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发展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各朝代不断更迭中,一个个文字被创造出来。这些文字传递着中国的文化和先人的智慧,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然而,有一些文字刚创造出来的时候,并不被人们所接受,甚至会遭到抵制。比如,在民国时期,有一位文学家叫刘半农,他创造了一个文字,就遭到绝大数人的抵制,被骂得狗血淋头。
说起刘半农,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和鲁迅一样,都是属于文学家一类,对文学方面有着很大贡献,在中国和世界都享誉盛名。可是,这样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因为发明了女性的“她”字,就被一群女权主义者骂了很多年,给他的生活和名声造成了很大困扰。
刘半农在提出“她”之前,是一个大文学家,在文学方面有很多成就。在当时,一般人看不懂外国散文诗,他就做起了首批翻译作家,高尔基的作品是他第一个介绍到中国,托尔斯泰、安徒生的作品也被他最早翻译成中文。他的翻译有着自己的特色,通常都是以直译为主,又保留了原著的真实情感,因此,他的翻译作品质量都很高。比较有名的有《茶花女》、《法国著名短篇小说》,深受知识分子的喜爱。
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她”和“它”这两个字的,不管是男女或者其他事物,统一用“他”来代替。几千年来,没人觉得有区分的必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个矛盾就逐渐显现出来,因为此时的“他”,不太确定是男是女。后来鲁迅先生在写文章时,用“伊”来代表女性,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依然不够好,听起来怪怪的。
直到刘半农提出,用“她”作为第三人称女性。这是他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发现“she”没有汉字相对应,只能在文中用“那女的”来代替,读多了之后,让人感觉拗口和别扭。刘半农这个意见一提出,立马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遭到了许多保守派的反对,不少人骂他不尊重女性。
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提倡男女平等,不得歧视和区别对待女性,刘半农这个建议,就是分别用“他”和“她”把男女区分。在别人看来,这是很过分的行为,一时间,大半个文学圈对他的行为进行谴责。一个笔名为寒冰的人,发表了文章《这是刘半农的错》,在文中指出刘半农多此一举,还列举了很多难以反驳的例子。
刘半农知识渊博,却不是迂腐的读书人,对于这种铺天盖地的谩骂声,他本人完全不在乎,他深知改革必然会有阻力,必须改变大家的观念,此时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女的“她”已经提出,干脆再提出一个代表物的“它”,这样就刚好齐全了,简直完美。
既然是自己创造的字,刘半农决定先带头使用,这样才有利于推广和大众接受。所以,他作出了一首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加上赵元任先生的谱曲,歌词唯美浪漫,曲子优美动人,传唱度极高极快,成为了当年的霸屏歌曲。
此后,“她”字的运用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势不可挡。虽然还有一些“顽固派”坚持不用这个字,但就像是以卵击石,无法阻挡“她”的脚步,只能顺应时代发展。
“她”字的使用,简化了文字的表达,解决了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他的创造者却被骂了好几年,想想也是挺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