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写《乌衣巷》,居然没去过南京,为什么? 小松鼠读书会 2019-07-13 14:37:38
一提起南京,你会想起哪一首诗?
或许有人会说:"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这是千年前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
今天,一提起南京,或许你还会想起一首歌:" 纸上跨山岳,梦里写诗几行。写乌衣巷的夕阳西,唯独不敢写你 ……"
穿越千年,关于南京,让人魂牵梦绕的依然是 " 朱雀桥 "" 乌衣巷 "" 夕阳斜 "……
当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与同学们一起听完《盼兮》时说," 每次我听这首歌真的有一种要流泪的感觉。南京是一座命运非常蹉跎的城市,政治地位非常尴尬。刚才歌词中的乌衣巷、江南路、凤凰台陆陆续续都出现了。在文学上,这是典型的地名意象。"
当我们开始诵读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时起,这幅画面或许就出现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脑海里,老师甚至还会绘声绘色地说,刘禹锡是如何在千年前的金陵城中且走且吟。但胡阿祥却说:" 各位,刘禹锡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从来没来过南京。"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在复旦大学 " 文学地理研究的技术与视野 " 暑假学校讲课。拍摄/贾沈朱
" 大家最开始读到刘禹锡的这首诗可能是在《唐诗三百首》,但你去看看刘禹锡自己的集子,这首诗来自组诗中的一首,即《金陵五题》。在它之前有一篇小序,‘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 …… ’
大意是,我自小在江南长大,从来没去过南京,秣陵是南京的别称,我经常感到很遗憾。后来在安徽和县做官,经常踮起脚朝南望,刚好有朋友写了一组诗《金陵五题》给我看,我读完很有感觉,于是写诗和了他。"
" 那么,他没来过南京,怎么把南京写得这么到位?朱雀桥边野草花,他似乎看见了野草在开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它似乎沐浴在夕阳之下;山围故国周遭在,他似乎看见了群山;潮打空城寂寞回,他似乎听见了潮涌。怎么会?"
" 首先刘禹锡抓到了几个点。朱雀桥是六朝建都史上南京最繁华的一个地方。但朱雀桥并非我们想象中像赵州桥那样的石拱桥,而是一座浮桥。到了唐朝刘禹锡生活的时候,朱雀桥最繁华的渡口已是野草开花;曾经王家谢家他们住的地方,那是一个真正的高干区,这时也夕阳西下声势不在了;曾经穿行在达官显贵高堂敞屋中的燕子,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都写的是什么?是沧桑。他抓了两个最能代表沧桑意境的例子。"
刘禹锡还有一首很有名的诗《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群山所围绕的那个国已成了故国,江潮拍打着石头城又退了回去,那座城曾经多么热闹多么重要,到了刘禹锡的时候已经成了一座空城、故国。这首诗的意境仍然是沧桑。刘禹锡没来过金陵,没来过当时的建康,把诗写成这样,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就叫文学的意象,说明在唐朝的时候,无论去过还是没有去过南京的人,南京留给他们的意象都是沧桑、寂寞、冷清、衰败。就像‘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玉门关、阳关就成了中原和边塞、华夏文化和异文化的一个分界线。"
以上内容来自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的“文学地理研究的技术与视野”暑期学校,此次暑假学校邀请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地理学两方面的一线专家,展现中国古典文学的空间视野,旨在交流心得,培育新锐,切实推动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发展。该文选取其中一个小章节与大家分享,不过是对此次专家分享的“惊鸿一瞥”,却足以领略文学与历史地理碰撞的魅力。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