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吴用设计的妙计里有三点想不通 老丈人话古今 2019-05-20 10:40:00
在小说《水浒传》里,《智取生辰纲》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也是托塔天王晁盖走上梁山的第一桶金。这段故事流传几百年,可以说已经到了脍炙人口的地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还入选过中学语文教材。 但是各位客官有没有发现,在这出吴用设计的妙计里,有三个非常明显大的漏洞,我至今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第一,为什么要绕道走郓城? 生辰纲是大名府的梁中书送给自己老丈人蔡京的寿礼,运送路线是从今天的河北大名县到河南开封市,而小说中出事的地点黄泥冈,是山东郓城县。 关于这个问题,容我啰嗦一句。有不少朋友认为黄泥冈不在山东郓城,在河南南乐。但是我先前已经说了,我们以小说为准,小说中,梁中书把这件事着落在济州府尹身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济宁市。这就说明,黄泥冈确实不在河南,而是在郓城。 我们从这个地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杨志选择的这条道路,绕了很多。
徽宗年间,黄河改道向北,确实是从大名府的西边留过,杨志有一句话没说错,从大名府“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但是再怎么走,也不会走到郓城去。 我在地图上随便测量了一下直线距离,从大名到开封,大约是180公里;但是从大名绕道郓城,大约是280公里,足足多出了200里地。 是直线不好走吗?也不是,这里走直线正好可以经过濮阳,濮阳当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澶州。 著名的澶渊之盟就是在这里签订的,接待过真宗皇帝的地方,怎么可能不好走? 莫非,设置这条线路的人,跟晁盖有勾结,一定要送他这么一套大富贵? 第二,为什么不武装押运? 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从河北大名到河南开封一定要经过山东郓城,因为这是一条设计好了的线路,不能改变。 十万贯的金珠宝贝,换成今天的价值,差不多也是三千多万元人民币。杨志给梁中书也说得非常明白:“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这么大一笔财富,在明明知道路上有劫匪的情况下,为什么仅仅选择了11个普通士兵扮成挑夫跟着杨志就出发了? 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看看杨志他们选择的线路,随口就能说出八个危险地带,还偏偏只派12个武装力量(一个大BOSS杨志,11个战五渣),这不是典型的游戏人生吗? 那么,是不是因为当时的军队管理制度摆在这里,让梁中书不能派兵呢? 也不是,梁中书自己都说了,“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很明显,调军队不是难事。 但是这个方案被杨志否决了,杨志否决的理由,简直就是荒唐无比:“恩相便差一万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 北宋的官军打契丹不行,打西夏不行,打女真不行,但是对付普通的强盗却是一等一的好手,梁中书手下这么多兵马,将领也不少,他自己也是搞过军事演习的人,而且他去年就被截过一次,怎么可能随便听了杨志一句话,就放弃武装押运这么安全的方式,让手下扮成毫无战斗力的普通客商任人宰割? 哪怕是派不出大部队,你派战斗力强一些的人去也行啊……
第三,六月初怎么会有枣? 根据书里的记载,蔡京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十五,盛夏时分。而杨志押着生辰纲走到黄泥冈的时候,是“六月初四日时节”。 而晁盖他们扮成贩枣子的商人,行进路线是“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也就是说,这帮人,从安徽凤阳,走了七百里地到了郓城,收了七小车枣子,然后再准备推着这七小车枣子,走三百里地去开封,把枣子卖了。 枣子在中国从来不是稀罕物,这么七个人七辆小车千里大行军,就为了贩这么点枣子,这个成本和利润,稍有点经济常识的人就知道,这个借口实在是烂得到家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枣子的成熟季节都是夏末秋初,怎么着也得农历的七八月左右。我是真不明白,在农历的六月初,晁盖他们到哪儿收购了这么一些山东大枣,千里迢迢地去开封做亏本生意。 可能还有朋友说,万一是收的干枣呢? 大哥,还有一个半月新鲜枣子就上市了,你现在去产地收干枣,你还要把这种没有时令性的东西买到首都去,你真的是钱多了烧得慌,做市场调查玩儿吗?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