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1371|回复: 8
收起左侧

第51夜 为何臧克家与钱钟书要否定“春风又绿江南岸”“...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9-1-16 1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第51夜,本篇3000字,需时15分钟(时间按内容长短和难度确定)


     之前我们看了一些夜读文章,深信好文章离不开精心修改。诗歌也是如此,比如大名顶顶的贾岛,苦吟“推敲”二字,比如今晚要看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因为我们自身的眼界实力,因为我们思想的局限性,或者因为我们总是缺少独立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会被别人左右。这也难怪,人家的文章或者论说太有说服力,或者人家太有名太有权威了,而我们又太年轻。

现在我问“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用得好不好,你们肯定一个劲地点头称是,我再问好在哪里,你们夜一定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你们的判断来自哪里?书本?课堂?参考书?有多少是自己的认知呢?

这样的知识成为大家“安身立命”的本钱,应付考试和卖弄斯文大约够了,但很显然,它不原创于我们,缺少一种思维收获的快乐,至少思维的收获不那么充分。

尽管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被誉为炼字的千古佳话,但不以为然者仍不乏其人,远的不说,今人便有大学者钱钟书和大诗人臧克家。看完下面的文字,你会发现,你认为理所当然的这个字的理解,原来还有另外的认知可能。它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好。就像大家以为熊猫很可爱,但其实它是熊,凶起来在熊的世界里也是名列前茅。本文的作者是什么观点呢,请大家在评论区回复。

  认为好的不一定对,认为不好的也不一定不对,反之亦然。我们认识世界总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之否定……这不是文字的游戏,这是事物的规律。

龚老师

2019  01  16 午后  据说太阳出来了


为何臧克家与钱钟书要否定“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的炼字之美


原创 大洲文苑 2018-12-18 20:44:18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一书中,这样评“绿”:“‘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乐至山馆稍次湖亭》:‘行乐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钱先生语带揶揄,是从文学史的纵向比较的角度,对王安石炼字的富有创造性加以否定。臧克家在《一字之奇,千古瞩目》(《文史知识》1988年第四期)一文中说:“我这个人,对这个‘绿’一直评价不高……我嫌它太显露,限制了春意丰富的内涵,扼杀了读者广阔美丽的想象。……如果不用‘绿’字而用‘到’或‘过’,反觉含蓄有味些。……读者从‘到’中,可以想象出更多的东西。……何况,‘绿’字前人已先用过多少次了。”臧克家先生以他独具的诗家眼光,从修辞学的横向比较的角度,不仅否定了“绿”的炼字之工巧,而且还把“绿”的炼字佳话视为弄巧成拙之举。这两位先生的见解的确独辟蹊径,极富创意,从反面为这首名作的鉴赏开拓了新的层面,对传统的鉴赏定式提出了挑战,进而激发了人们对经典名句鉴赏的热情和兴趣。本文试就二位先生从文学史的纵向与修辞学的横向比较的双重角度提出的诘难进行商榷,以期对“绿”的美学意蕴作更深层次的开掘。


       从文学的纵向比较上看,王安石的“绿”确如二位先生所云,有袭用前人之嫌。但前人用过的精警之字,后人是否可以袭用呢?答案应是肯定的。就以两位先生引述的多位诗人的诗句为例,诗中所用的形容词用如动词的“绿”字不也是一脉相承、因因相袭的吗?又何以独诟王安石的“绿”有拾人牙慧之病呢?那么袭用前人的精警之字,可否用得富有创意,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此类例证在古典诗词中不胜枚举。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千古名句,却是本于江内“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只换了两个字,可经过林逋的袭用点化,意境旨趣大胜前者,被公认是一种艺术创造。因此衡量字词用得巧拙,关键在于它在诗里用得是否精当恰切,只要用得绝妙,即使古人用上千万次,那也会富有创意,成为精警之语的。那么王安石的“绿”与前辈诗人所用之“绿”究竟孰优孰劣呢?在作比较之前,需要特别指出,判断字词用得巧拙,当从整篇诗入手,孤立地对字词作寻章摘句的比较,往往会流于皮相,而这,恐怕也正是两位先生鄙薄王安石“绿”字的症结所在。

        从整首诗的比较上看,钱先生所举的诸位大诗人的诗,无论其思想性还是其艺术性,都是难以与王安石的诗相媲美的。这些诗作在文学史上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不仅选篇极严的《唐诗三百首》全不收录,甚至连选篇上千的《唐诗选》及《唐诗鉴赏辞典》等大型有影响的文学选本也未加以收录,而王安石的诗脍炙人口,有本则选,这种“选本现象”本身就足以证明这些诗作品位不高,大逊于王安石了。再从诗的具体内容上看,这些诗为写景而写景,境界不高,题旨浅薄,写的无非是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趣,纵然也把形容词“绿”用作了动词,以表现春风的形象,但读来平平淡淡,丝毫引不起人们的激赏。而王安石的诗,情景交融,立意高远,既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又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感时思乡,深挚动人,正如《彦周诗话》所评:“超然迈绝,能近李杜陶谢。”而“绿”的运用,对于整首诗而言,更是锦上添花。一个“绿”字,堪称一篇诗眼,能使整首诗生辉添彩,那些前辈所用之“绿”,又怎么能与它相提并论,又怎么可以用“袭用”、“暗合”来否定它的炼字的富有创意呢?  


       再从修辞学的角度作横向比较。这里不必再赘述人们所熟知的“绿”在色彩、形象、情感诸方面大胜于“到”、“过”诸字的妙处,仅就臧克家先生提出的含蓄与显露的问题作一分析,也可见二者的高下优劣了。


       臧克家先生认为,“到”、“过”含蓄,“绿”直露,前者可以使读者想象出春天更多的色彩来,而后者则限制了春意的丰富内涵。不错,从表面上看,“到”、“过”没有将春天的景色具体化,因而留下的想象余地大,似乎比“绿”含蓄。但实际上,“到”与“过”的所谓含蓄不过是表现力的苍白而已。由于它们本身只是没有色彩的一般常见的动词,因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在字词大都平淡的诗句里,处在关键的位置上,就很难给读者的想象力以强烈的刺激,从而使读者对江南的春色产生五彩缤纷、花红柳绿的丰富联想。如果王安石用了这些字,那么诗句就平庸无奇了。而“绿”色彩鲜亮夺人,不仅没有“到”、“过”的苍白、单调,相反地,它相对春景的丰富多彩而言,其本身也是含蓄的。因为春天的色彩绝不仅是绿色一种,它还有难以尽数的万紫千红,“绿”不过是其中最具化表性、最为惹眼的一种罢了。从修辞的角度看,“绿”是以局部代整体,它以自身的鲜丽炫目的色彩,为读者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强烈的刺激源,从而激发起读者对江南春色作无限丰富的联想,这怎么能说“绿”“显露而不含蓄”呢?
  
       综上所述,钱钟书先生和臧克家先生在对“绿”的纵横比较的否定中,着眼点太拘泥于形式,太重外在的因素,论证难免失之偏颇;而历来人们对“绿”的鉴赏也大都太偏重于锤词炼字的形式上的推敲。其实,“绿”的最大妙处,“绿”的选择的最基本的依据,就是它的源自客观生活的真,是出之于自然,得之于天籁的。我们知道,诗人写的是大地尽绿的春日盛景,而“到”侧重的是“刚来到”的早春之景,“过”侧重的是将过去“暮春之景”,“入”太单调,似乎春风只吹过一溜,“满”固然充实,但又缺乏春天的具体可感性;唯有这个“绿”字才能把诗人眼前的美丽春光真真切切、具体可感地描画出来。诗人站在行驶于“京口瓜州一水间”的渡船上,满怀深情地回首眺望“只隔数重山”的钟山,弥望的景色只能是无边无际的一片浓绿,那紫那红……,都掩映于浓绿的树木下自然难见其色。可以说,“绿”写的就是诗人眼中之实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就美在自然上。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8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未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19-1-16 21:56:39 来自
来自
我觉得用绿更好,绿源自于客观生活的真,是出之于自然,得之于天籁的。本诗中的“绿”字不仅是强调诗人所看到的美景,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到”“入”等字太过单一,不能够将那种情感给生动的表现出来,而且如果按部分人的话来说,如果说王安石若有抄袭的嫌疑,那这观点肯定要被否定,首先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境就不一样,那些所谓的大诗人的诗仅仅是要表达一种游玩山水的闲情逸致,而王安石的诗中这个“绿”字能够使整首诗生辉添彩,那些老前辈们的诗怎能与之相比呢。所以我认为这个“绿”字用得再好不过了。
来自: 微社区
来自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未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19-1-16 21:57:32 来自
来自
来自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点评回复 来自

使用道具 私信管理员来自

来自- 中国江苏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36 名

发帖:NO. 142 名

在线:NO. 11 名

九8周灿铭 发表于 2019-1-16 22: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来自- 中国江苏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认为“绿”字用的好。
我也认为“绿”字用的妙。
首先,王安石,是一位豪放派诗人,他的字词都是豪迈奔放直率,“绿”字显得很直率,非常符合王安石的性格,作风。
其次,“绿”这个字,把江南水的颜色表现出来了,深深的绿色,让人能够在脑海中浮想出江南水的魅力。
最后呢,“绿”,在我看来,是生命的颜色,用绿色写江南水,表明是写出了江南水的美丽,其实呢,是表现了江南的生机勃勃,人们欣欣向荣,和谐的生活。
来自- 中国江苏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江苏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

未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19-1-16 22:35:37 来自
来自
本文作者认为“绿”用的好。
我也认为“绿”用的好。用“绿”更加有画面感,引人遐想,纵观全篇并没有矫揉造作之嫌,更能凸显出作者此时面对杨柳莺飞的江南美景的惊喜。与“到”“过”相比,完胜。
“绿”又契合作者创作时仕途的跌宕,多年的变法未见卓效,朝廷中人两派相互排挤,皇帝左右不定,百姓生活的乐愁,这一切都让王安石内心压抑了太久了,心累啊!
忽极目远眺,望向那一江春水,芳草碧连天,绿!眼前的绿,安抚了他的内心,世俗已抛然与身后,心惊喜!
故“绿”字好。
九8尹鑫

来自: 微社区
来自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未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19-1-16 22:51:46 来自
来自
游客 49.92.158.x 发表于 2019-1-16 21:56
我觉得用绿更好,绿源自于客观生活的真,是出之于自然,得之于天籁的。本诗中的“绿”字不仅是强调诗人所看 ...

很到位
来自: 微社区
来自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未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19-1-16 22:52:24 来自
来自
游客 183.208.130.x 发表于 2019-1-16 22:35
本文作者认为“绿”用的好。
我也认为“绿”用的好。用“绿”更加有画面感,引人遐想,纵观全篇并没有矫揉 ...

有观点,有论证,说理可以更有层次
来自: 微社区
来自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来自- 美国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8 名

发帖:NO. 8 名

在线:NO. 11 名

狂人逸文 发表于 2023-2-24 07: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来自- 美国
楼主的病历本丢我这里了!
来自- 美国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美国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美国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美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4 名

发帖:NO. 4 名

在线:NO. 22 名

華大夫 发表于 2024-6-7 01: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我只看看不说话。。。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1:02 , Processed in 0.372232 second(s), 8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