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作为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素有“诗鬼”之称。他自幼博学多才,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可惜生不逢时,虽贵为宗室王孙,但世远名微,又家道中落。
诗人一生仕途失意,因为年少多才,被人妒忌说他父名“晋肃”犯“嫌名”,不得参加进士举。尽管当时的韩愈为其辩解,但人言可畏,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后来经宗人推荐考核,李贺入长安谋得一个九品芝麻官,一做就是三年,眼看迁调无望,加上妻子病卒,他告病回到昌谷南园休养。
闲居期间,李贺孤愤难抒,忧郁病笃,时常感伤身世,写下《南园十三首》一组杂诗,或叹韶华易逝,也抒壮志难酬的怅惘,诗情隽永,耐人寻味。
其中有一首诗《南园十三首·其五》,用词顿挫激昂,有直抒胸臆,把身世之哀和家国之痛表达得酣畅淋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开篇设问男儿为何不从军,身佩锋利的吴钩,奔赴沙场,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为国效力呢?
中唐时期,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李贺此时蛰居南园故乡,处江湖之远,面对烽火连天,战乱纷争的局面也是焦虑万分,恨不得自己身佩军刀,保卫家国。
第一个设问与其说是泛问,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问自答。“何不”一词有势在必行之意,同时暗示了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
众所周知,李贺本是一介书生,自幼诗名远扬,才思敏捷,本可以一举进士,布衣卿相,通过“致君尧舜上”,来指点江山。没想到却因为“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给无情地堵死了。
“何不”表示实在出于无奈,又有传情达意之效。随之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文人报国的急切的心愿。然而若想“收取关山五十州”又谈何容易?
自古,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书生意气怎能轻易成就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摆脱眼前山河破碎之景,又非戎马生涯,杀敌立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淳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诗人作为一个文人,如今闲居故乡,悲愤难抒,想要建功立业,又没有门路,空有一腔热血抱负,终究郁郁不得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仅仅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百无一用是书生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人又设问:封侯拜相,能进凌烟阁的画像上的,哪一个是书生出身?
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时与他一同打天下的众功臣所建立的一个高阁,这里面有阎立本描绘的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有赵公长孙无忌,郑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等,都跟真人一般大小,由当时的名臣褚遂良题字。后来,由于李世民时常登临此楼,怀念这些功成名就的忠臣们而闻名于世。
最后两句,诗人提出疑问,哪有书生封候的例子?由此可见,发牢骚的意味,十分浓郁。表面看上去,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全诗由激越顿挫而转入沉郁哀怨,既用设问的语句,又见反衬的笔法,跌宕起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如此一来,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情感融合在诗歌的节奏里,使我们更能在他创造的氛围中找寻诗人的主题所在。
对于投笔从戎,建功立业,诗人不仅发出一次感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跟上首诗有着同一个深切的报国之愿,可惜不逢时遇。
诗人正值青年,仅仅二十四岁就经历丧妻之痛又壮志难酬,蛰居南园,并非告老还乡,属于功不成名不就。诗人空有一腔抱负,却不得施展,南园一草一木都可以让他触景生情,但他却凭空寄慨,在豪情中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愤然之意。
只可惜,天妒英才,诗人至死都没有成就一番报国伟业,仅仅27岁就与世长辞。多么可悲,可恨,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