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莓乐队最后一张专辑,是逝去的桃乐丝最后的尝试 新京报Fun娱乐 2019-04-26 18:51:53
今年1月,小红莓主唱桃乐丝·奥·瑞沃丹去世一周年之际,小红莓乐队发布了桃乐丝去世前录制的单曲《All Over Now》。4月26日,桃乐丝生前参与的最后一张专辑《In the End》终于发布。
《In the end》专辑封面
感谢现代文明,让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逝去的人沟通。古人慨叹“人死如灯灭”,即使留下文字与物件,一颦一笑也只能在想象中出现。现代文明的演进则使得照片、声音和影像的留存一一实现。
当你听到《All Over Now》时,也许会忘掉桃乐丝已然逝去。“遗作”二字太沉重,从未改变的缥缈歌声,才是桃乐丝留给这世界的永恒。
从动听的《All Over Now》开始,到专辑收尾的《In the End》,语言早已不再是隔膜。音乐之美,本就在于超越族群和语言。
诞生了小红莓的爱尔兰,是一个拥有王尔德、叶芝、萧伯纳、贝克特,在音乐领域也有恩雅和U2的神奇国度。尽管孤悬海外,可从未被文化界忽视。小红莓也一样,从不缺少商业价值,全球唱片销量已近4000万张的这支乐队,从未有意拥抱主流,但主流却选择拥抱了这支乐队。特立独行的桃乐丝,难道不是那个另类摇滚时代的最好见证?
上世纪90年代初,另类音乐进入主流视野,独立乐队纷纷涌现。即使是摇滚乐,重金属也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另类摇滚。小红莓生逢其时,以带有民谣元素的流畅音乐进入主流世界,让人无法忽视其流行潜力,但同时又用激昂鼓声表达特立独行的态度。
精选集封面上的桃乐丝。
即使已然逝去,但在《In the End》里,我们仍可在迷离而又不失清澈的唱腔中,听到桃乐丝乃至小红莓对世界的呼唤。即使,她唱出了“It's all over now”,但在我们心中,一切并未结束。
《In the End》中,那句“Take my house, take the car, take the clothes,But you can't take the spirit, take the spirit, take the spirit”(带上我的房子,带上汽车,带上衣服,但你不能带走灵魂,带走灵魂,带走灵魂),听起来非常催泪。而灵魂的力量,恰恰是永恒二字的真谛。
专辑里我最喜欢的当属那首《A Place I Know》,“I'm sorry I left you,I'm sorry I love you”,那昨日已逝的落寞,仍难敌寻找天堂的希望。
这是成长的力量。年轻时的小红莓,批判的态度如同呼吸空气,但渐渐地,他们的音乐不再涉及政治与社会事件。从激愤到沉静,那是小红莓的成长。即使桃乐丝已然离去,我们仍可见到这样的成长。
2004年的解散与单飞,2009年的重聚,到2018年桃乐丝的告别,与其说是人世间的离合聚散,不如说是人生的尝试。这张桃乐丝的遗作,就是一个逝者最后的尝试。
□叶克飞(专栏作家)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