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姓名称谓 能量学习 2019-01-17 18:18:27
注:没有答案的就是对的,错的在题目下方就有错误的原因。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庙号,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
2.字,古人成年取字,和名使用有别。一般晚辈或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呼其名。()
3.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身份高于奴婢,有私财,无独立户籍。()
4.释家即佛家,在家修佛的人叫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说明他受佛家思想的影响。()
5.韩文公在文中指的是韩愈,“文”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帝王大臣死后得到的称谓评价。()
答:关于“谥”的表述,“给予一个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不正确,谥号也有带有批判性质的。
6.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答:“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7. 四民,古代称士、农、工、商为四民。历史上最早提出“四民”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
8.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答: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9."惠帝"是汉朝皇帝刘盈的谥号。"谥号"不具有褒贬色彩。()
答:“惠帝”是汉朝皇帝刘盈的谥号。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设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谥号”有褒贬色彩。
10."长者"与 "而伤长者之意"的"长者"都可理解为"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
11."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后来"陛下"成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12. 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人之官,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弟子为舍人。()
13. 遗老:一般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臣民。本文指“前朝的旧臣民”。()
14. “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的“字”多是二十岁行加冠礼时由长辈所起,“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答:“‘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不全面,“字”与“名”意思有相同或相近的,也有相反的,如曾点,字晳,点有“细小的痕迹”的意思,晳有“白”的意思。
15. 从兄,指父亲的侄子中比自己年长的人,也泛指本族平辈中年龄与己相当者。()
答:答:“年龄与己相当者”错。
16. 季弟,指最小的弟弟。一般而言,古人兄弟排行,伯为大,仲次之,叔第三,季最小。()
17.从父,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
18.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贵的人的尊称。()
19.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20.字,即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名字。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
“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错误,平辈之间,相互称字,是礼貌的表现。
21.乘传,乘坐驿车,也指奉命出使或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此文中的乘传是“乘坐驿车”的意思,与文中 “车驾将巡澶渊”的“车驾”意思相同。()
答:“车驾将巡澶渊”的“车驾”代指皇帝。
22.北狄,古族名,因其主要居北方,故通称"北狄"。后成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
23.诸侯,古代帝王的兄弟子侄的统称,文中“诸侯”指拥兵一方的割据势力。()
答:“古代帝王的兄弟子侄的统称”错误,诸侯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这些国君未必都是皇帝的兄弟子侄。
24.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因古代君主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除“社稷”外,“宗庙”也可以用来代表国家。()
25.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为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来指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即用此意。()
26. “蕃”是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蕃”后来写作“番”,如“番邦”“番王”等。()
27. 政府:唐宋时对宰相处理国家政务之地的一_种称呼。()
28.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29.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30.“胡”是古代对北方和东方各族的泛称,始于战国后期,称匈奴族为胡或北胡。()
答:“胡”是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东方少数民族称“夷”。
31.中贵人,是指受宠显贵的近臣或宦官,而宦官是中国古代侍奉君王及其家属的官员。()
32.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
33.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34.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15岁许嫁举行及笄礼时所取,以供长辈称呼。()
答:“以供长辈称呼”说法错误,名供长辈呼唤,字是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35. 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为皇太子。()
36. 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
37. "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38.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一般有自号和赠号,一人只能一生一号。()
答:号可以自取和赠送,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
39.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40.匈奴: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居于南夷,随畜牧而转移。()
答:“居于南夷”错,应为“居于北蛮”。
41.古人文中介绍他人一般要在姓名前加籍贯,有时在姓名后加字,如《游褒禅山记》文末“庐陵萧君圭君玉”。()
42.“商贾”是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商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是开店铺卖东西的人,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43. 阴阳家,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无积极作用。()
答:无积极作用 错
44.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被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45. 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用社稷指代国家。()
46.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据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47.字,古时男女成年行冠礼、笄礼时所取;名,出生后由父母所取。“字”与“名”在语义上有所关联。()
48. 从弟,我闻古代指与自己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包括从祖弟(共曾祖父而不共祖父)和从父弟(共祖父)。()
49. 夷狄,古代称西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中原人士之外的边民。()
答: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应是“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以族类划分,而不是以地域划分。
50. 寇莱公,即北宋政治家寇准。因封莱国公,故后人称“寇莱公”。景德元年辽攻宋时任宰相,力主抗战,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4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