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社 2018-11-07 14:33:56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是一种非常祥和的动物,是古人崇拜的图腾之一。鹿以神秘的行踪、优美的体态和温顺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鹿是吉祥的象征。据《祥验记》记载:“鹿者,禄也。”这是升官发财之吉兆。宅园门楼上雕镂的“十鹿”谐音“食禄”,雕梁画栋上的鹿衔灵芝图、寿星骑鹿图等,寄寓人们对福禄寿的期盼。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为什么画一只“伏”在古树下的“梅花鹿”呢?原来“伏”与“福”谐音,“鹿”与“禄”谐音,寓意读书就会有福有禄,三味书屋的先生向学生灌输功名利禄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鹿是权力的象征。上古时候,鹿成群生活在大江南北的山林、草原和沼泽地,有的还被喂养在“鹿苑”中供帝王打猎和观赏,鹿与帝王有了联系。狩猎又是古人打仗的演习,于是逐鹿便与夺权联系上了。《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比喻争夺天下。“鹿死谁手”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政权,意谓天下当为何人所得。“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鹿是帝王仁德的象征。汉陆贾《新语》:“鹿鸣以仁求其群。”在儒家文化中,白鹿的隐现常常被附会为检验帝王德政的好坏和上天意志的表征。儒家圣君周文王的灵囿中就畜养着母鹿。《诗经·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鹿鸣”是读书人的精神支柱。古代为宴请新科举人,朝廷设立“鹿鸣宴”,“鹿鸣”一词遂有科举及第、科场得意之意。 鹿是隐逸的象征。在道教中鹿是仙人或隐者的坐骑,故鹿又被称为仙兽。道家说鹿寿千岁,《抱朴子》云:“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失其色白。”李白钟情于道家,《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句子。鹿幽居山林,逐食良草,恬淡清净,安于自然,与古代的幽人隐士精神相契,古人遂常以麋鹿比喻隐逸之情。在服饰上,古代隐士常常戴鹿巾、鹿皮冠,穿鹿皮做的衣服。后以“鹿衣牧世”比喻某人虽隐居于世,但其高洁的德行仍能影响天下。 鹿是美的象征。鹿美丽可爱,温顺善良,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历代壁画、绘画、雕塑中都有鹿。如汉代的骑士射鹿图、佛座上的卧鹿浮雕;内蒙古白岔河发现商代岩画,其中以鹿最多,千姿百态,生活气息浓厚;现代的街心广场、庭院小区矗立着群鹿、独鹿、母子鹿、夫妻鹿的雕塑;一些商标、馆驿、店铺匾额也用鹿,是人们向往美好、企盼财运兴旺的心理反映。 鹿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许多地名中都含有鹿。海南三亚有鹿回头,深圳有鹿丹村,广西有鹿寨,杭州有鹿鸣村,河南有鹿盘村,不胜枚举。这些以鹿命名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沾了鹿的灵气。 鹿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鹿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