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伟(德生老总) 转自:北纬21度的收音机

作者与冯老合影
上世纪50-60年代动手玩业余无线电、装矿石收音机的青少年,无人不晓大名鼎鼎的业余无线电科普作家冯报本老前辈,他在1950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矿石收音机科普文章,直到1982年封笔,前后发表过几十篇杂志文章,十多本书。(编者注:冯老的著作清单见本期同时推送的另一篇文章《人物|无线电宗师冯报本先生》)
冯老前辈的文章,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启蒙了一代又一代的无线电爱好者,其中一部分爱好者成年后,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1958年冯报本先生绘制的矿石收音机挂图
我70年才开始折腾无线电的,起步于晶体管时代,翻文革前的旧杂志,旧书,也读过了冯老的文章,也算是受过冯老启蒙的第三代吧。
当德生收音机事业走上正轨后,我就萌发寻找到对我们千百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人生长路上影响极大的启蒙老师的梦想。
幸运的是,借助有现代网络信息的便利,很快找到了曹锦馨,李传钟,王新成老师(见公众号“电波之旅”的《拜师记——德生梁伟回忆拜见三位收音机届大师傅的过程》),而第一位要寻找的几代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恩师冯报本先生,却渺无音信。

三代电子科普读物作者,右一为冯报本先生

1982年,电子学会在黄山召开科普会议。第三排右一为冯报本先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托人打听了十年后,终于在某天晚上12点,接到北京《电子世界》杂志社张景燕社长的电话,打听到冯报本先生的下落了,他老人家隐居在顺德老家。
张景燕曾经是中国电子学会的摄影记者,早年与冯老有交往。张景燕告诉我,冯老是迪士普公司董事长王恒的姨丈,我赶紧联系老朋友王恒,要了冯老家里电话,决定第二天就去拜访冯老。
上午,我拨通了冯老电话,记下住址,告诉他有一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他的粉丝要登门拜访的消息。然后,赶紧联系和我一样关心冯老下落的各位朋友,中山收音机博物馆、斯巴克音响、何氏音响、大极典音响………告诉他们,我找到“大熊猫”了,如果想见国宝的,下午几点几分,在顺德某个街口聚合。
下午3:00,在顺德大良路口,几路人马集合后,在去冯老家里的路上,我才告诉他们,我说的大熊猫,就是大家仰慕已久,如雷贯耳的冯老先生。
临到冯老家,远远就看到的是一位无比慈祥的老人家在等候着我们,广播论坛的“到处一游”网友,第一位走上去与冯老握手,我赶紧按下见到冯老的第一个镜头………

冯报本老前辈

广坛”到处一游“坛友与冯报本老前辈

《电子世界》杂志的张景燕与冯报本老前辈

冯老在黄山

“到处一游”网友(微信名为“蠹书的猫”)回忆道:
翻查了一下我在广播论坛的老贴子,你(指梁伟)是在2007年11月20日晚上12点打电话给我,说:“一游吗?是我,我终于找到大熊猫了!……你立刻准备好有关材料,明天我们一起去拜访他!”然后我们在21日下午四点多到了冯老家。

左三为梁伟先生

冯老在著作上签名收藏纪念

何氏音响的何玉庭先生与冯老

梁伟与冯老

冯老到德生公司参观指导
找到冯老的消息,首先发布在“广播论坛”,继而在全国传开了,引起了轰动,各地爱好者朝圣般登门拜访,冯老90大寿那天,我们还给冯老送上一幅“四代恩师”的匾牌。
王新成老师来广州,指定要到冯老家“认师”,最后拍合影留念照时,王老师执意要站在冯老身边,指着“四代恩师”的大字说:“去去去,我才是第一代徒弟”。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馆长王恒:我是见证人,冯老最后几年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几年!自从回到顺徳后已经没有几个知己好友!过着平淡生活,梁总你们找到他后,冯老好似重回人间,只要见到你们他就会好开心!我们亲戚聚会也跑去见你们为主,可以想像他对你们的感情!
梁伟:你们家亲戚为冯老举行90大寿晚宴那次。冯治平让我安排一席粉丝,结果那天晚上,冯老就坐在我们这席不走了,一晚上聊矿石收音机…………说白了,这就是不忘初心,呵呵。

冯老的工作台
哈哈哈,参加过那么多次无线电爱好者的聚会,每逢拍集体照时,历来低调的王老师,总是站在非常不起眼的旁边,这可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不谦虚”的王老师,我大笑了!
“他不是院士,不是科学家,是千百万人的启蒙老师”,我觉得,这可能就冯老一生最准确的写照了。

梁伟近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