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584|回复: 3
收起左侧

[综合技巧] 重心——文章成败的“大规矩” | 作文规矩谈(之一)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46 名

发帖:NO. 49 名

在线:NO. 16 名

门下走狗 发表于 2019-4-14 2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重心——文章成败的“大规矩” | 作文规矩谈(之一)  桃李国学堂 2019-04-13 19:30:05
点击上方蓝色字
关注“桃李国学苑”
高考复习
小编的话
文章的中心和重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明确中心的前提下,要把握住文章的重心,才能写出一篇详略得当的好文章,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今天的“作文规矩谈”关注行文重心,表达作文重点。
01
一、前题
梁启超在《作文教学法》一书中讲到自己对中学生作文教学的主张:
“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
中学作文教学,尤其是课堂作文训练,我们可能在“巧”的研究上用功很多,而在“规矩”方面的研究比较淡漠,尤其是考场作文的指导,似乎更偏向于“巧”。所谓规矩,应该是面向大多数的,是普适的,而课堂作文教学就是应该面向大多数学生;所谓的巧,应该是个性化的,是指向写作有特长的少数个别学生的。
教师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多数学生对作文规矩应用得是否熟练,而不是个别学生作文是否得了高分,某次大赛是否获大奖。
据此,以我区上学期期末考试各个学段作文题为例,分别加以分析;亦是学习梁任公文章之后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02
二、主张
练太极拳须弄懂“中心”与“重心”的关系。重心的掌握对走架对敌至关重要,重心的作用在稳定。然而重心的运用又须以中心为主宰,行家说,重心若不依于中心,重心将无所依托,且易被人所用。作文似乎也符合这个道理。
一篇作文,中心正确,只是表明考生确定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即知道写什么,在什么范围内写;而重心合宜,才说明考生知道在有限的字数范围内,该将表达叙述的笔墨泼洒向何处,即知道什么可少写或不写,什么该仔细地述说,细致地描绘。
许多考生临场作文往往只关注作文的中心是否正确,是否偏题,却不太关注重心是否合宜,是否把应该突出的突出表现了,应该强调的重点表达了。目前大多数考场作文题,对中心的理解,命题者一般不设置太大的障碍,大多考生即使不命中十环,也可在七八环以内,在中心无忧的情况下,重心把握是否恰当,就成了成败的关键。反过来看,行文的重心是否恰当合宜,也折射出考生对作文规矩掌握的生熟,更能看出教师作文教学是否真的落实到位。重心稳妥合理者,是因为考生始终能扣住中心去想,为了突出重点而写,既没有被题目牵着跑,也没有被素材和分数束缚了手脚。
03
三、实例分析
下面以我区八年级期末作文为例,略作分析,重点不是得分与评价,而是从中发现教学的疏漏,寻找训练的真实抓手。
1. 文题
请以“迈出这一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50分)
2. 解题
“迈出”,意指行动、实践,若是游泳练字,那就应该重点讲怎样游怎样练,若是写改正错误,就应该重点放在如何改正上面;“这一步”,不是随便的一步,一个行为动作,也不是全部过程,而是一种慎重严肃的行为,它体现的是事件、认知、观念在迈出“这一步”之后应有的变化与过程,因为,作为代词的“这”,起到了限制作用,暗示考生,这一步,其中可能蕴含着比较认真的判断、选择、取舍、努力等等。
3. 例文
向上滑动阅览
迈出这一步(42分)
窗外,一片翠绿。是不断向上的爬山虎。阳光下,油亮的叶子熠熠生辉。微风吹来,它轻轻摇摆,翠绿的嫩芽依旧朝着上方。雪白的墙壁上满是它迈出的步伐。
窗内,我低着头暗自。紧锁着眉头将自己关在家里。停滞的双手无力地抚在琴弦上,只有晶莹的泪珠不断地滑落,淌到嘴边,味觉告诉我是苦涩,是失败的滋味。
考级失败后,多少次我想要重新开始但是,我的懦弱和胆怯始终没有让我迈出这一步。
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一个下午渐渐过去了,乌云不知不觉地遮满了天空,不一会儿豆大的雨滴从空中滴落下来,像是无情的捶打,落在了爬山虎上。细嫩的嫩芽在猛烈地颤抖。
第二天一早,天放晴了。映入眼帘的仍是一片翠绿。风雨的摧残对顽强的爬山虎没有丝毫的影响,与昨天相比,它仿佛爬得更高了,原来,它是迈出了这一步。
我似乎是读懂了爬山虎的启示。支起琴也开始练习。日复一日,我的技艺越发娴熟。尽管有许多想要退缩的时刻,但是我从来没有有过放弃的念头。每次我都会望着窗外的爬山虎,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小小的窗口里,每天都能飘出美妙的旋律,爬山虎也也一天天地向上。微风吹过,它沙沙作响,仿佛是为我伴奏。
一个月后,我再次进入考场。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琴边,从容地开始了演奏。
曲终,各位老师都为我亮出了高分。我满怀着喜悦回到窗边,凝望着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爬山虎。
我看着它不断向上的身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4. 点评
全文共10个段落,除6-7段是直接写“迈出”之外,1-5段写的是“迈出”之前,8-10段是写迈出的变化结果。实际叙写自己如何“迈出”的内容不足百字。从表面字数看,这是一篇详略不当的文章;从写作的规矩看,这是一篇头重、腰细、脚不稳的文章。
04
四、分析归因
1. 审题只求“稳”,不求“妥”
由作文题可知,审题之稳,实际是理解了作文的中心,把握了命意,这是理解的规矩;审题之妥,则是作者如何构思,如何布置安排自己的文字的策略,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妥,有点像人穿衣化妆,并非名牌服装与化妆品必定能彰显人的美,协调才是最重要的。2013年无锡市中考作文《我从脚下出发》,许多考生犯的也是类似错误,对“脚下”的描述连篇累牍,而“出发”只是轻描淡写的三两句话,一带而过,便煞尾了。
2. 讲技巧误人,讲规矩立人
或许有人以为,此文以爬山虎启迪自己,设喻巧妙;由失败而起,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情感丰富;在此基础上引出“这一步”的迈出,层层铺垫,文笔流畅,赋分42分或更高,是可以的。
但我以为,正是这些我们津津乐道的技巧手法,使学生只知道技巧,而不懂规矩,更不愿意遵守规矩,才有了这类头重脚轻的奇怪文章。并非技巧不该教,若是学生连一篇记叙文最基本的起承转合的架构都不熟悉,最基本的叙事条理都尚未严格训练,却片面地把某些技巧拎出来反复训练,其结果,大致如此。
3. 老规矩未必过时
一些作文规矩,虽然陈旧,但未必过时。譬如文章的开头“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移至考场作文乃至现实生活的文章写作,不也依然契合实际吗?入题要快捷,如果不是特别的时代与特殊的对象,说话尽量不要兜圈子,这恐怕也是快节奏社会信息时代的正常需求吧。又譬如“猪肚”之说,其实就是要求文章的重心与笔墨都应集中放在中间,放在自己最想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上面,让别人看出你的重点诉求在何处。
在六七百字的文章中既要托物言志,又要层层铺垫,还要取譬设喻,欲扬先抑,这对于许多写作名家高手都是难啃的骨头,何况一些尚未接受过规范写作训练的学生?于是,只好投机取巧——套作、宿构,乃至克隆、抄袭。
4. 规矩是反复练出来的
许多老师或许会抱怨,这些要求我们都讲过练过,可是学生一到考场,就打回原形,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是事实,但或许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首先,我们是给学生讲规矩,还是通过扎实课堂训练来教规矩?提供美文、范文,讲解写作原理,点评优秀作文,这可能都是教师立场的讲,而不是学生自主的练。其次,对于一些作文的规矩,譬如一篇文章中怎样安排详略,突出重心的问题,我们是以学生知道,练过为标准,还是以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在统一测评中基本符合要求为目标?再次,我们的评价标准有无合理的层级要求?我们的评价与日常的训练要求是否一致?对于不达标的学生是如何矫正辅导的?
此处的反复,不单指次数的多,更是指训练的连贯有序,始终如一;同时,科学的评价也是使训练生效的重要策略,也是保证反复训练推进下去的动力与方向。训练与评价的不一致,往往会使日常的作文训练付诸东流。
05
五、结语
批作文,分析作文,目的不是挑毛病,而是从毛病中发现训练的要点。依据真实的作文问题,才能知道,作文的课堂该怎样教。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北京
九3陆义为 发表于 2019-4-14 23: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来自- 中国北京
不错,写的很深刻,收藏了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北京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北京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小李 发表于 2019-4-14 23: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今天上网不回帖,回帖就回精华帖!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07:29 , Processed in 0.237654 second(s), 6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