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催生电影《敦煌》,为何删减40分钟,台词大有深意原创 我就是个码字的 2020-08-25 07:06:00
每到假期,别人总是奔海边跑,笔者总是偏爱沙漠,估计是小时候看电影留下来的情结。
印象最深的两部关于沙漠的电影,一部是于荣光主演的《海市蜃楼》,那部电影告诉了笔者沙漠是多么的残酷。
另一部则是史诗电影《敦煌》,那部电影除了让笔者感受到沙漠的深邃之外,还有一个异样的感觉,这电影的风格怎么有些奇怪。
长大了才知道,《敦煌》原来是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从原著作者、编剧、导演到演员,几乎全是日本人,这是一部日本看中国历史的作品。
而且,让人惊讶的是,该片国内配音版居然比日本原版少了40分钟左右,占整个影片的接近三分之一,这又是为何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回顾一下这部经典的史诗电影《敦煌》。
一、《敦煌》的拍摄背景,泡沫经济幸运儿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这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写的小说《敦煌》里 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基本上算是电影和小说《敦煌》的故事梗概:
大宋举人赵行德到西夏考察,路遇不幸,被迫加入西夏军队,为了生存筋疲力尽。后来得到机会在敦煌从事古卷抄写和保护工作,在这期间他和一位“甘州小娘子(回鹘公主)”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
很多人都以为这段话来自于敦煌莫高窟所藏古籍,但根据考证,赵行德和“甘州小娘子”均为井上靖虚构,历史上并没有这个来自湖南的举人赵行德。
不过,电影《敦煌》里涉及到的部分历史,如西夏李元昊攻灭甘州回鹘,占领归义军都是真实存在的。
小说《敦煌》成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时候,它被众多影视公司和制作人盯上了。
在经过一番复杂的版权角逐以及两换导演之后,《敦煌》确定由拍摄了《追捕》等电影的著名导演佐藤纯弥指导,主演由佐藤浩市(饰演赵行德),西田敏行(饰演朱王礼),渡濑恒彦(饰演李元昊)和新人中川安奈(饰演回鹘公主)担任。
其中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演员应该是西田敏行,他曾是日本《西游记》里猪八戒的扮演者。
《敦煌》由中日合拍,也是为了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不过说是中日合拍,片中国内地演员极少,绝大部分工作人员和演员都由日本派遣,中方主要提供了外景地和群众演员等协助,其中片中几场大规模的沙漠骑兵战斗场面均由解放军骑兵部队担纲,光骑兵就出动了八百多。
《敦煌》的拍摄正好还赶上了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因此日方在花钱上非常大方,该片总投资据说达到了45亿日元之巨,有人曾按照1987年汇率估算约相当于一亿多人民币,在那个时代堪称超级投资,要知道同时期的《西游记》拍摄了6年二十五集才花了600万人民币。
在电影投资中包括建设一座价值两千多万人民币的敦煌古城,日方原计划在影片最后按照剧本所写将敦煌古城真的焚毁,但在中方的坚持下,该镜头只是烧了一座木头架子,这座古城如今成了景点和影视基地。
虽然投资巨大,但《敦煌》也带来了超级收益,它在1988年夺得日本票房冠军,总票房82亿日元,在艺术上也获得了十项“日本奥斯卡”大奖,可谓商业和艺术双丰收。
拍摄和上映都赶在日本泡沫经济期内,《敦煌》也可谓一部幸运的电影。
二、《敦煌》的三大看点
1、古意
诚然,日本人拍摄的《敦煌》,虽然努力在细节上力图还原北宋风貌,其制作也
非常精良,但还是被很多国内观众抓到了不少穿帮之处。
不过,不论是历史细节穿帮还是皇帝服饰不严谨,这其实都不算是重要问题,因为《敦煌》虽然题材为古装历史片,但其中心思想是拍出一种“古意”,让观众进入古代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历史的厚重。
应该说,《敦煌》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历史片高度,网络上有很多人评价其为中国最好的历史电影,称其为史诗片也没问题,相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拍摄的很多古装片在氛围上显然太现代化了。
2、战争
相信很多观众都会对《敦煌》中的几次骑兵大战印象深刻,尤其是技术含量极高的甘州之战。
在这段戏中,西夏军队和对手甘州回鹘军队在阵型、兵种、战法、装备上各显神通。
我们可以看到,弩箭对骑兵的压制,步兵方阵迎战骑兵的打法,抛石机等装备的威力,更有如雷贯耳的“铁鹞子”“连环马”,此外,李元昊高超的指挥艺术也让人叹为观止,再加上让人热血澎湃的鼓点,整个画面宛如战场重现。
甘州之战几乎可以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的标杆,在笔者看来,其技术含量已经不亚于《角斗士》和《勇敢的心》等好莱坞经典大片。
关于战争还有一段很精彩,就是朱王礼在影片末尾率领少量骑兵反复冲击西夏军阵杀李元昊,三次失败后阵亡的画面。
这段剧情应该是取材于日本战国时期著名勇士真田幸村冲阵杀德川家康的历史,他也被称为“日本第一兵”,这可能是日本片方为了取悦日本观众特设的剧情,同时也符合片中朱王礼勇敢无畏的人设。
3、文明
如果只看战争,《敦煌》已经够优秀了,不过该片的灵魂实际上是文明。
片中有很多剧情都在围绕着文字、名字、语言、书籍、绘画和历史等关于文明的印记:
赵行德去西夏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西夏文字、了解西夏文化,以备将来在殿试中不会再次失败。
他遇到的第一个西夏女人,给了他一张西夏文字书写的通行证。
赵行德被迫加入朱王礼的雇佣军部队后,在衣服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愿当无名的死人,不会写字的朱王礼部士兵包括朱王礼本人纷纷求他也在自己的衣服上写下名字。
赵行德在西夏系统学习了西夏文字,并且编纂了西夏文字典。
来到敦煌之后,赵行德致力于古卷的抄写和保护,在敦煌城破前夕将古卷密封进莫高窟,他对朱王礼说,这是他愿意舍命去做的有价值的事情。
而该片被一些网友评价为最有价值的一个片段,则是李元昊向麾下各族士兵下命令的一场戏,李元昊在台上说的是正儿八经的经过考证的西夏语,然后由翻译传达给语言不通的各族士兵。据说,这是西夏语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历史和文明传承意义重大。
可以说,如果《敦煌》只有赵行德和回鹘公主的爱情,以及高技术含量的战争戏的话,那该片的史诗意味将大打折扣,正是因为该片融入了大量关于文明的元素,才让这部电影在历史意义上要胜过《勇敢的心》这样的商业历史大片。
不过,该片在国内上映时遭遇被删减的命运,似乎也和这些文明戏份有关。
三、删减40分钟背后的原因
《敦煌》在日本上映的版本是143分钟片长,在国内上映和播出的版本则是99分钟。
一开始笔者也怀疑自己的眼睛,毕竟一部电影删减40分钟,接近三分之一的剧情也太不可思议了。
后来笔者查阅了国内外的专业平台,发现确实如此,显示均为99分钟片长,那么删掉的那四十分钟剧情是什么呢?
由于之前看国语配音版的记忆已经模糊,笔者也不确定删了哪些部分,后来在网络上找到了143分钟长的国语配音版本,发现在国语配音中夹杂着一些日语原音片段,从技术上讲,这部分混在国语配音中的日语片段估计就是被删减的那部分。
笔者重看了一遍《敦煌》,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被删减的片段,大部分是意义不大的过场戏或者龙套戏,对剧情主线影响不大。
但是,中间有两段对话的片段比较显眼,其中一段也是网友们公认的被删减片段之一。
一段是影片末尾,赵行德和朱王礼在城破前一晚城墙上的对话,朱王礼要求赵行德为他树立一个碑文。
另一个网友公认的应该删减的片段,则是李元昊在西夏文馆和赵行德的对话。
实事求是讲,这段台词不论是给日本观众看,还是给中国观众看,估计大家都能读懂其中的深意,因此该片段在国内上映时被删除也是情有可原。
当然,瑕不掩瑜,《敦煌》这部史诗电影,虽然是三十多年的作品,但其影响力却非常巨大,不仅在日本引发敦煌研究的热度,也为国内的古装历史影视剧树立了一个标杆和榜样。
最后,重看《 敦煌》,让笔者最为感伤的剧情并不是回鹘公主的死,不是朱王礼的壮烈,不是赵行德的命运,也不是莫高窟的悲惨遭遇。
而是李元昊对着远处向他冲来的朱王礼,说的这句台词: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不是你。
END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