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新编法
温馨点拨
想象新编法,简言之就是把一则既有的故事进行重新加工,使之改变情节,赋予新的意义,呈现新的特点。鲁迅有一本书就叫《故事新编》。具体说就是在话题写作或创作中,根据古典名著、外国名著、民间故事或名人名作中的人物,重新演绎故事,反映社会生活。这些带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可以继续生活在过去的时代,也可把他安排到现实生活中来。或借他们的旧故事编新情节折射现实,透过他们的眼睛认识现实,或编写他们在新环境中所经历的新故事新情节,以此歌颂社会进步或暴露丑恶现象,表达文章中心。这种作文机智新颖,让熟悉的人物突然有了新的续集或突然暴料出以前未知的重要细节,给人的感觉是震撼。江苏省阅卷组组长曾说过:“《赤兔之死》《刘备访友》《新西游记》诸篇,皆以极大的机智、全新的视角、挥洒自如的笔墨,把名著的‘峰峦’打碎了‘重组’,再塑造出一座天然浑成,气象全新的‘山岳’……一经细读,你便油然生出赞美之情。”
想象新编法要注意:第一,以原著为基础,加以改编创作。联系原著,熟悉故事才能新编。对原著的新编,应在保存原著人物性格特征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第二,新编故事情节,要切合现实内容,为主题服务。联系实际,以古讽今是关键。
想象新编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新编故事仍然在典型人物所属的时代,但暴料出人物新的细节或重要的心理、行为、轶事等,让人有偷窥历史名人的兴奋感,姑且命名为“偷窥式”;一种是新编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突然跨越时空,出现在当代,这种续集式的写法,让人产生悬念,古人在今天的反差中会怎么样呢?浮想联翩,欲罢不能。姑且命名为“续集式”。
1.续集式(1)
先看第一种:续集式——借新编古人在今天的生活故事,展示文章主题。
例文一
西游后记
安徽一考生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领取了“神仙身份证”之后返回人间,在分手前吃了一顿“散伙饭”。
师徒四人先煽情了一番,说了一些肉麻的话,不忘挤下几滴“离别泪”。推杯换盏间,四人谈起了各自的发展前景。
孙行者抢先发言:“俺老孙爱玩,又守着花果山这块宝地,俺开个旅游公司,这年头人们都爱游山玩水的,大有赚头。”八戒接后:“老猪我只想回高老庄,娶个媳妇,开个酒楼,请全天下的厨子来,做菜给我吃。”八戒的口水流了一地,差点淹死唐僧,幸亏孙悟空变了个救生圈给师傅抓着。“还有,还有,”八戒又叫道,“我还要开个洗头店,开个洗脚店,再开个桑拿中心,钱都‘哗哗’地流进我的口袋。美死喽……”八戒正做陶醉状,被悟空一脚踹趴在地上,来了个“猪吃屎”。
沙僧抓了抓头,说:“我看我也没大师兄、二师兄这么有本事,就开个运输公司糊口就成了。”唐僧默坐一旁,正对镜捋他的和尚头,三人齐声问道:“师傅,您老干点啥?”
唐僧一脸愁容:“为师也不知道做些什么呀。”八戒一脸坏笑:“师傅你不如到我的美容院当模特吧,看你细皮嫩肉,唇红齿白,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八戒边说边比划。悟空说:“行,行,就这样吧。”唐僧也道:“也好。”说完响指一打:“waiter,埋单。”
一年后。
悟空腰别手机,沙僧拿手提电脑,八戒一边一个美眉,独不见唐僧。
“师傅怎么还不来?”沙僧边探头看外面边问。
“猪头,师傅不是跟着你吗?”悟空指八戒问道,“你个呆子,把师傅弄哪儿去了?”
“别提了!”八戒一拍大腿,“这年头原来不流行小白脸了,师傅去了我那里,半年多一个钱没挣倒赔了不少,我就……就把师傅辞了。”八戒语音未落,悟空的手机就砸了过去:“你个猪头,怎么把师傅辞了?现在他一定衣食无着,到此流浪,化缘也没处化了。”沙僧则作哀痛状,说:“我们为师傅志哀吧。”
“是谁这么咒我啊?”来者何人?你猜对了,是唐僧,只见一只锃亮的皮鞋踏了进来,这是唐僧吗?一副金丝眼镜架在鼻子上,文绉绉的。“这是……”仨徒弟都愣了。这时一个年轻人跟唐僧打招呼:“唐老师,您好。”仨徒弟把掉出来的眼珠子装回去,大了舌头:“这……这……”
“是啊,我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嘛,听你们的,我一点好也没有。还是相信我自己,自己是最有力量的,我现在已是××大学的特级教授了。同学们相信自己,努力奋斗吧!美好的未来在等你,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奇迹!”
“是!老师!”仨徒弟齐声说。
温馨感悟
终于打听到名人下落
唐僧师徒已经走进新时代,生活在今天的某个街头或公司里面,很兴奋吧!
我们终于知道取经回来后唐僧师徒的下落,知道他们除了性格没有变以外,适应社会的能力真强。还是神仙呢,怎么跟凡人一样,一切向钱看?荒诞。但荒诞中有合理的真实。他真正着力反映的是现实生活。这就是想象新编法的逻辑,古代与现代衔接,以古讽今,突出主题。
写作上本文看起来就像一个喜剧小品,但这个喜剧小品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西游记》故事做蓝本,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西天取经故事作为写作的背景;二是间接地反映市场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现实及其人们的观念、行为和心态等变化。巧借旧故事的壳和人物,写新的故事,表达新的思想感情,让人产生新奇感。从心理角度讲,这是人们对历史的一份牵挂。
2.续集式(2)
例文二
桃花源祭
——不听智者之言的悲剧
江西一考生
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后,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在金钱的诱惑下,渔人忘记了当初智者告诉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训诫,竟把线索卖给了出价最高的电视台,做一次导游,再去一次桃花源。
又是沿溪行,依旧忽逢桃花林,仍然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又到了桃花源头,又看到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数朝的遗民。桃源人看到他们的来到,颇为不悦,但本着来者是客的古风,设酒杀鸡作食。记者们一边享用着酒食,一边拍奇闻趣事,桃源访谈很快拍完了。
一拍完,就拿到外国去放,老外大叫Good,将当年的“金蛤蟆奖”颁给了他们。
消息很快传回来,传到一直找不到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太守耳中,太守立马兴奋起来,决定部署以开发桃花源为龙头的经济战略。
首先贷款10亿元,建直达桃源的高速公路,再贷款5亿元拓宽水渠,为满足游客的需求,建一栋60层的星级宾馆。不仅如此,还请陶渊明写一篇《新桃花源记》,拉明星当形象大使,到处唱“我爱桃花源,就像老鼠爱大米……”于是,一些好玩贪玩会玩的主儿如苍蝇一般涌来。自从飞机场修起来后,桃花所剩无几,并且没有一枝开了花。
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桃源人无师自通地搞起了市场经济,一些古玩、古董成了商品,甚至包括猪、牛、羊等都被抢购一空。
各路官人自不会放过这处风景名胜,各自在显眼的地方建起了风格各异的别墅。自此,桃源一片钢筋水泥丛林,没有了一些绿色。
以后到桃花源的游客对钢筋水泥玻璃幕墙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大都生活在都市,对此变化甚为不满。于是人们不再来桃花源了,在桃花源发了财的客商们也弃之而去,桃花源就像被啃过的骨头一样无人问津。
经此一劫,桃花源人都指责曾经到过的渔人,本来还有良田耕种,而今生计都成了问题。
不过经专家考察和严密估算,认为游客扔下的大量易拉罐可以维持桃花源人三代的生计,对此,桃花源人大可放心,不必为生计问题犯愁。
温馨感悟
看见了文学的桃花源
这里不仅仅是一束桃花或几棵桃树,这是整整一个民族精神寄居的地方。用想象和文字装修的美丽空间。一个中国文学史上最美、最神秘的地方。历史从来没有找到过他们。陶渊明、刘子骥都没有找到那若隐若现的秘密仙境。曾经让我们读后感觉神往和遗憾的地方。居然找到了,并且和我们一道改革开放。惊奇来自于传统被砸碎。惊奇也来自于我们看见了文学的桃花源。这里,想象是最高权力,历史和传说是必须遵守的法律。了解这两点,就掌握了进入文学桃花源的钥匙,就可以自由幸福地创作和消遣文字,进入怡然自乐的写作通境。
这是一篇新桃花源记(“祭”“记”的谐音就灵气十足),作者巧妙地借用《桃花源记》原文中的某些素材,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突出环保主题,对自然名胜的过度开发提出了合理的批评。当代生活气息浓厚。从外国的“金蛤蟆奖”到“老鼠爱大米”的港台流行语,古代的陶渊明与现代明星同台献艺,中国的太守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世外桃源建起了星级宾馆,武陵渔人当起了今日的导游……
目的是为了表现今天。
3.续集式(3)
例文三
人生得失衡量器
湖南一考生
“这里是人生得失衡量中心,想要测定自己的人生究竟是得过于失还是失大于得的人,请到人生得失衡量器前来判定,方式是将双手捧起,你人生最终捧起的东西将是判定得失的关键,说明到此结束,判定开始。”
第一个前来判定的走了过来,只见他头戴皇冠、身着龙袍,气宇轩昂地走了过来,他就是始皇,他手里捧着的是一颗奇怪的丹药,衡量器发出耀眼的红光,却迟迟给不出评定。
“奇怪,朕统一天下,统一文字与货币,北筑长城以守城池,驱逐匈奴,手里拿着的是还未来得及服用的长生不老药,为何‘得过于失’四字竟不显现?”
“诚然,你功不可没,但焚书坑儒,暴虐无常等亦不可忽视。”衡量器发出冷冰冰的声音。
“大胆!朕的国家繁荣富强,必定千秋万代!区区人命,何值一提?”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果真一针见血,衡量器不再理会始皇,红光消失,一片寂寥。
这时,一个高亢而飘逸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见此人风度翩翩,风神潇洒,他就是“诗仙”李白,只见他双手捧的是一轮水中月。
“永结无情游……”正欲吟诗,衡量器的红光让李白安静了下来。
“得大于失。”
“果然。”李白豪迈一笑,“我虽亦想过做官,但自由自在的喝酒吟诗才是最适合我的生活,哪怕最终因河中的倒影而送命,但我这一生,有诗有酒还有月,足矣。”
笑着离开的李白让衡量器发出类似故障般的声音,良久,听得衡量器用钦佩的口气道:“好一个快乐适意的人生!”
“捧起!”苏轼苦恼地捧起双手,手中空空如也。
“怎么没有东西?”
“哦,我懂了。”苏轼淡淡一笑,“你虽是衡量器,亦该读过我的《赤壁赋》吧?”
“有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却不知天地永恒,万物不变。你看,我双手虽空,却是天地的一部分,世上之人皆重得失,却不知手捧起的最初是一片空白。”
“轰”的一声,衡量器碎成万片碎末,他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赞叹。
这世上并不该存在他。
捧起你的双手看看,你捧起的是人生。人生岂是可用得失衡量的?不让得失引导人生,捧起双手,掬一汪清泉,向独一无二的生命致敬。
温馨感悟
众多名人一锅煮
猪肉炖粉条是一道江湖名菜。很好吃。煮一锅名人同样会很有味,绝对不易偏题。这种形式很勇敢,古代人物不分年代先后,齐集一堂,共同讨论对事物的认识,完全乱了套。高考作文这类写法不少。但让人很刺激,很新鲜。这类文章要把握好历史人物原来的个性特点,甚至语言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有认同感。
作者通过借秦始皇、李白、苏轼三个人在人生得失衡量器前测试时的反应,抒发自己对人生的认识:生活有得有失,这就是生命的规律。本文其实相当于一次辩论,或是一篇议论,但采用这种新的形式,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名人是文化底蕴类文章的基础,没有这些义演角色,就没有作文的精彩。这类文章高考出现的频率虽然不是很高,但得分不错。我们再来欣赏一篇类似的美丽佳作。
4.偷窥式(1)
第二种:偷窥式——借古人在原来时代的新故事新隐私或某时刻重要的心理活动等,展现文章主题。
例文一
李白的泪水
河南一考生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随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词,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怨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对于我们,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温馨感悟
偷窥心灵隐私
通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偷窥了李白重要的感情活动。以李白的一句诗“恰似飞燕倚新妆”为切入点,与李白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面对面的对话。李隆基与贵妃亲近,因而听信爱妃,误解李白。这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李白的悲剧就是由感情的亲疏造成的。结尾由点及面,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拓宽了文章的主题,敏锐指出这种悲剧不是某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历史悲剧、社会悲剧。是不是产生了窥视古人心理隐私的新鲜感?
合理推测想象,像“狗仔队”一样,把历史明星的“私生活”都捅出来。一定会满足许多读者包括阅卷老师的心理需求。写这类文章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在文体上变化,也可以在叙述角度或视角上变化。比如下面这篇满分作文。
5.偷窥式(2)
例文二
将军的泪水
广东一考生
深蓝色的天幕点缀着三两点寒星,月亮冰盘似的悬在空中,越发显得清幽。守都军帐外,欣赏着这凄美的月光,我的心境有如嫦娥般孤独。
我——来莺儿——一个曾经轰动洛阳的艺妓。当年,多少王公贵族不惜一掷千金买我一笑;而今却是不堪回首,自己竟然跟随曹操将军颠沛流离,跃马于疆场之上。将军是喜欢我的,我也愿意跟随他。不过在我心中,更多的是敬重,是心疼,是渴望。将军一代枭雄,可紧皱的双眉却让我觉得他像个没有得到渴望之物的小孩。我总是唱一段轻柔的小曲或跳一支艳丽的舞蹈来抚平他的眉头,抚慰我的心疼。
将军终日忙于君国大计,我闲得有时间到帐外看月起月落。赏四季变更,直到我遇见了王图——一个小小的侍卫,我才有了赏景的伴侣,虽然王图的言语丝毫激不起我心中的涟漪。
美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王图因为我触犯了军法,将军要处死他。
我挑灯梳妆,走进了主帐。从将军惊讶的目光里,我读到了最后的自己:一袭水绿的薄纱长裙,身无半点脂粉钗环。我跪下说:“将军,莺儿愿代王图一死。”将军的眼神渐渐由冷漠变成了愤怒,他大吼一声:“好!只要你能在七日之内调教出一个可以取代你的歌舞班,我就准你!”主帐一别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将军,但天寒时的毛毯、饥饿时的点心、训练时身后的目光,都让我感到将军无处不在。
七天后,我走进主帐领死,清亮的月色照着我的素颜与一身白裙,如同夜中的鬼魅,神情冷漠得连自己都吃惊。月光下两鬓更为斑白的将军问我想不想再见王图一面,我笑道不必,既然是替他而死,也就是情断缘了。我明白,王图根本不是我爱的人,请死或许只是心底深处的一种无奈,一种对将军深爱情谊的守望!
“将军,莺儿辜负了您的厚爱,来世再报!”我猛地冲过去,抽出随将军征南战北的宝剑,一抹——秀发散开,白裙飘扬,裙上浸透了猩红的鲜血。将军缓缓地拥着我渐渐冰冷的身子。这一刻,我似乎读懂了将军的皱眉,我从将军的眼角里分明读到了自己期盼的泪光。是啊,兵荒马乱之中,他怎容得下一个普通女子的情爱呢?
我幸福地告别这世界。因为我知道,自己是曹操唯一为之流泪的女子。
温馨感悟
暴点“绯闻”很重要
一个是为情所困的美女,一个是纵横沙场的将军;一个为爱情颠沛流离而心甘情愿,一个为事业面若冰霜而情沉心底。作者通过变换视角,从小女子的角度叙写故事,用细腻的笔触将千古英雄的“私生活”和激烈的情感斗争展现得淋漓尽致。隔山打牛,真的厉害。比直接写曹操巧妙多了。
外貌描写生动传神,心理刻画细腻逼真,较好地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情节上更是大手笔,读前面以为来莺儿为爱情救王图,读后方知来莺儿真正爱的是将军,而将军也深爱她,王图不过是来莺儿的一种报复或非爱情的替代品罢了。编得如此好的故事,让人称赞。
这个叛逆的女子,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的同时,也知道了些曹操的“绯闻”。
透过两篇文章的泪水,我们看到历史的光折射后形成的影子,窥视到些许伟人内心的软处。如果换一个视角,让古人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是不是让人更新奇?我们来听听诸葛亮的自白。
偷窥式(3)
例文三
话题: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入不出兮我心伤
——诸葛亮的自白
湖北一考生
作为一个出生在汉末乱世的普通百姓,我是不幸的;但是,我拥有诸葛玄这样一位叔父,又是我的大幸。由于我这位叔父与荆州牧刘表的故旧关系,我们得以从故乡琅琊迁来较为安定的荆州,在襄阳城西的隆中有了一块土地定居下来。我叔父去世后,我和我弟弟诸葛均便以耕读为业,还交上了崔州平、徐元直等几个可称为一时人杰的朋友,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虽然我在当地还有一点微名,甚至被人谬称为“卧龙”,但我没有想到去入仕做一番事业,以求闻达于诸侯。我只想安安静静地隐居于垄亩之中,与一家人平平安安地苟全性命于乱世。
可是,事情就坏在我的朋友徐元直的身上。他去投奔了流落到荆州的左将军、皇叔刘备,又不能善始善终,离开刘备之前又郑重其事地向刘备推荐了我。我知道这个刘备一直是想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来争夺天下的,只不过当时力量太弱小,锋芒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而曹操已消灭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他本人的出众韬略,统一天下只是略需时日了。我当然不愿出来趟这河浑水,逆天命而行,再让天下生民遭受战乱之苦。因此刘备前两次造访我的茅庐的时候,我事先都故意回避了。可惜,他第三次去的时候,我没有得到信息,在家里被他撞个正着。刘备的谦恭有礼,诚心诚意也确实感动了我。况且,想到先贤们所说的“君子之仕,行其义也”,建功立业的欲望使我昏昏然了。于是,历史上又多了一个风云际会的美好传说。我当时就在我的茅庐里发表了那个有名的“隆中对”,给刘备今后的奋斗指明了方向。随后,在刘备的苦苦哀求下,我答应了随他入仕,辅助他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
我平素最仰慕的人,其实并不是管仲和乐毅,而是“汉三杰”之一的张良。张良辅助高皇帝夺得了天下,不贪功,不恋位,既能入更能出,全身而退,得以尽享其天年。不像另一杰的韩信,入而不能出,最终身死未央宫一妇人之手,哀哉!我并不是贪恋禄位的人,因此,我当时还有一个如意算盘:以张良为榜样,待功成名就之后即全身而退。
可是,我的算盘打错了。我入仕之后,屡屡处于危难之中。先是赤壁一战,幸亏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江东孙权,结成孙吴联军,又得上天助我,吹得好东风,这才一把火把曹操烧回北方,得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后来,庞统助刘备入川,贪功而操之过急,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刘备在川中进退两难,我不得不把荆州交给我并不放心的关羽而亲自入川相助。刚刚夺得川中地区不久,志大才疏的关羽又失去了荆州并身死人手,使吴蜀联盟被破坏,更使我在“隆中对”中所制定的战略方针再也无法实行。随后,刘备不听劝告,执意要伐吴为关羽报仇,以致在夷陵被东吴陆逊打得大败,损失几十万大军。这严重动摇了国家的根本,蜀国从此一蹶不振。在这些时候,我欲退不甘,也根本不可能抽身而退。刘备死后,我受托孤之重任,为全名节,更不可能全身而退了。只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现在,我快要走到我的生命尽头了,回顾我的一辈子,我后悔我入仕,更不该入而不出,一切无非“是非成败转头空”。我虽然能入乎其内,一辈子风云激荡,虎虎有生气,可我毕竟不能出乎其外,终究缺乏张良那样真正的高人高致。更让我痛心的是历史没有逃出“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的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给天下百姓特别是川中百姓多带来了几十年的战乱!希望我能入而不能出的教训能给后代的“英雄们”以启示,不要逆天命而行,徒使天下生灵涂炭!知我罪我,任由后人吧!乃作歌曰:
油尽灯枯兮吾将亡,蓦然回首兮心彷徨。
汲汲营营兮兴刘梦,劳苦百姓兮上战场。
入不出兮三十载,使天下纷乱兮断人肠!
温馨感悟
裸着心灵给你看
与《李白的泪水》和《将军的泪水》相比,诸葛亮的自白更让我们的目光直贯心灵的原野,看到千古名相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能人世而不能出世,拴在名节的红线上不能自拔,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诸葛亮有这样欲罢不能的酸楚。更可怕的是,因为如此,苦了中原生民数十年。战乱的祸首原是机敏过人、忠诚不贰的诸葛亮。信乎?心里赫然?惶然?!
同时暴出大料:“顾茅庐”为什么是三次?因为前两次是故意躲避,第三次被刘备侥幸碰上而已。诸葛亮此番自白活脱脱如出其口,让人不得不信。其实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不过是作者的想象新编罢了。信不得。
只要找到一点历史的因由,就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任意编料、改料、暴料。那就去找几片历史的影子,放进记忆的抽屉,随时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