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查看: 1011|回复: 1
收起左侧

《西游记》之前的“西游记”更精彩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4 名

发帖:NO. 4 名

在线:NO. 22 名

華大夫 发表于 2019-6-4 20: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西游记》之前的“西游记”更精彩 原创 时拾史事 2019-06-02 10:48:13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时间的灰烬

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经过小说家的演绎,成为《西游记》,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玄奘是西行求法的僧人中最著名的一位,但却不是最早的。
两汉之际,佛法开始逐渐流入东土。魏晋北朝时期,有两次带有官方性质的活动,都与佛教有关。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将吕光,在淝水之战(383年)前夕,曾率军远征西域,攻破龟兹国。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作为战利品,被带到凉州(今甘肃武威)。





吕光死后,后秦皇帝姚兴将鸠摩罗什请到了长安,弘扬佛法,为翻译佛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世纪中叶,北魏胡太后派出宋云使团,曾至北印度,求得佛法而归。
这是两次与佛法东流有关的官方行为。魏晋之后的西巡求法者,主要是佛教信仰者的个人行为。
猪八戒才不是二师兄

最早的西行僧人是三国时期的朱士行。





朱士行(203-282),三国时代魏国佛教高僧,法号八戒,颍川人。
嘉平二年(250年),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并在白马寺举行传戒大典。

洛阳白马寺




朱士行第一个登上了戒坛,成为中土第一位受戒的僧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人,一位真正的“比丘”。
朱士行受戒以后,便发愿穷尽余生来弘扬佛法。
洛阳,这座佛法盛行的圣城,是许多西域高僧来中土弘法的第一站。对朱士行来说,也是最好的修行和学习的地方。
他白天为僧众讲解经典,晚上又孜孜不倦研究现有的典籍。
朱士行在洛阳呆了十年,期间他也遍访西域高僧,想弥补有些经典在流通过程中的错漏之处。
然而,由于大多数经典没有原本,众说纷纭,各执所见,他们的解答只会加深他的疑惑。朱士行萌发了亲自西行寻经的志愿。
魏甘露五年(260年),他自雍州(治今长安)出发,一路向西来到凉州境内。
凉州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汉通西域之后,河西一带成为“华戎所交”的重要领域。在这里,朱士行看到了更多的西域僧人,他谦虚地向他们请教,并学习了西域的常用语言。
他继续向西,越过戈壁沙漠,终于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





于阗是天山南路的东西交通要道,是佛教传入中土的必经之地。因此,于阗成了西域佛教的中心和东传中土的中转站,无数取经僧人,从于阗获取佛经善本,这使于阗获得“小西天”的美誉。
朱士行在此一边参访佛教圣地,一边学习新的佛教经典。寒来暑往,春去冬来,费尽千辛万苦,朱士行终于找到了《放光般若经》的梵本。他拿到经典后立刻着手抄写,共获得“正品梵书胡本经典”九十章,六十余万言,并遣弟子十余人,护送佛经胡本还洛阳。





因为身体衰迈,朱士行最后没有返回内地,以八十岁高龄终老于于阗。
虽然他所求得的经典只有《放光般若经》一种,译文也不算太完整,但在当时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很多学者,诸如帛法祚、竺法蕴、于法开等,都通过《放光般若经》来弘扬般若学。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朱士行传》记载其“志业清粹,气韵明烈,坚正方直,劝阻不能移焉”。
朱士行是开创西行取经的第一人,在他的感召下,一百多年后,东晋高僧法显开始了西上印度的艰苦历程,又过了两百年,唐朝玄奘从长安踏上了印度之行的漫漫之路。
从时间和历时的角度来看,“八戒”应该是玄奘的“师傅”,而非“徒弟”。毕竟,他作为我国佛教史上到西域求法的第一人,要比唐僧早了三百多年。
法显:我的经历才是第一部“西游记”

此后的求法高僧中,法显(334-420)、玄奘(602-664)和义净(635-713)是三位功业卓著的大师。其中,法显不仅是西行求法的创辟者,而且是从陆上丝绸之路“西越紫塞”而往,从海上丝绸之路“南渡沧溟”而归。
法显,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人。自幼童时代就在山西襄垣仙堂寺为沙弥,20岁剃度为比丘。

法显




三十多岁的时候,法显来到当时的北方佛学中心、后秦统治下的都城长安。在这里,法显的佛学造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时的佛教有“南方重义学,北方重功德”的差异,他对禅法和戒律的兴趣比经义更大。因此,感于当时佛经不甚完备,戒律多有谬误及残缺,法显立志要西行佛国天竺取经,寻求戒律。
当时,中原内地佛教不断发展,僧众不断扩大。但是缺乏相应的戒律,僧团修行没有统一行为规范。
这时的和尚务农的、经商的、诈骗的、看相的、行医的、钻营的都有,唯独专心做和尚的不多,而且有点钱的还贪图享受,跟佛教的根本教义相悖。甚至在公元390年后燕吴柱叛乱时,曾立僧侣法长为皇帝,以佛教为幌子,裹挟十万僧侣信徒祸乱河北。
以慈悲为核心理念的佛教非但没有为百姓带去和平安康,反而参与了杀戮,这都和戒律缺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道安和慧远等高僧都曾为了完善戒律而做出很大贡献。但是,这远远不足以解决僧团生活的建设问题。
法显一行五人从长安出发,经陕西陇县至张掖,遇到智严等几位同道同行。
从长安到凉州的旅途尚称通畅,凉州此时虽然西秦、南凉、后凉、北凉并立,西凉也行将建国,战乱频繁,但各国君主都对佛教崇信有加,因此他们一路顺畅地到达凉州的最西境——敦煌。
在敦煌作短暂停留和准备之后,经过17个昼夜,越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长达一千五百里的流沙之路。然后到达鄯善(今属新疆吐鲁番市),西北行至塔里木盆地的乌夷国(焉耆),在401年进入于阗(今新疆和田)。

白龙堆沙漠(流沙)




新疆是这个时期佛教东传的重要中转站,佛事甚盛。因此,在焉耆、于阗等地,法显都有两三个月的停留,观摩当地佛事活动。
根据法显《佛国记》记载,当时于阗(和田)人民生活安定,佛教非常兴盛,经过鸠摩罗什的弘扬,已经以大乘为主,甚至专门建有僧房给客人居住。法显一行安顿的当地最大的瞿摩帝寺就是大乘寺院。他们在于阗停留了三个月,观看了当地一年一度的佛诞节佛像游行。





之后,法显等人继续西行,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沿着瓦罕走廊,然后南下渡过印度河,于402年到达北印度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西北边陲)。
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通道。法显在《佛国记》中自叹“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他是第一个越过葱岭,走通今日所谓中巴公路的中国人。





法显由此开始了长达六七年的佛教修学之旅。他从印度河到恒河流域,追随佛祖的足迹,一路不仅参观佛迹,还学习梵语,抄写律经,收集了《摩诃僧祗众律》《萨婆多部钞律》《摩诃僧祗阿毗昙》等佛教经典。





409年,他渡海来到斯里兰卡,继续搜求佛典,求得了《弥沙塞律》等佛经。两年后,法显从斯里兰卡乘坐商船东归,横跨印度洋,经苏门答腊岛,在海上历尽千辛万苦,航行八十多天,于412年8月在山东崂山登陆。
413年,法显来到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潜心翻译所带来的佛经,并留下了《佛国记》(又称《法显传》)的伟大著作,完整记载了他这次伟大的旅行。420年(一说423年),在荆州圆寂。
在名垂青史的众多西巡求法高僧中,法显创造了许多第一。
他首途时61岁,是年龄最高的,享年80岁,也是最高;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位打通海陆丝路、西行求法的高僧。与法显同行的9人中,只有法显一人学成归国,回到故土弘扬佛法,“欲令戒律流通汉地”。
这里还要特别提出《佛国记》的伟大意义。
《佛国记》保留了那个时代海上丝绸之路航行的宝贵记录。比如,法显从斯里兰卡搭乘的商船,有200多位乘客。又如,法显在苏门答腊岛逗留期间,为了等候汉地的船,大约等了四五个月。
这些都生动地反映了南海丝路上东西商贸的发达,也有助于我们了解5世纪中叶南海地区与中国大陆商旅航行情况及其频度。
《佛国记》就是关于环南海和印度洋东西方精神与物质文化交流的“西游记”。
正如近代学者方豪所言:“法显之功绩不仅在译经及弘宣教旨,其所记历程虽仅九千五百余言,然精确简明,包括往返西域历程及航海经验,尤为今日研究中西交通史及中亚中古史地者必需之参考数据。”
西域地区由于距离内地遥远、政权变更频仍等等原因,其古代社会历史的状况,留存至今的资料较为缺乏。
而印度民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智慧非凡的民族,在古代曾经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印度民族在文化性格上却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不大重视历史的记述,对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夸张、想象的成分过多。
因此,法显对于公元五世纪之前的西域、中亚以及印度的佛陀时代、孔雀王朝、贵霜王朝以及笈多王朝早期政治、经济、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真实叙述,是研究这一地区古代历史的最可宝贵的历史文献。《佛国记》的这方面的价值,早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学界的共识。
法显西行也深深地鼓舞了玄奘。《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自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当继之!”
唐代高僧义净,也是一位伟大的西行者,曾经比较,“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法显)则创辟荒涂,奘法师(玄奘)乃中开王路。”意思就是,法显是“西行求法的伟大开创者”,玄奘是“西行求法的发扬光大者”。
法显在佛法的弘扬上也是功名卓著。
有人这样说,佛家戒律有五部,流传中土的有四部,其中三部是法显取经携带回国的。
《摩诃僧祗众律》译出后,在当时影响甚大。它与《十诵律》一起成为南北朝时期佛教戒律学的主要依据。
除戒律方面之外,法显还记载了天竺自古以来流行的佛教制度。
在叙述了摩头罗国之概况后,法显用近千字的篇幅较为细致地叙述了天竺实行的仪轨制度。
比如,天竺诸国国王“供养众僧时,则脱天冠,共诸宗亲群臣,手自行食。行食已,铺毡于地,对上座前坐,于众僧前,不敢坐床。佛在世时,诸王供养法式相传至今。”
这里所讲的是国王供养僧众饮食的法式。
在《佛国记》中,法显对西域、印度诸国的规模较大的法会叙述得尤其详细。
如于阗国、摩竭提国的“行像”仪式、竭叉国的五年大会(般遮越师)、弗楼沙国的佛钵崇拜仪式、那竭国的佛顶骨崇拜仪式、师子国佛齿供养法会等等。
此外,法显还对其在天竺所瞻礼过的佛塔一一作了描述。
所有这些材料都是研究西域、印度佛教,特别是五世纪印度佛教史的珍贵文献。
法显归国后,正当东晋南朝处于战乱频仍之际,地方官的接待十分有限,他仅仅依靠个人之力、信众支持,苦心孤诣完成了几部重要戒律的翻译工作。
法显一生没有获得什么政治荣耀的光环,只有对信仰的默默坚守,对事业的顽强坚持。与玄奘西行经历中广结众缘、交好贵族并获得丰厚的做法相比,法显的成就殊为不易。
玄奘的西行壮举,无论在佛教史还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是一盏明灯,他的事迹和精神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充满敬意缅怀像朱士行、法显这样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先驱性伟大人物,给予他们更高的礼赞、更多的关注。
参考资料: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维中,《新译佛国记》,2004年,三民出版社
方豪,《中西交通史》,1982年,岳麓书社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1995年,中华书局
(日)长泽和俊,《丝绸之路史研究》,锺美珠译,1990年,天津古籍出版社
陈寿,《三国志》,1971年,中华书局
《佛国记——法显西行》纪录片解说词

作者简介:时间的灰烬,喜爱阅读,愿把专业的历史用通俗的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END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07 名

发帖:NO. 73 名

在线:NO. 22 名

陈金玉202285 发表于 2023-5-9 02: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今天的天气不错啊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 02:29 , Processed in 0.222651 second(s), 5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