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诗人,曾经当过强盗,被人称为“白衣盗跖” 原创 读书狗子 2019-05-31 10:39:14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古代诗人大多是正经出身,自由就怀着一颗“致君尧舜上”的理想,致力于学,力求有朝一日科举成名,登堂入室一展所长,为国为民出力。毕竟诗人都是文人,即便是一些豪放派、边塞派诗人也莫不如是。 不过也有一些诗人出身不算好,甚至可能过往多有劣迹。比如中唐诗人刘叉,看名字就有江湖豪气,事实也确实如此。刘叉人如其名,年轻时任侠仗义,曾酒后杀人亡命江湖。后来大赦后投奔韩愈为门客,却看不惯韩愈常为人写墓志铭(刘叉称之为谀墓),于是偷走了韩愈撰文所得的金银钱财出走,从此不知所踪。这位老兄的行径可谓真如其名,人名刘叉,而性情如此牛叉!
不过刘叉所为并非恶事,甚至还颇有几分侠气。他曾写过一首《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可见刘叉为人虽江湖草莽,但却黑白分明,胸中自有正气!而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绍的一位诗人虽然比刘叉更牛,但却没有刘叉的正气凛然了,此人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苏涣!
苏涣与刘叉一样,出身江湖, 不过苏涣不是为侠,而是为盗,后世所谓江洋大盗足以形容苏涣做强盗的境界。据说苏涣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常在巴蜀一带剽掠抢劫来往商人的财物,以致巴蜀商旅闻之丧胆,不敢再行商进出蜀地。 最有意思的是苏涣似乎还挺有个性,特意打造了一把白色的弩箭作为自己的招牌武器,外出劫掠白衣白弩。被劫的客商一见便知是大名鼎鼎的强盗苏涣。这个标志为苏涣赢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头——白跖!白,就是白衣白弩,而“跖”是强盗鼻祖春秋时期的大盗盗跖!苏涣能被称为白跖,可见当强盗已经当到了巅峰! 苏涣当强盗到这境界,突然没有了追求,于是弃武从文折节读书。它似乎天生就无所不能,读书很快就学业有成,一举考中科举。就连入朝为官也仕途风顺,屡屡升迁。但苏涣总认为自己才华未尽其用,壮志难酬,屡屡发出带有牢骚之语的悲鸣。他曾写过一组古风《变律十九首》,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变律十九首·其三唐·苏涣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这首诗不是文采,颇有古风,以种桑养蚕为比兴,引出“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的洞察预见。有一个女子无法织布,可想而知时间有千万女子有着同样的遭遇;有一个男子失意落魄,可想而知世间有万千同样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的英雄!此言既言明苏涣自己壮志难酬,也揭露出社会现实,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何其铿锵有力的预见。
诗圣杜甫对苏涣的《变律十九首》极为推崇,称其“殷殷有金石之声”“陈子昂遗风”。杜甫甚至自称“老夫老夫倾倒于苏至矣”,甚至写诗给苏涣“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大意是杜甫自觉“致君尧舜”无望,唯有苏涣才有此才能值得继承此志!可见杜甫对苏涣推崇之至! 可惜的是,苏涣毕竟是强盗出身,骨子里有着暴力解决问题的意识。当他政治失意之时,想到的也是以暴力解决困境。后来苏涣在湖南任职时其上司湖南观察使被湖南兵马使所杀,苏涣逃往广州,煽动哥舒晃发动叛乱,最终被朝廷镇压,苏涣也因此被杀,从此背上了乱臣贼子的帽子!可悲可叹!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