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是影评,甚至说有点过于严肃。现在各路影评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渲染并催发这你的情绪G点,然而希望让你从道理中变得清醒,且让你希望能够真的拥有“反抗”力量的,却寥寥无几。
人们只在乎一时感受,这才是事实;在乎理性分析希望能够获得真实成长的,都是妖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偏见的大山”,并非是任你怎么努力都无从搬动,而是你从未意识到我们就是以“偏见”而存在。
所以重点是,不是让你找去掉偏见的方法,而是你接受了偏见的存在,却依然选择“我命由我不由人”的行动脚步。
“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不连累别人!”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他们说”,“我是小妖怪”
我们每个心中都一个最重要的基点:“我是”。当我认为的“我”与他们说的不一样时,内心“小小的我”承受不起那种“被评价”的感觉。
大部分的人,一生都在被评价不断重塑着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
“你好帅啊!”,于是每日你最喜欢的就是照照镜子看看自己。
“你好用功啊!”于是,每天你都会更加努力的拼搏奋斗。
“你真的好聪明”,于是,你如果勤奋的去做事,你会感觉自己就会有点点“笨笨的”。
“你穿着打扮好得体啊”,于是,你会更加花心思去注意自己衣着。
评价的是“你本身”还是你表现出的样子?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彼此螺旋式的让两者都变成了“真”。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哪吒从来没有杀过人,也没有吃过人!
至于一个“有超能力”的儿童做过的事情,你我都做过!只是我们的“破坏力”并非如此之强。
不是哪吒想破坏,也不是我们不想破坏,而是我们没有彼此的条件。
正如我们不是富二代,所以只能定实现月入N万元就是人生目标;也恰恰如一个富家子弟,只能定目标为赚它百亿千亿一样。这两者的区别,只是数字的不同,而非能力大小的不同。
我知道这能力大小确实客观的不同。但是,倘若给彼此更换出生条件、教育、背景等,大家都会定出如上一致的生活姿态。换的是你我个人,作为富人和普通人角色的目标却没有变化。
我们并非要去“反抗”,也“无需”非得反抗!——反抗的本身,只是对自己所处情景的不认同。
如果我们选择要去做!那么依然可以去做“反抗”所期望要做的事,只是不需要背负着“反抗”的名义。因为称作“反抗”的理由所在,换句话说,就是“自我不认同”。
申公豹,是对他不公才“心怀不轨”,还是因他“认为对他不公”才心怀不轨
“我是申公,公……公豹“
“申公公”,哪吒说。
这只是成人臆想后的幽默,小孩子简单了点,着急说话快了点,然而我们观影人却会笑声一片。
他们彼此的年龄差异,按中国的地方性习俗,即使称呼为“申公公”——这也是恰如其分。而我们会“无意识的”按照自己知识背景来理解,将公公当成“公公”而已。好笑的,只是我们自己。
倘若你是元始天尊,也能看得出申公豹内心修炼不足。他带着偏见对待自己,也是带着偏见来对待他人。修炼不足是根本原因,也是自身的原因,才有了那个仅剩的位子给了那个太二真人。
世间之事,却总是如此的“巧合”。有些人会看到不公,有些人会看到自己不足;大部分人却都忘记了自己想要追求的初衷是什么。现实却是这样的:更多的人原本是没有初衷的。
申公豹认为的“别人视我为妖”,恰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了世人“我就是妖”。
倘若,我说的是倘若,倘若申公豹完全将元始天尊的安排看作是“一种安排”,倘若他能心平气和的接受这种安排,这种修养的充足,也许安排在开头就发生了变化。
本质的讲,这与他是否是豹子无关,而是能力依然不足。
记住:偏见是客观存在的,不要做你无法改变的事情,试图抹除那根本不能消除的偏见,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做可以改变的事情。
你如果想反抗,你必然能够找到一个“理由”,是理由还是借口,这只是看谁来解说这个事情本身。
A说“靠!老板给我加薪如此至少,我是如此……”,B说“老板待我不错,你看刚给我加薪一次”。这种事情天天在同一个公司内发生着,也许B的能力比A强,而且B的薪水及加薪都还不如A。
也许事实上就是“不公”,也许只是你内心“一念之间”的一种看法。
然而,你可知你不觉知的一种看法,让你感觉世界不同。
心外无物,即使如此。
“我们都还活着”
“他们都已经死了,这只是他们的元神”
我是什么?说是什么都是片面的。我,只是一种观察世界的“中心原点”,没了原点,就没有了看世界一切的角度。没有了“内心的世界”,我又如何立足?
有“我”,所以才有“我是一只小妖怪”,“我是豹子修炼成精”,“我们龙族在地狱守护地狱之门”。
有人说“我要像他一样更好”,有人说“我过的比以前好多了”。
我们的世界,我自己才才是真正的主人,作为主人的“自己”,却也会因为认知的限度做出让主人不断受伤害的事情。
申公豹的自我证明与反抗是源于自我认知的局限,龙族如此,哪吒(与陈塘关村民的争斗)亦是如此。
我们知道,只有孩童!只有孩童没有认知的限制,也才没有偏见。
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偏见的大山随心而成,当长成能够有“我”来看世界评价世界时,无知无觉的人们,就会再也无法回到“没有妖魔鬼怪”的世界,而都成了满眼“声色名利”之徒。
喜哉,悲哉?
非喜非悲,这乃是成人的世界,未有直觉世界如此,才会从中超脱出来重新体量一下自己眼中的世界,才能从“反抗”意识中变成“选择”意识。
你想做的,还是那些事情,但是你内心却从此不同。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它!
“去他的鸟命!”哪吒这样说过。
然而,这句话却也透漏出对现实的不接受。“人心中的偏见”,这就是存在于世间的一种绝大部分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你如果说“人心中的偏见”是错的,那么99.99%的人都错了。甚至乎说,在一定情形下,人都会有自己偏见,这属于客观存在的世界,你搬不动,你本也无需去搬。
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去他的鸟命”,你有天雷劫,我有就是争斗。
放下自己不可以改变的事情,“去他的鸟命”,哪吒没有抱怨上天给他天雷劫,他只是用行动作出了你给我,我就干你。
反抗,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去你个鸟命
反抗什么?如果你做了自己选择要做的事情。顺了你心的,你叫从命;逆了你心的,你就叫反抗。
这是什么“鸟”规则?
无论你做了什么,无论叫了什么名字,我们都还需要了解:自然法则,或者因果定律。在不同情形下有不同的名字,有时候叫规章制度,有时候叫法律,有时候叫道德规范,有时候叫举止得体,有时候叫潮流时尚……
你叫什么都行,只要你周围的人认同了你的称呼,就说明了你们在用同样的规则来定义一个存在的事物。
不是因为你对了,你错了,是因为你信了。
当你将“对错”、“好坏”的标准拿出来,让后将这个标准改为可以容纳“对错”、“好坏”的标准之下时,你就提升了自己看世界的视角,你就能做到更能容乃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
当你能够容纳时间一切是非时,你就“觉悟”了。
如此,没了元始天尊的选人,没了申公豹的不甘心,没了魔童哪吒,没了龙族的不满,没了陈塘关百姓的对妖魔的歧视与仇恨,没了妖魔鬼怪。
也许,一切都仍然存在,正如当下如此,亦是一种完美。
也是不完美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