,那是你不了解周亚夫的前世今生啊!你知道亚夫的父亲是谁吗?那可是随着汉高祖东征西讨的开国元勋周勃啊!是与萧何、张良、陈平、霍光一样功勋卓著的周勃啊!是被高祖称颂曰“安刘氏者,必勃也”的周勃啊!是诛杀诸吕,迎立文帝的周勃啊!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功勋老臣,在汉文帝继位之后,为了稳固皇权,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构陷入狱,褫夺爵位,在倾尽家财贿赂皇族和狱吏之后方得终老,其兄周胜之袭爵,不久又废封夺爵。家族之兴衰沉浮在亚夫心里不可能不留下深深的伤痛,甚至是惊惧,那么,把所有的人当作敌人就自然成为了亚夫的治军之道和防人之术了。难怪文帝在劳军之后会赞叹说:“嗟乎,此真将军矣!”一个让天子都敬畏的将领,那还不是“真将军”吗!至于接续又说:“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恐怕是真心话,这样的将军,想要近身都不容易,如若再想褫夺爵位,构陷入狱,怕是不可能了!帝王之术,从来都是深不可测!在西汉,前方领军将领的军权都是在有战事的时候临时加封的,待战事解除,军权亦解除。在此次劳军后一个月,匈奴撤退,三支军队随即撤除。文章开篇写到“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恐怕只有周亚夫的细柳军才是“以备胡”,其他两支,一个是宗正(刘氏皇族),一个是祝兹侯(向为外戚所专),狗屁不通的两个人,怎么“备胡”?怕是钳制周亚夫细柳营亦未可知哦!读至此,你不觉得后背已冷汗涔涔了吗?史迁之“急事缓叙”的背后,未必不怀有“春秋笔法”。要知道司马迁是在汉武帝时因李凌之祸遭受过腐刑的,对皇家之薄情是有着切肤之感的啊!不过,周亚夫以自己始终如一的忠诚赢得了文帝的信任,以至于文帝临死前对太子说:“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三年之后,刘氏七王叛乱,周亚夫奉命领兵出征,只用了三个月即平定叛乱,再安刘氏天下,并拜为丞相。但就是在这次平叛中,周亚夫没有听从汉景帝的部署,与皇家结下冤仇,七年后,已入暮年的周亚夫被轻轻安了个谋逆的罪名打入大牢,历经磨难,饿死狱中。呜呼!像周亚夫这样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刚正不阿又不会逢迎的人,也就是在战时才会为皇家之所用、之所容,在“文景之治”后,国富民强,帝位安好,哪个君王还能容留你在朝堂上行走呢!写到这里,似乎已经离题甚远了,但是,读过这一段,再来观照全篇,可能更加理解了“急事缓叙”的内在机理——事虽急,文字不能急,且容我娓娓道来,那些缓缓流淌的文字里,暗藏着多少玄机啊!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06:45 , Processed in 0.289309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