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是如何改变好莱坞的? 原创 武侠小王子 2019-07-10 20:30:00

17月7日,迪士尼重磅大戏《花木兰》的预告放出。
片中刘亦菲浓妆艳抹,一身雍容华贵,成为了瞩目焦点。预告片释放的东方元素,也让全球影迷为之惊艳。

在刘亦菲为主角外,李连杰、郑佩佩、甄子丹等一众大腕绿叶映衬红花,让这场东方大戏显得极为隆重。
早在20年前,迪士尼凭动画片《花木兰》一鸣惊人,东方文化蕴含的独有的家国情怀,集聚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仁智礼信义的背后,女性独立和女性崛起更赋予了这部电影新的生命。
20年后《花木兰》继承了动画的衣钵,再次搭建了一个东西方文化共通的桥梁。
刘亦菲作为传播武侠文化的使者,其实早在10年前便已成了定局。

2008年夏天,一部《功夫之王》开启了好莱坞的新武侠电影变革,刘亦菲饰演女一号金燕子。
这位来去无踪的侠客,以男孩的梦中情人身份,融入了好莱坞功夫宇宙。

金燕子作为武侠大师胡金铨的首个侠女形象,在西方世界举足轻重。郑佩佩的金燕子飒爽英姿、艳丽无双,被无数西方影迷尊为“最好的女侠”。

她以金燕子身份亮相,仿佛继承了郑佩佩侠女的衣钵。而在《花木兰》中,两代金燕子首度师徒同框,让女性崛起多了一丝传承的意味。
2其实早在70年代,好莱坞的功夫浪潮已经开启。1971年邵氏名作《天下第一拳》成功打入好莱坞,成为年度十大卖座电影。

香港影星罗烈则快李小龙一步,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华人巨星。
而从越战归来的美籍华人布鲁斯·李,迅速研习融合世界各派武术,一手截拳道让中国功夫名震北美功夫界。

以武术为毕生追求的李小龙踏入好莱坞后,东方神秘力量与西方格斗技巧,并未达成完好的契合。
60年代,美剧《青蜂侠》即便创造不错的收视率,可功夫始终被排斥于北美主流文化外。

加上李小龙不甘心好莱坞的种族歧视和压榨。1971年他决定回归故土,于香港施展自己的功夫梦。
李小龙与邹文怀一拍即合,成为嘉禾公司的头号巨星。

从第一部《唐山大兄》到最后一部《死亡游戏》,李小龙的四部半功夫片,成功塑造了他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
他在片中拳脚棍三绝,而每一部电影仿佛都在演他自己。

这李小龙的功夫影像巨浪由东至西、影响了全世界。影迷为李小龙快如闪电的身手惊叹,为中国功夫所释放的神奇能量所震惊。
功夫浪潮的巨大效应,也改变了全球文化格局。
1973年一代巨星突然离世,他的电影生命如流星一般划过了天际。李小龙之后再无一人,足以让武术绽放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强大魅力。

而他的4部半影片,更被北美影迷奉为至宝。在美国街头巷尾,功夫和李小龙成为了当年最热的词汇。
因文化隔阂,可那股源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始终未能被好莱坞彻底掌控。

战后,牛仔文化成为了美国硬核文化的标志,如何让新鲜血液与传统西部文化融合好莱坞做了充分的尝试,可依然没有一个人可与李小龙匹敌。
毕竟在西方世界,超级英雄是臆想出来的,即便枪法如神的牛仔,依然无法逃脱物理学定律。

功夫赋予了西方人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神秘力量的可能性。
个人英雄主义和东方文化的融合,终于在漫画中得以实现。在李小龙死后的同年12月,漫威公司创造了超级英雄“上气”。

“上气”来自东方的神秘古国,形象完全脱胎于一代巨星李小龙。上气从小便研习各门各派武术,少林拳、截拳道和练气术,成为了他的看家本领。
或许西方人对神秘中国人的所有认知,都融入这个角色中。上气更与之前的大反派满大人联结,构成了漫威宇宙中神秘的东方世界。

而近几年漫威电影的火热,上气也成为迪士尼影视改编的下一个目标。这位东方英雄在46年后焕发新生,更见东方武术文化的持续影响力。
370年代李小龙影响全世界之余,邵氏功夫片也得以在海外持续输出。嘉禾和邵氏皆以功夫片为主,两家功夫且以各自的方式,传播武术文化。
如果说李小龙为西方主流共同认可的文化符号,那么邵氏功夫片,却最被西方资深影迷认可。

《少林三十六房》、《武馆》、《南拳北腿》等电影,更把硬桥硬马的武术魅力传播到全世界。
至今,我们看到北美大大小小的武馆,皆以南拳为主,咏春和洪拳遍地开花。

一代鬼才大导昆汀·塔伦蒂诺从小便为香港功夫片超级粉丝,而刘家良、袁和平、刘家辉、傅声的名字,昆汀少年时早已如数家珍。

而立之年的昆汀当上导演之后,功夫梦已具备了实现的可能。
2003年《杀死比尔》横空出世,这部实现中日美武术技巧的大融合电影,更开启了好莱坞新功夫片奇观。

《杀死比尔》别具一格的打斗,归功于袁和平出色的武术指导。
极具动感的音乐配上强大的视觉效果,番茄酱在连环的招式下,瞬间沸腾。
乌玛·瑟曼身手揣着一团复仇之火,黄色紧身衣配武士刀,彷如李小龙魂魄附体,更让她在大决战中所向披靡、无可阻挡。

东西方文化在这部cult电影中实现了融合,而《杀死比尔》的续作更见昆汀作者化情怀。
白眉道人、粤语对白和鹤形拳,毫无保留塞进了乌玛·瑟曼求武的生活。
《杀死比尔2》的出现,更似圆了那代人对中国功夫的臆想。那个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年代,仿佛让西方人窥探到一个最真实的中国。

或许《杀死比尔》的成功,可归结于香港电影人才的外向型输出,随着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巅峰过后,电影人西行逐渐成为当时的大趋势。
袁和平、徐克和吴宇森等人远赴北美,致好莱坞类型片逐渐演化出新的风格。
加上1999年《黑客帝国》的一炮而红、《卧虎藏龙》所向披靡,功夫在西方电影中大放异彩。

李小龙之后,中国功夫在北美开启了第二次文化浪潮。此时,西方人也逐渐放下了对中国人的偏见,文化的包容也体现在好莱坞电影中。
从2000年前后卖座的动作片中,我们皆能看到中国功夫的影子,东方武术影响好莱坞动作,随处可见。

在《古墓丽影》、《X战警》、《蜘蛛侠》和《刀锋战士》等超级英雄电影中,功夫成为了超能力者的标配,拳脚技艺成为了检验超级英雄的核心标准。
可过于千篇一律的动作程式,也给北美观众输出了大量的视觉疲劳。
2008年前后,香港武指回归本土,中国功夫逐渐淡出北美主流商业片。

4一千个西方人眼中有一千个中国人,而普遍西方民主对待中国的情感是复杂和矛盾的。
好奇心、排斥和畏惧感,让他们对中国人爱恨交织。
或因早年傅满洲在西方家喻户晓。这让美国人认为,傅满洲才是最典型的华人面孔。

功夫的出现,改变了大众对东方人的过往偏见。这股东方秘术,更击碎了西方人眼中的“黄祸”标签。
唐人街与美国本土文化的不断融合,加速了西方人对新文化的包容。

相反,黄祸成为了好莱坞电影中自我调侃的形象,在B级功夫片中,类傅满洲角色多次以大反派登场。
而香港片常见的功夫小子,也顺利嫁接到好莱坞,左右了北美地下电影的走势。

1986年,恐怖片大师约翰·卡朋特的《妖魔大闹唐人街》,便汇聚了妖术、魔法、宫廷、功夫和僵尸等各种神秘东方元素,蔚为大观更满足了地下观众的恶趣味。

1995年,由经典游戏《真人快打》派生出的PG-13功夫片《魔宫帝国》上映。
唐人街小子刘康一路由比武擂台杀进魔宫圣殿,中国功夫拯救了全世界。

这段魔宫探险的经历,被无数影迷津津乐道。游戏中的每一个形象,皆在《魔宫帝国》中出现。
饰演刘康的仇云波,也因《魔宫帝国》成为了北美骨灰级影迷的功夫偶像。

依据仇云波和华人功夫小子的文化派生,《昆宝出拳》于2002年上映。这部奇特的电影,更似调侃了北美影迷的东方情结。
电影在满满怀旧风下,接连恶搞了多部华语老功夫片。
滑稽的人设、无厘头的笑料、被解构的东方武学,是好莱坞向香港老功夫片的致敬,更似影迷对自我功夫情怀的反思。

2012年上映的《铁拳》,让功夫cult电影达到了巅峰,黑人文化和中国武术在19世纪末的晚清,擦出了奇特的火花。
黑人凭一双铁拳纵横于晚清社会,扫荡武术门派,潜入地下黑市,打遍天下无敌手。

蒸汽朋克和功夫的混搭、嘻哈和雕梁画柱的融合,让这部电影蔚为大观。
《铁拳》满足了地下影迷对东方的所有臆想,之后的B级功夫片,却没有一部足以超越此片。

对中国功夫的痴迷,亦体现在道夫·龙格尔、尚格云顿和史蒂芬·席格等演员的身上。
他们身体力行研习中国武学,更以功夫明星的身份,杀入好莱坞电影圈。
在漫威、DC大制作还未席卷好莱坞的90年代,纯正的动作片占据了重要市场份额。尚格云顿则视李小龙和成龙为偶像。

在尚格云顿等主演的动作片中,力量和技巧是高度融合的。武术经铁血硬汉之手变得刚柔并济,力量和美实现了完好结合。
从《魔宫战士》到《街头霸王》,从《终极标靶》到《双重火力》,徐克和吴宇森对好莱坞功夫片的重要参与,却让此类电影流露出浓浓的港式风格。

可在单调的故事下,纯动作打斗并不能换回北美观众的心,也让此类电影无法拥有真正的文化根基。
随着功夫和A级制作的融合,低成本好莱坞功夫片也渐渐消逝于观众的视野。

文化的土壤的匮乏加速了尚格云顿的陨落。直至《敢死队》系列在近几年市场的精疲力竭;单一的好莱坞功夫焰火,才算真正的熄灭。

5从70年代对中国功夫的刻意追求,到中国功夫于特效大片中的无缝衔接,我们既可看到西方主流对东方的警觉和谨慎,又能领略好莱坞对优质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功夫虽然重要,经历了十几年的动作革新后,功夫逐渐成为了好莱坞英雄的辅助技能。唯有过于东方化的人设中,功夫才可全力施为、毫无保留。
比如2017年上映的《星球大战:侠盗一号》中,甄子丹的饰演的盲僧大师,奇鲁·英威便是东方武者典型。

盲僧融合了座头市和少林武僧二者形象。即便双目已盲,但凭高超武艺和敏锐听觉,瞬秒一众暴风兵喽啰。
此次,甄子丹以宗师身份先后加盟《上气》和《花木兰》,也展示了他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自《功夫熊猫》之后,依托于东方文化形成的功夫宇宙,逐渐成为了新东方电影的爆款。而中国功夫的魅力也因《功夫熊猫》焕发了新生。
《花木兰》真人版的出现,印证了迪士尼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探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清一色东方演员的使用,也避免了角色代入造成的尴尬。
或许《花木兰》只是一个起点,中国功夫的海外输出之路,依然空间广阔。
- 英特耐雄纳163339847 2小时前
其实中国功夫并没有改变好莱坞,只是个别人喜欢中国功夫在拍摄时增加了中国功夫风格,好莱坞的中国功夫只有老港片邵氏武侠的感觉,看不出别的,而且刘亦菲根本没有演女武士的气质,刘玉玲和杨紫琼就可以,可惜都老了,如今中国没有可以演花木兰的年轻女演员
回复 ⋅ 5条回复 14
CPA1976 11小时前
花木兰没有请刘玉玲,就已经算输了。
回复 ⋅ 7条回复 30
v16312746712 16分钟前
我只想知道,纯华人演员的花木兰对白是啥,英语?那还是会很尴尬的。
回复 0
0脉0 8小时前
平心而论,杀死比尔是烂片。
回复 ⋅ 6条回复 9
肉坨坨888 9小时前
小编说尚格云顿视成龙为偶像,我想说小编太年轻了吧,尚格云顿在好莱坞动作明星当中比成龙要先火几年,成龙是红番区后才开始……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