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富不过三代”,许多人一生拼搏下来的家业,最后都败在了自己的儿孙手上,所以“富二代”这个词,是带有一丝贬义的。但也并非所有的富二代都败家,他们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比其他人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素质,所以有许多也能够将家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总有一些富二代或者富三代会将家产败光,盛恩颐便是这样一位。在民国时期的败家子当中,如果他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盛恩颐的父亲盛宣怀是清末著名的买办商人,因为是李鸿章的幕僚,所以他在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之中,因为坐在了风口之上,成为了清末的首富。连人尽皆知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是在盛宣怀的商业手段下家财散尽,在告诫子孙“勿近白虎”之后含恨而终。盛宣怀虽是买办商人,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业家,他创办了中国近代的11个“第一”。比如中国第一家电报局、第一条铁路干线、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等等,还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但这样一位成功的实业家,在家庭方面却只能用“不幸”来形容。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盛宣怀的子嗣大多夭折。原配妻子董氏为他生下三儿三女,却只有三个女儿活了下来。青楼出身的继室刁氏,在上吊前也只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只有第三位夫人庄氏生下的两儿一女中,活下来了一个儿子。这来之不易的儿子,得到了盛宣怀全部的父爱。他已经顾不得什么嫡出还是庶出了,亲自去向慈禧老佛爷求名字,最后得到了“恩颐”二字。
在对盛恩颐的教育和栽培上,盛宣怀也丝毫不敢怠慢,这唯一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小祖宗。为了让盛恩颐可堪大用,盛宣怀将他送到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去读书,而后又送去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之后立刻让他当津浦铁路局局长、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等高级管理职务。但盛恩颐却辜负了父亲对他的栽培和期望,据盛恩颐的儿子后来回忆说:“爹爹是躲在烟塌上,一边抽大烟一边批文件的。”当然,仅仅是一边抽大烟一边批阅文件还算不得第一败家子。
盛恩颐在赌桌上有许多的“朋友”,他们都知道盛恩颐的笑话:
盛老四白天睡大觉,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起床。起床后一看有事要用钱,而家里的现钱又不够,怎么办呢?去银行吧,街上的银行已打烊了,那么就只好拿出盛家的老办法,反正家里有的是古董玩意儿,随便拿一件到当铺里去当掉,换出钱来,到第二天天亮银行开门,再派人去取钱,到当铺把古董赎出来。当铺几乎成了他的第二银行了,这是盛老四家的一大笑话。
当然,这种把当铺当私人银行的方式,还败不光盛家偌大的家业。比起他的出身,盛恩颐的成名与他的大举砸钱是分不开的。因为盛恩颐在家排行老四,所以他特地将自己的“4444”车牌换成了银的。好车牌当然要用好车来配,于是上海便有了第一辆进口奔驰车。当时的上海人只要看到奔驰的车标,和银制的车牌就知道:财神爷来了。喜好赌博的盛恩颐也没少在赌桌上败家,他曾一夜之间将豪华地段的100多栋楼全部输了出去,创造了上海赌场的记录!
在盛恩颐这样近乎疯狂的败家行动之下,盛宣怀这位曾经清末首富所攒下的偌大家业,在抗战胜利前终于被彻底掏空了。抗战胜利后,盛恩颐曾偶遇李鸿章的孙子李厚甫,二人在公园门口想进去坐坐,但谁都买不起门票,只能面面相觑。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后,盛恩颐也依旧穷困潦倒。直到1958年,已经穷成乞丐的盛恩颐在门房里孤独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6岁。这样一个败家子,试问民国还有比他更能败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