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营造法式》破译之路,梁思成与日本学者的赌气竞赛 原创 手望Sowarm 2019-05-22 23:27:31
引言
1925年,正在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留学的梁思成收到了父亲梁启超寄来的一本大书——北宋《营造法式》。这本书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权威的“建筑师指南”,本已失传,幸而后来又被找到,由大收藏家陶湘组织校勘后于1925年再刊发行。
梁启超自然知道这样一本巨著的研究价值重大,因此才马上“抢购”来不远万里送到儿子手上。醉心研究建筑史的梁思成拿到这本书,一时欣喜若狂——彼时在异国他乡研读着西方建筑史经典的他,一直郁结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竟然没有自己的建筑史。
● 陶湘校勘版 《营造法式》
然而惊喜过后,他随即陷入了一阵莫大的失望和苦恼之中。因为这本漂亮精美的巨著,对于24岁的他来说“竟如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于是在1931年,自美国归来的梁思成加入了北平“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他专注建筑研究与“破译”《营造法式》的一生。
尔后二十余年里,他与妻子林徽因及学社的诸位同仁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古建筑,一一对应来解读这部“天书”。终于在1963年,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初稿成书,他也成了中国建筑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建筑学家。
● 梁思成 《营造法式注释》
可以说,是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各位前辈们的“破译”让《营造法式》走向了全世界,让中国古建筑的价值被更多人知道。但也正是《营造法式》这本“天书”成就了梁思成这位世界级的建筑研究者。
这《营造法式》,就是中国一代代传统建筑师的“武功秘籍”。
《营造法式》
作为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营造法式》诞生于华夏民族文化达到顶峰的宋朝。有趣的是这本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著作,它的一个重要成书原因其实是为了“反腐”。
原来,北宋建国后百年间大兴土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建筑标准,地方官员趁机谎报耗材数目后中饱私囊。宋哲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下令编撰一本“建筑指导手册”以统一各建筑的用料用工统计方法。
一直到下一任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君主”宋徽宗朝时,真正令人满意的《营造法式》才由将作监李诫编撰成书。李诫是哲宗、徽宗两朝将作监,他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更是书画兼长的艺术家和学识渊博的学者。
● 李诫 字明仲
他不仅“考究经史群书”,更“勒人匠逐一讲说”,用理论结合现实经验,历时数年才编撰出多达三十四卷的这部煌煌巨作。
《营造法式》中,陈述了各类建筑物及建筑构件的名称,还有一些几何形的计算方法;对石作、大小木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等等工种的规矩制度、功限(劳动定额)和料例(材料定额)都有明确的规定;书中还包括了各种平面、横断面、俯视图等等工种“图样”。
全书纲举目张、条理井然,其中的科学性是中国古籍所罕见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诫其人的才识过人,简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式的全才。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借此看出北宋年间文化艺术的高度发达,已然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顶峰。
● 宋徽宗书画 屋檐的“界画”画法类似工匠绘图的手法
金灭北宋之后,这本书又在南宋绍兴十五年重刊。组织重刊的这个人呢,是秦桧的妻弟王焕。后世的各种抄本印本,全都来源于王焕重刊的这一版,在《营造法式》的传世上,其功不可没。
此后几百年间虽然流传不断,从明朝《永乐大典》到清朝的《四库全书》,这部建筑巨作一直都是被收录其中的官方籍料之一。但建筑逐渐不为官方所重视,对于《营造法式》也就只有不断抄录,并无传承与研究。
一直到1919年,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偶然发现了《营造法式》的清朝抄本。作为近代第一位中国古建筑专家,朱启钤先生与《营造法式》的相遇,直接影响了中国这百年来的建筑研究方向。
● 朱启钤先生
朱启钤一读之下,已然明了这本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古籍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有多重要的意义,他随即委托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将其影印出版。然而一本三十多卷的巨著,从宋朝一直人手传抄至清朝,一个人只要错几个字,积累下来的错漏已然很多。
所以他又委托大藏书家陶湘先生主持,找来四库全书及各种版本的《营造法式》,或全卷或残卷或残页,总之一一对应找到其中差异,再仔细考究勘校,很多残缺的图样还要重新绘制,以求尽力恢复这本珍贵无比的巨著。
● 陶本 《营造法式》
这一群无比优秀的学者在无私奉献了六年光阴之后,1925年版的《营造法式》再次刊行,世称“陶本”。这就是后来被梁启超看到,再寄到梁思成手中的“漂亮精美的巨著”。
从李诫,到朱启钤、陶湘等老前辈,凝聚了中式美学建筑精髓的《营造法式》辗转近千年,终于来到了这个命中注定要为破译他穷尽一生的年轻人手中。
营造学社
朱启钤老先生为后辈铺的路,还不仅限于发现《营造法式》并且促成了一个几近完美的当代版本的刊行。1930年2月,朱老投资创办了名为“中国营造学社”的专门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民间学术组织。
同一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梁思成便“闻讯而至”,成为了营造学社的主力军之一。由于当时朱启钤先生的特殊地位及财力,营造学社初创时的地位及影响力是很大的。
●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北平的天安门内旧朝房中,熟谙建筑研究的朱先生将学社分为法式和文献两组,一攻结合实地考察的建筑法式,一攻结合史料研究的古籍文献。
学社成立第二年,才识过人的梁思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法式部主任,与之对应的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另一位重量级学者刘敦桢先生带领的文献部。
进入营造学社后,开始每日与同仁们一同面对这部“天书”,梁思成才真的意识到弄懂它的艰难。就算是朱先生这批老一辈的学者,也因为《营造法式》一书的时代久远,别说文辞语法了,很多建筑的专业名词都与明清时期完全不同而无从下手。
● 中国营造学社刊物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想起了自己十几年漫漫的求学道路。建筑学的学习是从无到有,从易到难,由实例结合理论慢慢积累而成的。那么,《营造法式》的破译是否也可以遵循这样的规律呢?
一念至此,机敏的梁思成一下子就找到了突破口——大学教材暂时看不懂,我们就从小学开始打基础嘛!于是他找来年代最近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又效仿李诫当年的做法,拜北京老木匠与彩画匠为师,再配合研究北平大量清代建筑,一步步弄懂了《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在研究中,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古建筑研究之道——建筑实物结合文献相互验证对应研究。1932年,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成书。
●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
同年四月,受到这一年来对清朝建筑研究启发的他与爱妻林徽因携手领队,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实地考察中国各地各朝代古建筑及破译《营造法式》的征程。
随后的十几年间,在交通不便、生活艰难、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冒着极大的危险踏遍中国十五个省份,测绘、拍摄、研究了两千多件从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
● 整天在古建中爬上爬下测绘的“梁上思成”
这期间梁思成夫妇及营造学社同仁们以严谨科学态度对中国古建筑做出的大量勘探和调查,搜集到的大量珍贵资料,至今仍然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而在营造学社期间的研究成果,也直接促成了梁思成注释《营造法式》和编写《中国建筑史》的成功。
遗憾的是,抗日战争期间被迫南迁辗转经过武汉、长沙、昆明、四川宜宾等地,出版了大量专业著作的营造学社。在抗战胜利迁回北京后,却由于朱启钤先生家财散尽,无力为继而于1946年无声地消失了。
● 梁思成测绘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
也因此梁思成先生心心念念的《营造法式注释》大作,在各种曲折中也一直拖到1963年方才成出稿。但随即文革爆发,1972年梁先生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直到1980年《营造法式注释》遗稿才由清华大学营造法式研究小组整理出版,也算是了却朱启钤、陶湘、梁思成、林徽因等等历代学者的一番遗愿。只可惜毕生心血大作面世,几代促成者却已被历史的风尘掩埋,叫人念及此不禁感慨万千。
研究轶事
破译《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大功臣,当然首推梁思成先生带领的营造学社法式部队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的梁先生及诸位中国年轻学者,是憋着一口气,抱着“竞赛”的心态在做研究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早在朱启钤先生们开始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之前,日本及西方的学者就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过详尽的研究了。日本建筑史家伊东忠太是第一位测绘紫禁城的现代学者,他开始考察中国古建筑的那一年,梁思成刚出生。
● 日本建筑史家 伊东忠太
而30年后,伊东忠太发表《支那建筑史》,并且到中国营造学社做过一场学术报告。面对中国尚无建筑研究的有力成就,他扬言:“研究广大之中国,不论艺术,不论历史,以日本人当之皆较适当。”
外国人的研究成果与傲慢言论,对于当时刚加入营造学社的梁思成、林徽因等年轻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刺激与挑衅。而对此,那一辈中国年轻人也做出了自己最有力的回应。
● 伊东忠太考察测绘图
1932年4月梁思成到达辽代建筑群独乐寺,6月就发表洋洋数万字的学术论文,更辅以大量详尽的测绘图,甚至还精心绘制了独乐寺总平面和山门、观音阁正立面的大幅水彩渲染图。这样惊人的速度,正是一个憋着一口闷气的中国年轻学者咬紧牙关拼命想赶上国外研究进度的真实写照。
其年林徽因写给胡适的信件有幸保存了下来,其中对于二人工作的心境描写,既有着当年青年学者的可爱,又得见他们不甘人后的铮铮铁骨——“我们单等他的测绘详图和报告印出来时吓日本鬼子一下痛快痛快:省的他们目中无人,以为中国好欺侮。”
● 梁思成考察测绘图
而帮助梁思成最终追上并超越日本傲慢的学者们的,正是《营造法式》这部“建筑秘籍”。其实日本学者甚至先于梁思成二十年就读过这部著作,1905年伊东忠太等日本人在沈阳抄录的四库全书本《营造法式》至今存放在东京大学中。
然而区别就在于日本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部著作的价值,他们觉得这种著作晦涩难懂而且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抄完后就将其束之高阁。而事实上,《营造法式》中蕴藏着中国古建筑的几大精髓,比世界建筑史领先了六七百年。
● 梁思成测绘图
经过精密的测绘和对数据的仔细分析,对比文献后梁思成发现了《营造法式》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木材之标准化”。
宋代的《营造法式》规定了大小各异的八种型号的木材,而所有中国古建筑中的木质结构,不管是栱、枋、柱、梁、堟等任何组成部分,都可以用标准“材”的倍数或者分数来表示。
这种李诫总结为“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的高度标准化生产模式意味着为什么呢?对古人来说,意味着所有木构建筑所需的材料都可以分开来批量生产,只要按照规定的“材”来就不怕做完组装不上,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建造神速的“终极秘密”。
● 在清华大学讲学自己研究成果的梁思成
而对于梁思成这些研究者来说,古建筑自此在他们眼中被解构成了一个个组成的元素。而只要弄清楚一个朝代某部分结构的形制,总结出历代的规律,他们就可以凭对例如屋檐的一眼而完成出整个古建的精准断代。
事实证明,营造学社总结出的这套与《营造法式》结合的断代及研究方法,比日本学者和西方学者根据史料及木质等等元素慢慢判断迅速且准确得多了。
● 梁思成总结 中国历代斗拱演变图
而《营造法式》规定的建筑中所有重要水平受力构件的断面高宽比均为3:2这一法则,西方得经过四百年后的达芬奇、再到伽利略、再到物理学家帕伦特、再到科学家汤姆斯·扬几代人的推算才得出相同的结论。
这一结构力学知识,宋朝的建筑师们比世界领先了六七百年之久。而千年后破译出先人建筑学“密码”的那一辈青年学者们,也拼命证明了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
后记
梁思成等人整理注释《营造法式》的工作告一段落,但这不应该是一个终点。几十年前梁先生林先生等人凭借先人的智慧在与外国建筑界同行的“竞争”中略胜一筹,今天的我们也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人。
但如果我们的新生代建筑师不重视也不乐意看我们自己民族一路走来的东西,如果我们新一代的艺术从业者都只盯着西方或日本的现当代艺术趋之若鹜,那我们,还会是“我们”吗?
对这个问题似乎早有预见的梁思成先生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文中这样讲:“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
● 晚年梁思成在艰苦环境中不懈整理毕生研究成果
那一代人对建筑史的影响,他们终于纷纷出版的巨著,没一个人能亲眼看到了。我们唯有小心翼翼地拨开历史的风尘,回头看看那段兵荒马乱而接着又充满荒谬无知的岁月。
看看梁先生他们风程仆仆地赶到古寺,身着长衫、旗袍却熟练地爬上房梁测量的身影,众人趴在地上细致地绘制图样的样子,回到住所不及休息便争分夺秒撰写报告的模样……
● 身着旗袍上梁测绘的林徽因
那一代中国的脊梁,中国的灵魂,正是今时今日我们的榜样。接过他们手中名为传承与希望的火光,正是我们缅怀先人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营造法式》 北宋 李诫
《营造法式注释》 梁思成
《图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营造天书》 王南
《梁思成与林徽因》 纪录片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