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564|回复: 2
收起左侧

[趣闻] 古人“高考”那些事儿:漫漫科考路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4 名

发帖:NO. 4 名

在线:NO. 23 名

華大夫 发表于 2019-6-11 17: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古人“高考”那些事儿:漫漫科考路 原创 诗词世界 2019-06-10 12:04:0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一天,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即考试进士的地方。那一日,旭日高照、乾坤朗朗,太宗站立高台之上,看着新科士子鱼贯而出,不禁心潮澎湃,得意道:“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
天下英雄都进入我的圈套,为我牧驭。
这便是曾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唐朝正式实行至两宋日趋完善、明清最为兴盛,被历朝统治者视为抡才大典的科举制度,共绵延历史1300余载。
从唐代首位状元孙伏伽至清末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科举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更是超越了生死,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无法割舍的情结和永远挥之不去的隐痛。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且让我们穿越千年的风雨,共同经一场漫漫科考路!


1、赶考路漫漫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便是古人所谓的人生“四大乐事”。读书、应举、入仕,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古代中国人心中最绚烂的人生蓝图。
也因此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可谓风靡天下。一年四季、无分冬夏,四处都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上至王公贵冑,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砥砺子弟勤勉读书,专攻举业。
“孤村到晓犹灯灭,知有人家夜读书”,正是对这一重学风气的最好描摹。


明清科举,实行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分别为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以省为行政级别举行的考试,一般在8月举行,称“秋闱”,乡试取中的考生称举人。并可于次年春季集中到京城,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会试取中者称为进士或贡士,可参加最高级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

而殿试录取的一甲前三名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为了迈入政治经济特权行列,一代又一代士子埋头苦读,期望着“一举成名天下知”。
然而科考之路何其艰难,单单是赶考路这一关,便足以将一大批考生阻隔在考场之外。
当时交通并不便利,中国又地域广大,许多考生在抵达京都之前,都必要跋山涉水,虽不能说千难万阻,却也是漫漫长途了。
清嘉庆年间,有一位名叫林伯桐的广东番禹考生,在27岁考中举人后,屡次上京赶考,却均遭失败。
他一直考到42岁,以3年一度来算,也就是说他最多往返广东至北京五次,不仅耗费金钱无数,更是熬白了头发。
在这一年父亲去世后,他再无心科考,反而凭着自己丰富的赶考经验,写下了一本《公车见闻录》。这本书,大概便类似于我们如今的旅游攻略,里面不仅详细地标注了赶考的路线,更是将赶考中的各个注意事项都标注了出来,可谓古代考生赶考之必备良品。


书中提及,比如说出行前,一定要“约帮”,也就是结伴而行。结伴的人也有讲究,一定要是志同道合之辈,且以四个人为最佳。
这样一方面是彼此间可以随时切磋学问,另一方面则是能够相互照应。路途遥远,山高林密,难免不会遇到什么匪人;且考生大多弱不禁风,多人结伴也便十分必要了。
当时清廷为了让考生们能平安来京,也是费尽了心机。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发路费了。偏远地区十两左右,离北京城近的地区,则在五两左右。对贫寒书生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此外,朝廷还给考生们发了一枚“火牌”,凭借这枚“火牌”,考生们可以在驿站兑换一辆马车,车上还插有一面“礼部会试”的黄旗。
有了这面黄旗,就代表车上人乃是天子门生。不仅土匪不敢打这种车主意,就是官府也不会随便拦“公车”。
有了这些举措,考生们多能在5个月左右到达。如后成为清廷重臣的左宗棠,于1837年12月初从家乡出发,次年3月便到达,只用了3个月。
然而有些偏远地区考生,却是要足足耗费大半年光阴在赶考路上。比如清朝著名学者丁治棠,在参加光绪15年(1889)会试时,一路乘船从四川重庆至上海、天津再到北京,共耗时8个多月。
古人赶考之艰辛,可见一斑。
古人科举入场时所带考篮,专门用来盛放各种考具和食物

此外,由于考生自天南海北而来,一路所经地域饮食、气候各异,身体弱些的,很容易便病倒。比如清人龚炜,赴京赶考途中,既中暑,又晕船,最后索性不考了,半路返回。
林伯桐对此也很有经验,在书中写道,万里之行,以身为本。建议广东考生多带些家乡特产,比如广东本地的猪肠酿肉、酱肉、腌鸭、咸鱼等;并告诫考生少饮酒、少吃辣椒,“熟久而冷者,切勿将就食之,必至凝滞”。
参差宫阙,皇门森严,考生们一路披荆斩棘,待真正来到京城时,属于他们的考试,才将将开始。
2、考场定乾坤
明朝正德年初春,适逢3年一度会试,来自全国各省的举人们云集北京贡院门外,排成长队,等候入场。
点到姓名的考生脱去衣衫和鞋袜,接受士兵的严格检查,以防藏有小抄、夹带。检查完毕,由监门官登记造册,考生方依次入场。
时辰一到,贡院钟鼓楼上传来隆隆钟鼓声,宣告科举考试正式开始。
清代科考场景

举子们将坐在狭小的单独号舍内,开始长达数日的考试。考生中,有弱冠少年,也有斑白老翁。
考场内一片肃静,除了监试官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外,便是考生们翻页的沙沙声。
贡院是王朝为举办科举考试专门修筑的考场,宋代始设立。贡院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并建有望楼,四角瞭望台上站立着荷戈士兵,不分昼夜,瞭望观察号舍内种种情状。
宋代欧阳修便作有一首《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生动地描摹了这一壮观景象: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这便是万千考生们一笔定乾坤的时刻,他们或运笔如风、左右逢源;或思绪枯竭、抓耳挠腮;或紧张过度、战栗不已......那种肃杀的气氛,其实同我们今日的高考相比,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科考号舍

毕竟他们的“高考”不仅三年才有一次,且更是贫穷困顿学子蹑足官场的唯一之路。也因此,一些考生不得不运用一些“旁门左道”,为自己高中增加些筹码。
唐代科举还带有举荐制的遗风,盛行通榜和行卷。通榜指的是,考官会根据考生的社会声望和才德,制成名单供录取时参考。
而为了能上通榜,考生应试前便须多方行卷,将自己的诗文佳作投献给有名望的公卿贤达,以求得到赏识后,向主考官推荐。
比如大诗人王维,在首次应试落第后,他不得不找门路行卷。他找到了唐玄宗的弟弟岐王帮忙,岐王又将其引荐给了玉真公主。
王维则抓住机会,凭借自己的诗作和高超的琵琶技艺,赢得了玉真公主的赏识。第二年王维再次应试,终于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此外,“枪替”也是当时一种十分流行的作弊手段。而那位传说叉手八次便能写就八韵之赋的温庭筠,更是被调侃为“枪替之王”。
《唐摭言》卷十三载:
唐宣宗大中九年,温庭筠参加省考。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礼部侍郎沈询,他早就听闻了“枪手”温庭筠的大名,考场上更是将他作为重点盯防对象。
考场中,温庭筠一直埋头作答,似乎没有什么异常举动。考试时间还未过半,温庭筠就潇洒地交卷离场了。
考场内沈询还暗自庆幸,他哪里知道,一出考场的温庭筠就得意地向众人宣称,这次考试我又“救”了八个人。
从此,温庭筠又有了一个“救数人”的称号,也终于上了历届考官的黑名单,成了终生不仕的重要“典范”。
温庭筠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有这样一段唱词:
”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
五代韦庄也有一阙《喜迁莺 人汹汹》:
“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
他们共同描摹了科举高中士子志得意满的情状:五更拂晓、晓月朦胧,正是百官上朝的时刻。街头之上,早已是人声鼎沸、鼓乐齐鸣,士子们华贵的衣衫随风飘动,他们骑着马儿直奔皇城面见君王,当真有说不尽的畅快。


进士揭榜后,官府便会组织第一项重大活动:插花游街。新科进士们要沐浴更衣,骑着高头大马,胸带红花,游街示喜。
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外,还有曲江宴饮。唐代新科进士放榜之日恰是在上巳节之前,及第者便会在曲江池旁参加宴会。
这一天,长安城内达官贵人也会携着儿女家眷一同参加,一来是好提前结识新同僚,打好关系;二来,也是为儿女挑选如意郎君创造机会。
曲江宴饮后,新进士们下一个活动场所则是慈恩寺大雁塔。士子们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大雁塔的石碑上,这便是所谓的“雁塔题名”。
大雁塔

自唐以至明清,这一活动更被读书人盛赞为“天地间第一等人第一等事”。其中,最有名的题词莫过于大诗人白居易27岁时中进士所写: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中的士子自是意气风发,然而录取名额必定有限,名落孙山者是当时的大多数。
那位写下“孤愤之书”《聊斋志异》的蒲松龄,早年天资聪颖,连续取得县、府、道三个第一,此后却是屡次落第,一生落魄。
在其《聊斋志异》中,他勾勒出了许多个赶考士子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至今读来仍有动魄惊心之感。
蒲松龄

故事载:有一书生名叶生,虽才高八斗,奈何时运不济,屡试不第。一天,淮阳县的县令丁陈鹤前来拜访。原来,他十分欣赏叶生的才华,对其施加了许多援手。
叶生也不负所望,在乡试中夺得头筹。他志得意满地再次参加会考,却不幸又一次败北。心中积郁难当,又觉得辜负了丁陈鹤的期盼,叶生就此一病不起。
后来丁陈鹤因得罪当地势力,愤而重返京师。叶生于魂梦中随往,并在丁陈鹤帮助下,终于高中。
三年后,他衣锦还乡,却见家中门厅衰败。这时,他的妻子恰巧捧着簸箕出来,一见到他,却吓得摔倒在地,半晌不能言语。
叶生很不解,问她:不过三年未见,为何对我这样冷淡?
妻子颤声道:你是谁?我丈夫三年前便因病去世了啊!
叶生一听,顿如五雷轰顶,身子顷刻倒地,化为粉尘,只余薄薄衣衫。
“萧条无成,熬场半生。回头自笑濛腾,将孩儿倒绷”,科举已然超越了生死,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无法割舍的情结和永远挥之不去的隐痛。
《范进中举》

在中国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科举一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朝廷重臣,在抑制官宦势力、革除时弊、培养重学风尚等方面产生了极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科举制度的疏漏、八股文的僵化,也造就了一批只为一身、不为天下的庸碌之辈,抑制了社会思想的进步。
科举,已然成为刻画中国古代社会风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传承千年。
及至今日,仕的内涵和外延都已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不再单纯指代仕途,更是指一份令人歆羡的职业,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如今,在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也终究得以走出科举制余荫,以一种新的方式延续着中华文明千年不息的文脉,担当着家国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4 19:54 , Processed in 0.195977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