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单元文学常识 1.《猫》的作者郑振铎。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揭示了: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揭示了社会弱势群体遭遇苦难的悲剧根源。 2.《我的白鸽》作者陈忠实,中国当代作家。作者以真实细腻的心灵体验,讲述了“我”和“白鸽”之间的故事,文章在优美的文字和美好的氛围中,为我们描述了美好的白鸽与美好的心灵,抒发了美好而圣洁的情怀,传递了关爱动物,亲近自然,热爱与尊重生命的主题。 3.《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本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回归情形、日常生活及其联合观念,抒发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启迪人们:要善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 4.《狼》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通过描写屠户杀两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因贪婪和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同时启发我们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5.《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作家。这篇童话通过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天上的街市》郭沫若。通过联想、想象描写了一幅充满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的天上街市图。 6.《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袁柯,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对于人类起源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7.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楚真相,不可轻信流言。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其中每篇文字各有主题,既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哲理散文。《杞人忧天》通过杞人担忧天地崩坠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