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查看: 902|回复: 2
收起左侧

潼关是函谷关吗?捋一捋潼关和函谷关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2 名

发帖:NO. 12 名

在线:NO. 5 名

叶倾城 发表于 2018-10-15 12: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读史老僧 2018-10-15 02:24:44 大家在读历史文献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秦汉时期经常提起函谷关,如成语“鸡鸣狗盗”的故事就发生在函谷关;秦汉之后就很少提起函谷关了,这时候经常提起的是潼关,比如,唐朝哥舒翰潼关失守,唐玄宗西遁巴蜀,导致杨贵妃在马嵬坡香消玉殒的历史事件。很多人就纳闷了,函谷关是不是就是后来的潼关呢?其实潼关不是函谷关,虽然潼关不是函谷关,但是他们之间又有某种联系。
潼关、函谷关位置关系图

说起函谷关,就要说起函谷道,函谷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的函谷道,指的是从函谷关到潼关之间长达140里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直狭小,事实上,它虽然非常险峻,倒也没有到“深险如函”的地步,中间也有好几个地方,可以离开这条函谷道而转入他途。真正的“函谷”,是指的狭义上的函谷道,这条道路长度仅仅15里,它其实是稠桑塬上的一条裂缝。稠桑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顶部平坦如原,但高度非常高,四周峭壁陡立,如同斧劈一般,黄河从稠桑塬北面流过,紧贴着塬壁,所以东来的行人要进入关中,没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从这条裂缝通过。这条裂缝中,绝岸壁立,宽不过数米,真正的是“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古代形如函谷关之险要,往往用一个词来形如,叫“丸泥可塞”,这四个字一点都不夸张,函谷关就位于这条裂缝的开口处,也就是今天河南灵宝县的王垛村。

在稠桑塬的东面,也就是函谷关的关前,就是弘农河,提起这条河,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但它有条支流却是大大有名,叫做断密涧,即李密被唐军射杀之处,今天看来弘农河水量很小,但在古代水量却很大,因此弘农河就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渡过河之后,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塬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无论敌人有多少兵马也无法摆开,这是函谷关又一险要之处。
函谷关模型图

今天,由于水土流失函谷已经基本湮没,但还有遗迹可寻。在河南灵宝县的王垛村,有一条沟壑,长7里,深有17米,那条纵贯东西的大沟就是当年的函谷,王垛村所在就是当年的函谷关。就是当年函谷的遗迹。
谷歌地图上的函谷遗迹

从地图上来看,稠桑原上道路纵横,毫无天险可言,那为什么古代非要钻那条函谷呢?那是因为古代的稠桑原上都是森林。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了,“稠桑塬”,可知其上桑树是何等稠密。其实不单单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从崤山到潼津,古代称作“桃林之塞”,又叫“松柏之塞”这一百多里路,到处都是密集的森林。春秋时晋国曾派人驻守桃林之塞,以遏制秦国东进。其实驻守的地方就是后来的函谷关。
正是由于塬上森林密布,人不得通行,只能在塬体中的一条裂缝中行走。所以只要扼守住这条裂缝,就能断绝东西交通。这么窄小的一条沟壑,自然是千百年来缺少维护塌方淤积的结果,但从这里却可以明显的知道:什么叫做“丸泥可塞”。
函谷道

函谷关为什么后来荒废了?那是因为在汉武帝年间,为了扩大关中领地,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挪动了300多里,挪到了新安。汉武帝下令在新安重建了一座关城,并命名为函谷关,把原有的老关城毁弃,在其上建立了弘农县。这样,从汉武帝开始,所说的函谷关就不再是战国、秦朝时说的函谷关了,而是新安县的那个。但是新安的函谷新关形胜远不如故关,在战略上的意义大大降低,而且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因为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了,比如赤眉入关中,就是兵分两路,绕过函谷新关,会师于弘农县(也就是函谷故关,即秦函谷关)。由于弘农没有防御,因此得以轻松进入关中,所以新关的知名度远远小于故关。正因为新关在军事战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关,所以新关虽设,但故关的战略任务仍然存在,只不过是由弘农县来承担罢了。

为什么秦函谷关的战略位置逐渐降低最终被潼关取代呢?函谷故关的天险实际上依赖于两点,一是黄河紧贴着稠桑原北壁而走,不留一点空隙。二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人不得通行。但这两点都是非常容易发生变化的。
稠桑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黄土高原的重要特性就是土质疏松,非常容易流失,特别是在流水作用下,河流的下切现象非常明显。一开始时,黄河紧贴着稠桑原,但随着河流不断冲刷,河道不断下切,黄河水位也随之不断降低,原来紧贴着原体的河道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而这河滩一旦形成,函谷关的天险就将不复存在,因为人们都从河滩走了。河滩的这条新路,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形成了,曹操征伐关中,因嫌函谷险恶,于是命令许褚于故关以北十里处凿建新路,并在那里建立了关城,史称魏函谷关。魏函谷关这条道,其实就是在黄河裸露出的河滩上形成的。随着新路的开辟,函谷故关的战略重要性极大的降低了。汉代弘农县城在函谷故关的关址之上(即今王垛村),但隋朝时将县城移往黄河边,其实就是为了封锁河滩上的那条新大路。从此之后,县城就一直在黄河边上,直到解放后,因为要修建三门峡水库,才将灵宝县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地方。
随着稠桑塬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函谷关的天险不再。那些森林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后来弘农河水也日渐稀少。由于稠桑塬塬体并不陡峭,行人们可以轻松的选取是走河道的魏函谷关,还是爬上塬体通过这座高台,秦函谷关的所依靠双重天险优势荡然无存!魏函谷关再也不能和秦函谷关互相搭配地构成完整的防线了。于是曹操在西边的黄河拐弯处的南岸险要之地修建了潼关。潼关从此代替了函谷关,函谷关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退出了金戈铁马的历史舞台!
潼关位于名为麟趾塬的黄土塬体上,塬体长有七公里,宽有两公里,高六、七百米,由于两侧常年被水流冲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险峻。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塬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塬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


潼关位于渭河与黄河的交汇点,春秋时称渭汭,对面就是黄河的重要渡口风陵渡。在黄河的南面,有两条河流,西面的一条叫潼水(这也是潼关得名的原因),东面一条叫远望沟,潼关在潼水(及其支流禁沟)与远望沟之间,在塬的北面就是黄河,和函谷关一样,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没有任何空隙,使得每个向西行进的人,都必须通过塬上,而再无其他路可走。
一般而言,但凡守卫重要城市首先靠的就是外围的关隘,仅仅凭城拒守总是不明智的。所以想要登上潼关拒守的塬体必须要经过潼关第一道门户——金陡关。即使打破金陡关,前面还有一条名为黄巷坂的窄路。想登麟趾塬,只能通过黄巷坂。这条路和函谷道一样,南面紧靠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单车,也是丸泥可塞。当地人亦称之为“五里暗门”,“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
黄巷坂孔道


沿着黄巷坂上了塬,就到了潼关。和函谷关不同,潼关并不是建在孔道的起点,而是建在了孔道终点的高原之上。在潼关之西,就是潼水及其支流禁沟。其中禁沟深数十米,其险峻超过了潼水,是潼关西面的屏障。然而,禁沟虽然阻断了东西,但禁沟之内仍可南北通行,当人们从黄巷坂登上塬头,经过潼关后,就由潼关南行,抵达禁沟,然后再从禁沟北上,到达禁沟与潼水的交汇点潼河沟口,出潼河沟口后,就可以沿渭水直奔长安了。
这是汉朝建立潼关时的情况,事实上潼关和函谷关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黄河的下切。汉朝初建潼关时,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要想通过只能登上高塬,但随着黄河不断冲刷,河道不断加深,河床不断下降,原来的河床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从而导致天险不再,行人从黄巷坂出来,不必再登塬,从河滩上过去就行了。如此一来,塬上的汉潼关就成了聋子的耳朵。因此从唐朝开始,就给潼关挪了地方,从塬上移到了河滩,而把原来塬上经汉潼关走禁沟的旧路废止了。由于禁沟向南可以直抵秦岭,并通向武关,倘若敌人自禁沟北上,就可以到达潼关背后,因此禁谷的防御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作为潼关防守的配套,在禁谷之中建立有十二个关隘,称作十二连城,在唐朝时是禁止人通行的。
潼关禁沟

十二连城位置图

到了隋朝,在汉潼关以南大约4里处,位置大约在城北村与杨家村之间,因为雨水与沟中水流的长期冲刷,麟趾塬出现了一条沟道,上达禁沟,下抵塬体,当地人称此沟为“坑兽槛谷”。为了控制这条新的通道,隋朝在该沟道上口北侧修建了新潼关。于是,汉潼关被称为潼关北城,隋潼关被称为潼关南城。
潼关位置图

禁谷的所以名为“禁”,就是这个原因。黄巢攻潼关,就是派偏师绕过唐潼关自禁沟北上,绕到唐潼关背面,两面夹击,从而攻破的。唐军之所以疏忽了对禁沟的防守,就是因为这条沟平时禁止通行,从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忘记了这里可以通行。明朝李自成攻潼关,也是自潼关南面绕道至关后,两面夹击从而破关,但却不是走禁沟,而是走是南山的山麓。因为明朝时禁沟是一条重要道路,儒将孙传庭不可能不防守。因此,潼关北依黄河,南靠秦岭,东有黄巷坂之险阻,西有禁沟之天堑,自然是天下雄关,关中门户。

在战国时代,潼关所在位置已经是秦国领土,那为什么秦人要设立函谷关,而不设潼关呢?一是秦人设函谷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既然在函谷关有非常险要的地形,那就没有必要退缩一百余里了。二是从地形上讲,函谷关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地方,就是它永远只面向一个方向的敌人,敌人永远只能从东面来,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三是如果函谷关被敌人占领,就会堵住秦国东出的道路,事实上函谷关以前也是长期被晋国(后来是魏国)占领,秦人长期只能龟缩在关中平原。
潼关在地形险要方面不如函谷关(秦汉时期),敌人可以从禁沟来(如黄巢),可以从秦岭南麓而来(如李自成),也可以从北面蒲津渡来(曹操打马超)。从这个意义上讲,函谷关(秦汉时期)的地形是要优于潼关的的,但它的优点是不必依赖于森林作为自己的防护;而且离关中平原距离很近,后勤补给特别方便。如果黄河下切产生了新的道路,对于潼关来说只需要移动关城就可以继续镇守要津,作关中门户。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美国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50 名

发帖:NO. 42 名

在线:NO. 225 名

九2吕云伟 发表于 2020-9-15 05: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来自- 美国
午后小阳光,天空读好帖
来自- 美国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美国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美国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美国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0:44 , Processed in 0.296434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