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是不可能重播了,但是,9.7分,它仍旧是国剧第一 原创 影视地平线 2019-05-27 16:19:51
近几年,对于中国电视剧行业来说,可能算是寒冬,因为,口水化的电视剧层出不穷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质疑与猜忌,当利益与流量成为标准,质量难免会大打折扣,虽然有最近掀起观影热潮的《破冰行动》来撑腰,但只能算是一个个例,想一下,上一次掀起全民讨论的电视剧恐怕只有《人民的名义》了。
现代剧都尚且如此,历史剧就更不用提了,一是市场,二是剧本,这两样的限制,让历史剧除了把题材放在后宫争斗上,也就是只能当做娱乐项目乐呵乐呵而已,让观众一度以为,中国的历史剧似乎也就是那么几个争宠的题材而已。
打开豆瓣国产剧栏目,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评分均为9.7,导演都是张黎,而题材不约而同的都是历史剧,这两部不仅仅是历史剧的巅峰,也为国产剧树立了难以逾越的丰碑。
比起《大明王朝1566》来说,《走向共和》的跨度以及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其中对于权谋争斗这方面少了些描述,而更多的着眼点放在国家求索这四个字上,民族危机以及在危机中爆发的民族求生欲,让整部剧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亢奋,这种亢奋,于国来说是改变,于民来说是探索。
1至今,我都无法给《走向共和》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撇开一些众所周知的历史内容,它更多的焦点放在了人上,故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与故事有关的那些人物,当他们在预知或是没有预知故事走向的前提下,如何去找寻一种适合的出路,尤为艰难,而这条出路很有可能决定着未来国家的走向。
面对几次删减以及上映过半后突然的临时审查,《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的命运和它所讲述的故事差不多一样经历了诸多波折,该剧共投资了4000多万,前后历时三年之多,辗转了大半个中国,而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甚至翻阅了很多中外书籍。
故事的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的甲午海战前后,到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以及袁世凯复辟结束,前后大约二三十年,而中间所经历的甲午战争,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国内战乱,都伴随着某些制度的探索,民族危亡最能激发民族情绪,而民族情绪中所蕴含的潜力推动着举国人士的上下求索。
《走向共和》与以往历史剧不同,作为早已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物,本剧更多的是挖掘这些人物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李鸿章,比如慈禧,比如袁世凯,比如康有为,这也是《走向共和》这部剧播出之后备受诟病的所在。 慈禧身上旧势力的顽固以及对于权力的紧攥,袁世凯的圆滑以及处事的算计,李鸿章跳脱事外却无法逃脱身份的约束,这些统统可以看做生存中的权力争斗,但也暗示出这些人自我探索寻求活命的失败下场。
的确,他们也是想改变声望,可惜,当清朝这个国家从根子上已经烂掉时,仅仅是表皮的去脓,是没有丝毫作用的。 历史书中一笔带过,而历史书外却是别有洞天,当一个个被脸谱化的人物,用一种比较客观理性的方式展示在众人面前时,或许,这样带来的思考才有可能是深刻的。 最让我佩服的是《走向共和》开场的那出戏,简直是神来之笔。 李鸿章在饭桌前吃着自己最喜欢的清蒸淞口鲜鲈鱼,而吃饭期间,一旁的下人禀报着最近发生的大事,有北洋水师要银子,日本对于清朝的侵略计划,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等等,单领出哪一件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可是,李鸿章仍旧不为所动,继续吃着鲈鱼,直到当他听到准备进贡给慈禧的鹦鹉生病了,这次李鸿章惊呼一声,放下了筷子。
就这么几分钟的镜头,足以看出导演的功力,而且,从侧面也把风雨飘摇的大清朝的腐朽以及没落给暗示了出来。 鹦鹉是给慈禧的,而慈禧是掌权人,倘若不把慈禧哄好了,那么刚刚说的那几件重要的事情,一件都不可能办成功。 一个国家,从清朝到民国,从一种制度到另一种制度,面对自己国家的国情,即使是学习西方制度,那也是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于是,整部《走向共和》看上去多少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而这种理想主义,正是对于过去人们探索的一种致敬。
《走向共和》被认为是张黎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因为,其中对于人物的刻画甚至高于故事本身,因为对于人物的钻研,让角色饱满的同时,也从角色身上看到了当时国家亟待从危亡中解脱的迫切以及不知路在何方的迷茫。 2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无数次的探索,而每次的探索,都是在前一种探索的基础上所做的改变。 这句话对于《走向共和》这部剧的总结是很准确的。
历史在人们的印象中,非黑即白,其实,历史如果辩证的看待,还是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挖掘的点,而《走向共和》,正是站在历史的端口,对于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让这个人以一种完整的形象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而这些重新塑造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我们民族发展至今而不衰的原因。
那就是,中华民族,从来都没有放弃对于国家改变的探索。 《走向共和》不一定还原了历史,但是,至少给了历史另一种诠释,而这种诠释启迪出另一种思考,这也是《走向共和》的价值所在。 一部电视剧人物出场太多容易造成混乱,而且不利于剧情发展,可是,《走向共和》却是完完全全的群戏,当历史中的那些个人物挨个登场的时候,你会记住每个人物,因为,他们身上自带着鲜明的个性。
王冰饰演的李鸿章、吕中饰演的慈禧、马少骅饰演的孙中山、孙淳饰演袁世凯全然有了新的样貌,区别其他电视剧中的形象,当特定的人物放在特定的事件中是,既从历史规律出发,同时也从人物正常反应出发,二者结合,形象便是立体的。
没有悲天悯人,却透露出英雄年代的悲壮情怀,让观众不知不觉的投入感情进去,仿佛也作为一种制度的探索者,在风雨飘摇的国家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向共和》的标题中,这个“走”字,我觉得,用“爬”更加合适,因为,在没有前车可鉴的基础上,即使想走也不知道脚该往哪里迈,就像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总有人会用血肉之躯做着前所未有的探索,而这种探索是一下一下爬着来的。
3历史剧是需要情怀的,当然,这种情怀是站在历史正常发展规律的一种人文情怀。 而我们现在拍摄的历史剧,大多数缺的就是这一点。 流于表面的戏说,甚至是恶搞,而对于深层次的某种挖掘和探讨是无法做到的。 其实,看《走向共和》的时候,我们早已经知道结局,那为啥还会继续看下去呢?因为,它其中所蕴藏着的某种中华民族在危难之时的勃勃生机。
小日本来过,英法联军来过,八国联军来过,国内战乱爆发过,可是,我们中华民族依旧没有中断过文明,中断过发展,因为,我们民族的人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向上,放弃过自己找出路。 这正是这部剧的人文情怀,将历史剧中的这处空白补上,放弃戏说,放弃演义,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客观且公允的展示出来, 历史从来都不是刻板的印象,更不是是非对错可以概括的,历史同样也是一种探索,基于辩证基础上的一种探索。
而《走向共和》的可贵之处就是既在故事本身中探索,也在故事之外对于历史的探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总是相似的,而如何让我们的历史剧拍出新意,这就需要往深处钻研,让历史剧融入一种人文情怀,既可以客观反映,又可以引人思考。
2003年,《走向共和》横空出世,16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它依旧是我心目中的国剧第一,一个敢于直面惨淡历史的国家,才是最强的国家。
如今,历史正剧日渐惨淡,而我们在娱乐中慢慢消沉,娱乐变成雷同,我们也想展望未来,可是,总得时不时的回头看看,也许,之前走过的脚印会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