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205|回复: 0
收起左侧

《青春万岁》代表上影电影典型风格,曾受到北影教授的...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9 名

发帖:NO. 9 名

在线:NO. 2 名

弹剑相思 发表于 2019-5-22 17: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青春万岁》代表上影电影典型风格,曾受到北影教授的严厉批评 原创 文学私秘 2019-05-18 21:55:21


根据王蒙小说改编的电影《青春万岁》拍摄于1983年。这个电影故事情节发生地在北京,但电影是由上影厂拍摄的,而且大部分场景,也是在上海拍摄的,影片里的校园场景,大部分是在上海松江二中拍摄的。
电影有个别冬景的镜头,如滑冰的场面,是在北京拍摄的。所以,从整个电影的基调来讲,《青春万岁》实际上是一部典型的上影风格的电影。
什么叫上影风格?
上影风格基本可以用谢晋风格来代表。


如果我们用街谈巷议的方式,来讨论上影风格的话,那么,上影风格是最接近好莱坞电影风格的。
毕竟,上海的老导演都是在民国时期通过模仿好莱坞电影而走上了影坛的,这样,使得上影风格的血脉里深深地烙印上好莱坞电影的痕迹。
好莱坞电影风格,讲究故事的戏剧性,注重画面的历史感,表达一个通俗易懂的主题。好看性,是好莱坞电影最外在的表象。
而上影风格,基本承接了好莱坞电影这种特点。
现在我们看到,谢晋风格的最惟妙惟肖的传人,还得数《青春万岁》的导演黄蜀芹。
黄蜀芹

谢晋喜欢选择女导演当他的副导演。这不仅仅是谢晋培养后备电影人才的一个办法,而且还包含着谢晋的私心。
什么私心?
投桃报李,知恩图报。
在谢晋电影中任副导演的,除了黄蜀芹之外,还有一位是石晓华。她和黄蜀芹一样,都曾经在谢晋导演的电影《啊!摇篮》中担任过副导演。


后来石晓华导演的《泉水叮咚》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代表着上影电影儿童片的基本水准。
谢晋之所以对石晓华施以援手,是因为石晓华的父亲石西民,曾经担任过上海市宣传部长,当年对谢晋支持颇大,所以,谢晋对恩人之女给予工作上的助力,也算是一种报答。
黄蜀芹同样是如此,她的父亲是著名的戏剧导演黄佐临,谢晋从艺生涯中,也受到过黄佐临的恩惠,所以谢晋将一直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一直没有机会拍片的黄蜀芹要来,在他导演的两部电影即《啊!摇篮》《天云山传奇》里担任副导演。
经过两部电影里副导演一职的耳提面命锤炼,黄蜀芹具备了出师的资格。之后,黄蜀芹开始了独立执导电影的生涯。


首部影片《当代人》,我们就可以看到烙印着鲜明的上影风格,那就是电影的戏剧冲突较为完备,画面的构图非常丰满,而尤其是电影像谢晋电影那样,非常注重镜头的流动性。这一切都构成了谢晋电影看起来非常耐看、画面的真实感比较强、内容比较引人入胜等诸种优点,这也是谢晋电影能够得到观众青睐的原因。
而1983年拍摄的《青春万岁》达到了黄蜀芹电影最接近上影风格的巅峰。


《青春万岁》整个电影间不容隙,718个镜头的频繁切换,让电影内容非常饱满,打造出一种一气呵成的故事链条。
但是,这个电影到北京送审时,却受到了质疑。
评审委员会的大多数人看过片子之后,认为电影里的人物“怎么那么‘左’”。
而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些人,在评价这个电影时,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电影幼稚,充满歌功颂德。有一位专家,直接对黄蜀芹说:“我真是为你感到惋惜。”
在审片会场上,黄蜀芹用她自己的话来形容:直接被说傻了。
幸好会上还有小说的原作者王蒙出席,他据理力争,拍案而起,对电影进行了全盘辩护,会议一直拖到晚上八九点钟才休会,可见双方争论的激烈程度。


不过,王蒙应该是十分感谢这部电影的。因为他当年写《青春万岁》的时候,心里就有一个暗暗的打算,就是希望这部模仿苏联小说的作品发表之后,能够去实地参观一下他梦寐以求的苏联土地。但是这个愿望后来一直没有实现,直到《青春万岁》拍成电影后,他才随着电影剧组前往苏联,兑现了他自青年时代就欲罢不能的访问苏联之梦。
实际上,《青春万岁》里并不乏反思的意味,它已经剔除了“左”式话语,而是在沿用过去年代的表象形式之外,更多地展现的是人性上的微妙关系,它是一部八十年代的电影,带着反思的性质,这样的电影,如果与真正的五十年代的电影相比,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影片的基调是激昂的,但是电影更多地展现出这种激昂背后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存准则,比如电影里对爱情的微妙的展示,实际上是八十年的爱情观念,而根本不是五十年代的那种爱情模式。


影片里的那些看似“左”式的人物,其实他们的思想情态,却完全是一种通融的、宽容的、良善的八十年代经过反思浪潮之后才会张扬起的精神气质,包括影片里的主人公杨蔷云,她对两个围绕着她的男孩的取舍与好恶中,就可以看出她的选择性倾向,而除此之外,还大量地表现了她对她的同学之中情感世界的全程介入,如对郑波情感的评价、对苏宁不惜遭遇的思考,可以说,她在介入这些时代话语中无法提供给她答案的问题时,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情感的忖量去处理这些她从没有接触过的问题的,因此,电影里在表现这部分隐秘的人性深处的秘境时,可以说是站在八十年代的时代制高点上的,电影里表述出的现代的人性的意味,要超过当时其它的影片。
而当时的北影学院的教授根本没有看到这一点。这反映出八十年代的评价体系还只是看到一部作品的表像内涵,而没有穿过表象,看到电影的实质。


而更为关键的是,当时的正统学院派,根本没有看到《青春万岁》里所蕴藏着的上影风格的价值所在。
据说,《青春万岁》在北影学院放映时,曾经受到学生的起哄。
实际上,这意味着上影风格受到了学院派的摒弃与排斥。
之后,当年那些观看《青春万岁》并加以嘲弄的学院派学子,走上了影坛,他们被称着第五代,走上了一条与上影风格截然相反的道路。而由此,也导致上影的辉煌宣告结束。
现在一般认为1977年到1986年是上影的黄金时期。
在北影学院教授对上影风格嗤之以鼻的时候,上海的朱大可又掀起了对“谢晋模式”的讨伐,从此彻底地改变了上影厂的创作流线。


来自北影学院派与上海本土的对谢晋模式的双重夹击,终于结束了上影厂的辉煌时段。之后上影厂一蹶不振。
在当时批评“谢晋模式”的声浪中,上海导演一副灰溜溜的惨淡模样,谢晋的拍片题材与手法都不得不作了改弦易辙的转变。
上影厂另外一个以拍摄农村电影见长的赵焕章,也受到“谢晋模式”讨伐声浪牵连,狼狈不堪。


赵焕章曾经导演过《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他的电影能把农村题材拍得诙谐有趣,且画面生动饱满,很有市场看点,但是“谢晋模式”的帽子扣下来,他的电影被指责为“观念过于传统”,甚至有人说他根本不懂电影。搞得当年春风得意的赵焕章灰头土脸,整天抄着一双手,垂着眼皮,似乎挨了批斗似的,开会也不敢坐前排,躲在一个无人看见的角落里,闭目养神。可见,“谢晋模式”的讨伐重创了上影电影的成功模式。
而实际上,当年以剔开上影风格为已任的第五代导演,最后都回归了谢晋模式。这是最大的讽刺。像陈凯歌在《梅兰芳》中对历史场景的真实还原,都亦步亦趋地走着谢晋的拍摄风格。而张艺谋在《归来》《活着》等影片中,都抛弃了早期影片的生冷、呆板、造型的风格,注重镜头的灵动与活跃,几乎与谢晋追求的电影手法如出一辙。


但是,现在唯一没有上影风格的恰恰是上影厂本身。这形成了中国电影的一个非常有趣也让人痛心的悖论。当今上影引以为傲的与贾樟柯长达十多年合作关系的这个导演本身,其拍摄手法,恰恰是反“上影”风格的,由他作为上影重要扶持的对象,实在意味着,上影已经今非昔比了。
而《青春万岁》的拍摄方向,正显现出它具有谢晋模式里最核心的东西,它有激情,有快速的叙事手法,有密集的细节内涵,这一切,正是今天好莱坞电影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仅就这一点而论,为什么每一部好莱坞电影上映,都会引起观众对“彩蛋”的痴恋与追究?就是因为好莱坞注重细节的埋藏,这导致了观众对发掘彩蛋的趋之若鹜。
然而,学院派与上海学者对谢晋模式的联手挫伤,使得中国电影的好莱坞袭仿之路戛然而止,而这才有了今天国家电影局送派青年导演到好莱坞电影片场进行跟班学习的壮举。


而八十年代,谢晋正是用在片场上培训导演的手法,来培养具有谢晋风格的电影导演的,这一迟滞的送往好莱坞学习的手法,不过是当年谢晋培养后继导演的学舌与克隆。
只是我们不知道,对谢晋模式的打击,耽误了中国电影多少年。
现在中国电影又回到了谢晋模式的轨道上来,甚至变本加厉,直接去好莱坞这个源头上取得真经,这是中国电影的一次无奈的轮回。
而之所以当年谢晋模式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根本原因还是当年电影的拍摄更注重的是电影的内涵与影响,而没有像今天这样,考量的是市场的回应。


今天的一些影片诟病如潮,但并不影响导演拍摄出符合他自己拍片信念与市场需求的电影来。
如果当年黄蜀芹及她的上影风格的传人们,继续用上影的风格,按照市场规律,而不是因循理论的硬性认定,用他们一贯的流畅、生动、真实的影像手段,逐步试探着中国电影的叙事特质,会不会给中国电影一个不一样的改观?是否不会像今天这样,重新回到起点,从八十年代推倒的“谢晋模式”废墟上捡拾精华,重新搭制与“谢晋电影”气韵相贯通的中国电影气象呢?



   




  • 用户1236165363071 22小时前
    应该是“北电”。不然,你的所谓北影,我还以为是,北京电影制片厂。俺那个年代,北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北电,才是北京电影学院。 山东青州 徐俊刚
    回复  ⋅ 1条回复   4

      
  • 金马嘶鸣1 3天前
    记得《青春万岁》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和校园激情,展示了那个时代校园学生的单纯。拍得挺好也演得挺好啊!
    回复  ⋅ 8条回复   161

      
  • 东风这个吹 3天前
    谢晋的风格代表着对现象的深度思考,可惜1985后受排挤,而新的风格又没有形成。拿奖拿到手抽筋的上影转而向下,张瑜、龚雪、陈烨出国,郭凯敏毛永明下海,吴海燕、赵静无戏可演。唉……![流泪]
    回复  ⋅ 1条回复   89

      
  • 阿木 3天前
    上影厂八十年代拍的片子无人能比。《青春万岁》拍的不错,当时金鸡奖、百花奖几乎都是上影厂的。比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庐山恋》、《巴山夜雨》、《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孙中山》(刘文治主演)、《快乐的单身汉》、《大桥下面》、《南昌起义》等,全是获奖的影片,谢晋导演的影片部部优秀,无人可比!
    回复  ⋅ 4条回复   52

      
  • 金梦263 3天前
    这些所谓的第五代导演拍的电影永远都是离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年代戏,看起来很美其实是空洞无物一本正经地云山雾罩不知道在说什么鬼。也就是能懵圈那个资讯闭塞时代不开眼的观众。现在的观众普遍文化程度高识多见广,拿不出打动人心的真东西只想靠忽悠就让现在的观众掏钱买单还真有点难,靠忽悠靠假装精深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数多了观众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8 01:52 , Processed in 0.380945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