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错题本:学霸说若是缺少这个环节,高分依然遥不可及 书生微课堂 2019-05-31 12:53:33
本文1200余字,阅读需3分钟。
利用错题本提高成绩,是很多老师和学生注重的方式。错题本,顾名思义,错题摘录,剖析解答,以达到思路由混沌到清晰,理解并掌握题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事实证明,对部分同学来说,这种方式确实实用,能起到解决疑难提升成绩的效果,但对于不少同学来说,却是收益有限收效甚微。同样的做法,为何产生如此大的差别? 根据观察学生的行为,尤其是学霸的表现,再通过沟通交流,有位同学的说法很具有代表性: “错题本上的题,分三种情况。第一种,失误出错题,原因是不良学习习惯带来的必然结果。需要审视自我,是审题不严谨还是计算不过关,找到最根本的因素,狠刷此类题,直到不再失误为止;第二种,勉强能理解的题,换句话说,就是超难题,越过去,对,做上记号,5天或7天后再来搞定它,为什么,思维能力如今达不到,几天后解决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即使解决不了,对思维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第三种,似懂非懂的题,这是重点题,距离成功不远,一旦研究透彻,就是十拿九稳属于自己攻克的目标了。 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成绩。”
旁边的学生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一直努力,数学也不见起色。以前我都是把错题重新订正一遍,隔三差五也翻阅一遍,这些题是熟悉了,也掌握了,但遇上那些灵活变通组排的题,还是重蹈覆辙,原来我没从根上下功夫,这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啊。以后我知道具体该怎么办了,有句话咋说的?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了!”
学生的话,令人禁不住想到了三个词语:做完了,做对了,做好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这是对完成任务数量上的陈述;我作业都做对了,正确无误。这是对达到任务要求质量方面的满意;我的作业,终于做好了,这是在体验过程当中取得突破的欣喜流露。 数量,质量,提升,三个不同层次的追求,势必产生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错题本也不例外,如果仅仅要解决原题,倒是简单,真理解也好,三番五次熟记也好,都能达到目的;如果要做到举一反三,除了要透彻理清思路,还要把思路的触角延伸,各种条件灵活变通,依然能做到娴熟应用,才是过关;如果要把“想不到”类型的题变成“能想到”的程度,那需要思维上的提升变化,除了多研习有难度系数的习题,拓宽范围加大深度,还需要反思总结,重点放在“为什么这么做?”上,才能做到质的飞跃。 不管什么事情,做到哪个档次,才能拥有与之匹配的成绩。若是缺少必要的环节,高分也只能是遥不可及。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