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牛考生,凭在考场的超水平发挥一诗成名,最后10字无人超越 原创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19-06-25 13:46:26
在诗坛,哪一类诗写得最差?不是小诗人想破脑袋才想出来的精雕之作,也不是大诗人不顾章法的信手拈来之作,而是应试诗。所谓应试诗,就是诗人们为了考上功名,在考场上即兴作的诗。科考从隋炀帝开始,历经1300多年,写诗为文是必考项目之一,应试诗的数量之大可见一斑。
说起应试诗的质量,或许这样解释大家就懂了。状元出身的诗佛王维平生共有400多首诗流传,但他考状元时写的诗却早就被世人遗忘;而苏轼当年考进士之作,据说让欧阳修惊为天人,可这篇大作也没能流传下来。时光总是鉴别优劣的高手,这一点毋庸置疑。
既是如此,那浩瀚如海的应试诗中,就真的没有一首经典吗?非也。最出名的一首当属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当时考试的规矩是要求写12句,共60个字。但祖咏却只写了20字的五言绝句,认为再写就是画蛇添足,于是便拂袖而去,因为这首诗他虽榜上无名,却一诗成名,此诗也入选《唐诗三百首》。
如果说祖咏的任性之举到底值不值得,还有待商榷的话,那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省试湘灵鼓瑟》就算得上是皆大欢喜了。这是唐代最有名的一次超水平发挥,作者钱起也被后世认为是最牛考生之一,凭此诗他不但顺利高中,而且一诗成名。 《省试湘灵鼓瑟》唐.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说起这首诗,也算得上是钱起的幸运诗了。钱起早年多次参加科考都没中,参加这次赶考时已年过30,翻看他其它作品后,只能说不中确实有不中的道理。他虽位列“大历十大才子”之冠,但写的诗却都是粉饰太平之作,几乎没有亮点。 诗名“湘灵鼓瑟”指的是当年舜帝亡故苍梧山,其妃子因思念过度投了湘水河,化为湘水女神,又名湘灵。据传湘灵擅长鼓瑟,后人经常能在河边听见她弹出优美的乐声。诗的一、二句讲的就是世人常能听到来湘水女神的鼓瑟声,这是叙事。
接下来的六句都是细写乐曲的美好。三、四两句写两类人听闻后的反应,先写河神冯夷闻乐起舞,再写远游的人不忍卒听,两者的从表面上看冯夷的反应似乎更大,但一个“空”字说明他只闻其声,未能和游子一样懂得其中的相思。接下来的四句,写的是静物也为乐声所震撼,诗人从金石写到苍梧和白芷。金石为之动容,苍梧心生怨慕,白芷为之吐露芬芳。诗人用寥寥数字,便将这曲弥漫在天地间的乐声,写得惊天地泣鬼神,颇具张力。
九、十两句,写乐声的飘扬,这是为最后两句埋下伏笔。乐声顺着流水飘过湘江,悲风将它送至八百里洞庭,世人的也顺着乐声远眺。最后是全诗出神入化之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曲终了,陶醉的人们被拉回到现实,眼前却只有几座青翠的山峰。结尾这10个字,既干脆却不失韵味,如凭空跳出将全诗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被后世誉为神来之笔,言有尽而意无穷。
很难想象,这样一首绝美之作是在考场上即兴所作。此诗一出,便被当时的文人们争相传诵,钱起也一诗成名。当然这样的诗也少不了模仿之作,特别是最后10个字,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