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
“叠罗汉”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国家的节日都会有叠罗汉的传统,
比如每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民众庆祝圣梅尔赛节(La Mercè)时,其中一个节目就有“叠人塔”,

为了保证人塔最后能成功,通常人们的策略是把“重量级”人物放在最底层,越是靠近中心的选手越要力气大,重心稳,以此形成一个稳固的“基座”。
而在“金字塔”的顶端,通常则是由一个几岁的小孩“登顶”,代表所有人完成这项壮举,
这不仅是为了达到全民参与的目的,更多是出于安全和成功考虑,在上面的人越轻,越容易成功。

观众们通常会被叠罗汉成功后的壮观效果所震撼,
但是实际上,叠罗汉也不是只要你能趴下不动就能成功的,
很多“叠罗汉”现场最终是以这样的结局谢幕——


说到叠罗汉,不得不说的一个国家是日本,
经常日本的校园内,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学生们各种叠罗汉,

叠罗汉常年都是日本小学体育常规项目,还有专门的名称"kumitaiso"。
每到学校运动会和举行重大活动的日子,这些“小选手”们就会为观众带来这一个效果震撼的节目。
为了增加叠罗汉的观赏性,也为了刺激学生们更努力练习,日本学校内部甚至和与其它学校间设置了“叠罗汉比赛”,看哪个代表队的学生能够把“罗汉”叠得更高,更快。


所有人都是趴姿,上一层的人撑着下一层人的腰部,最底层的人就用力撑住地面,
所有人都要尽力让腰部保持稳定,最后,一名身手矫健、体重轻巧的孩子就会爬上罗汉顶部,找到平衡站起来,赢得全场喝彩...

和其它叠罗汉原理一样,越到下层的孩子也是越有力气,身材矮小一点更佳,对稳定重心有利。
就连刚即位的日本德仁天皇唯一的女儿爱子公主,2013年都曾经在东京学习院附属小学参加这个项目,可见这个项目的受欢迎程度。

(上图正中是爱子)
而在平常的训练中,老师会让小学生自己找一个队友,进行双人叠罗汉练习,
看得出来这些练习在小学生中是家常便饭——

很多身材小小的孩子都能“承受”得住队友的体重,两人的配合看起来十分流畅。
家长甚至也会被发放训练手册。

然而,伴随着叠罗汉多年在日本的受欢迎,是学生们受伤的消息;
在看似壮观的倒塌画面背后,很多学生都受伤了——骨折,韧带拉伤,脊柱扭到,甚至,死亡...
根据日本官方数据,自1969以来,共有9起和叠罗汉相关的意外事件,96起严重受伤(比如瘫痪、截肢等)事件,而一般受伤事件达到了8071起……

这个活动,实在是非常危险,
在这个叠罗汉阵型的受力分析图里,可以看出这个挑战的难度有多大——

如果假设“罗汉阵”里上层同学平均体重40公斤,最下层的孩子,越靠近中心承受力量越大,有的甚至接近300公斤!
考虑到这些小学生不足100斤的自重,这个重量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了。
最上层的同学面对的最大安全威胁是从高处掉落,要知道,一个10层高的“罗汉塔”可以轻易超过7米!

下层的同学是被砸,扭伤等等伤害,手肘、膝盖破了是常事。
更危险的是,当一不小心有人没稳住导致队形塌了,上面的人就像块石头一样砸下来,
2015年,一个中学的150名学生在进行叠罗汉表演时,本来大家已经克服重重阻碍进行到顶层——第10层了,

最顶层的学生在担心和忐忑中试图多次站起来举起国旗,最后还是猝不及防队形垮掉,他从最上面直直掉到地上,左臂韧带损伤并骨折,右臂脱臼。

2016年,日本一所中学三年级的男生也被疑因为练习叠罗汉而死亡。在三层罗汉表演结束时,位于中层的他被顶层同学用膝盖撞到头部,当天回家后向家人反映头痛,
但家人没有引起重视,两天后因严重头痛被紧急送往医院,不治而亡,死因是小脑出血和急性肺水肿。

然而,即便越来越多人呼吁取消叠罗汉这个项目,
日本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并没有要废除叠罗汉项目的意思,在几年前反对声首次出现时,日本政府将叠罗汉的名字改成了“组合体操”,表示将会形成进一步的行为操作规范,以此保证学生的安全。


即便这样,学生在叠罗汉中受伤事件的数量仍高居不下。单单2017年,叠罗汉受伤事件数量就达到了4418起,
然而学校方面表示,这些年学生们的体质比起几十年前差远了,主要原因还是大家越来越喜欢玩手机,对户外锻炼越来越没有兴趣了。
而反对废除叠罗汉项目的一方也补充道,如果为了防止事故就废除“组合体操”,实际上是一种矫枉过正、因噎废食的举动。发生事故的本事不在于项目本身有问题,而是现场指导的老师缺乏一些安全常识。

但是这些借口并没有被大众接受,大家也开始质疑这个“远古”项目到底有没有必要还在今日“大行其道”。
已经有市长公开呼吁教育部门和政府停止这个项目,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使得家长和一些社会人士越来越担心——

为什么日本的学校这么热衷这个项目,甘愿冒着让学生受伤的风险,也要将这个项目贯彻到国民教育中呢?
观众对于叠罗汉的第一印象是“团结”,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参与其中的人和观众都难免心有所感触。
所以,日本人认为这个项目最能够激起大家的凝聚力,激起所有人心中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日本军队也早有“人梯”训练存在。

后来在战争年代,这些练习普及到学校教育里,
和当时美化日军二战的宣传基调相互配合,唤起了全社会的高昂斗志。
很多留守国内的妇女为前方冲锋陷阵的战士捐款、写信,毛头小伙向往前线……
而在日常叠罗汉的训练中,学生们则必须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老师们得到学生的拥护,听从指挥,班级更加团结,老师的权威性更强,这无疑是利于学校管理的。

然而时代已经变迁了,
即便要保持传统,也要注重学生们的安全呢...
ref:
https://www.odditycentral.com/news/kumitaiso-japans-controversial-human-pyramids.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40219
https://soranews24.com/2019/10/11/human-pyramids-continue-in-kobe-schools-as-injuries-mount-to-51-mayors-pleas-to-stop-unans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