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Shing-Tung Yau),祖籍梅州市蕉岭县,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丘成桐是香港土生土长的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整个成长阶段都在香港度过,接受的是港英殖民地教育。17岁培正中学毕业后,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3年间便完成4年制的大学课程,随即赴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深造,在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指导下,仅用两年就取得博士学位。
多年来,只要香港有大学出现校长空缺,都不期然会想起他。可惜他始终兴趣缺缺,“不能够发挥我所长,回来有何用?”他道出做校长的目标是:要能够在学术上做出成绩!“现时大学校长的困境是既怕学生,又怕政府,结果什么也做不来。”
造成今天的局面,丘教授直指,回归后教育政策制订者难辞其咎,在中学取消中国历史作为必修科,以及加入通识教育都是一个灾难,令学生变得“通通唔识”,结果孕育出一代缺乏历史感、文化观,没有理想、楷模的年轻人。
对于部分年轻人怨声载道,丘成桐认为政治问题、缺乏上流空间、以至买不到楼都只是借口,主因是缺乏理想。他认为,香港年轻人缺乏理想亦与缺乏文化修养有关,祸源都是教改,因为年轻人要对历史文化有感情寄託,才能建立个人理想,才能从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伟人。“年轻人需要楷模,缺乏文化基础,犹如原始人,何来楷模?”如果脑海一片空白,对历史伟人毫无认知,如何能认定楷模,跟随其足迹走下去。
丘成桐经历香港火红年代,读书时亦有参与社会抗争、保钓运动,那时社会对立不比现时少,但师生间仍然互相尊重。他认为抗争要在法律下进行。“没有法律基础,民主便不存在!会变成我丘成桐口中说的就是民主,你说的便不是,我比你更民主,但这怎算民主!”
对于有年轻人宣称香港是一个民族,应该独立,丘教授以“可悲”、 “不幸”来形容,认为这是因为香港过去十多年取消中国历史作为必修科,导致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缺乏认识,未能建立与中国的感情所致。
(来源:文汇报、信报财经月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