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师生互欧扯下脆弱师生关系遮羞布 原创 三水三心 2019-06-07 20:41:14
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师生互欧事件扯下了脆弱师生关系的遮羞布 近日,一段只有30多秒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时间视频上,该视频的点击量5.5万次,评论达到1000多条。 由于视频时间很短,只能看见一个身体比较壮的女老师扯着学生的马尾辫,然后学生反抗,将老师推倒在地。 根据这个视频,说是师生互殴,确实是夸大其词,有标题党的嫌疑。但通过人民网江苏频道的报道,事情原委,基本清楚:学生将西瓜皮扔在走廊,老师批评,一般来说应该是要求学生将西瓜皮捡起来,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但学生不愿意,估计应该还有顶嘴等情况发生,老师一生气,就将学生的头发揪着,试图拖出去。 
那么,这样一起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第一,学生明明做错了,却不承认错误,我们却没有任何惩戒手段,这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在纵容孩子?通过视频,我们大致可以发现,这个学生,年龄应该在十岁左右(极有可能是5、6年级的学生),不乱堆垃圾,更别说丢西瓜皮这类极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物品的习惯,应该早就养成了。 毫不客气的说,稍有教养的孩子,应该在3岁左右的,就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可这名十岁左右的小学生,竟然乱丢西瓜皮,这难道是小问题? 再说了,学生犯错,人不都在不断的犯错又不断改正的路上吗? 但这个学生,小小年纪,犯错不承认、不改正,不断激怒老师,确实是需要家庭、学校加强教育管教!

第二,教师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处理问题如此偏激,是否在侧面也在影响着学生性格的成长?前面我们谈到,学生不像学生,但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学生,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大恶人。所以,不管是家长也好,老师也把,还得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下一些功夫。毕竟,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进入心理逆反期了! 但在这件事情上,这名老师,已经完全被愤怒的情绪冲昏了头脑,采取了非常偏激的措施,进一步激发了矛盾。 但我们首先必须明确,老师的这种处理,其出发点,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对学生公德心的教育,离开这一点,纯粹的否定老师,这不是科学的、理性的见解。 但是,老师的教育方式,却实实在在是简单粗暴地,是涉嫌体罚的行为,是必须予以坚决反对的。 另一个方面,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试想,面对那么多的学生,老师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其他学生,是不是也会效仿呢?要知道,从教育的基本特点来看,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感染啊!

第三,面对这类问题,作为教师,在处理的时候,还是的讲究一些方式方法,以避免矛盾激发,教育时机丧失很多时候,面对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说教不听、批评要顶嘴,又打不得骂不得,似乎,作为老师,我们已经穷尽教育手段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一个由教育智慧的老师来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教育的契机,犯错的学生,都是研究的对象。如果我们能够理智一些,深入挖掘这些学生问题的成因、解决的措施,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那不就是科研吗? 另外,作为老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海的掌握几个基本的原则。三水三心一直认为,做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热问题冷处理。遇到激烈对抗的时候,情绪即将失控的时候,放下,是最好的教育。比如在这件事情上,如果老师批评学生,学生不接受,那么,冷她一下,让她自己先去反省,效果是不是会好一些,至少,不会造成今天的针尖对麦芒的局面吧!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犯了错,会像刺猬一样,把尖刺竖起来,试图保护自己——这没什么,不就是一种自我防护机制,类似于应激反应吗? 三水三心以前有一个学生,初中生,晚上在寝室里喝酒,竟然喝了半斤多,醉得人事不省。我深夜赶到学校,马上送到医院。但一连几天,我都没有处理——后来还是这个学生自己受不了,主动来找我! 冷问题热处理。时间会让人明白很多东西,学生一旦经过反省,情绪平静下来,教师就要立即抓住教育的契机,快刀斩乱麻,根据事情的危害,予以相应的处罚。三水三心一般会采取“请你拿出处罚方式”的方法,效果还是挺好的。 大问题小处理。这里的大小,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在遇到激烈的反抗的时候,都有可能是形成大问题。比如,这件事情上,当学生激烈反抗的时候,老师更有智慧的处理,是叫另外的同学或者自己,去把西瓜皮捡起来,然后告诉学生,“现在,我们承担了你犯错的后果,你欠我们一个道歉”。这样一来,是不是会好一些呢? 小问题大处理。其实,按一般的标准来看,丢习惯皮这类乱丢垃圾的行为,就是小问题,应该大处理的。可是,学生情绪如此激烈,我们就要放一放,然后,利用一个时机,着重处理。三水三心以前就曾因为学生跑操队形不整齐这类小问题,连续几次班会课,重点来教育引导。 最后,如果不建立针对学生的惩戒体系,学生的权力无限制延伸,教师不敢管、不能管的风气将继续蔓延关于这件事情,之所以引发那么多人的关注,这是在当前,学生权力无限制延伸,很多老师不敢管、不能管的大背景之下的。试想,如果老师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道,我们的下一代,就很好了吗? 三水三心一直强调,一直呼吁,教育需要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苍白的;只有惩戒的教育,是粗暴的。 
但恰恰相反,现在老师,几乎没有任何的惩戒手段。我们来一个假设,虽然这个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假如这个学生拒不承认错误,拒不改正,老师有什么办法?学校有什么办法? “惩”的目的是“戒”,“戒”就是不再触犯。而如果不能通过施加于心理上或者生理上上的“惩”,有哪里能让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影响呢? 伟大的教育家杜威说,要让小孩不玩火,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去触碰一下。在这里,触碰火所造成的疼痛,就是一种惩戒。 举个例子说,乱丢了西瓜皮,就需要打扫教室卫生2天,这就会给其身心造成痛楚,自然也就不敢触犯。 可现在,没有这样的机制,于是,错了就错了,不认就不认,不改就不改,长期以往,生将不生,师将不师,教育将不教育,只有等待社会的大熔炉,依靠法律规范了!

收藏
举报
举报文章问题
取消 确认
 [url=] 
[/url]
396 条评论

写下您的评论...
评论
西门吹水38744181 7小时前
学校的不能惩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让许多家长也误以为惩戒是不对的!最后害了整个社会教育环境。那些当初指定制度的领导层大概都去天堂了吧!
回复 42
v88561444457 31分钟前
如果一个班只有一个或者两三个需要用心教育,也许可以做到吧!
回复 1
lemoyi 8小时前
就怕像小编这样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却又丝毫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还偏要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学生、家长被你们带偏,老师们也被你们给绑定了手脚,因为不管老师怎么做你都能挑出毛病来,所以一线走师为了自我保护都已慢慢变成瞎子、聋子、哑巴了。像小编文中提到女教师,只能称之为奇葩了,这雷她也敢踩?!肯定是”女司机“无知无畏!
回复 ⋅ 6条回复 270
姜长永 2小时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学生在学校里无规无矩,目空一切,这些恶习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你老师对他谈话也好,批评也好,冷处理,热处理,不管怎样管理,教育他仍然铁板一块,软硬不吃。何故?自惯成自然!这些孩子从小在家就宠着惯着,护着让着。有点小错怎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还有个别家长对孩子只管生不管教,认为孩子上学了有老师教育他,自己省省心。孩子从小就形成的恶习,上学后又怎么能改得了呢?望天下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从呀呀学语时就应该对他严格要求指导怎样做人,长大了才能成人成才!
回复 ⋅ 2条回复 101
松叶寒 11分钟前
老师无错!学生无教,师者教之,何错之有?就算是家长,我想也会这样,甚至过之!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有一个不遵守纪律,规则,会导致全班学生无法上课!所以这名教师是负责任的,应该点赞!大一点说,现在高考,有一个考生大声喧哗,监考老师要怎么办?不闻不问?广大网友请回答!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4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