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词汇又是社会现实最直接的反映。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它的意义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如“履”这个词,在战国以前是践踩的意思,不指鞋子。鞋子在当时称“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履”和“屦”分得很清楚。在《易经》、《诗经》、“三礼”(《礼记》、《仪礼》、《周礼》)、《左传》、《孟子》等书中,都没有例外。从战国时代开始,“履”才逐渐由动词转为名词,取代“屦”的地位。
“字”这个词,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文字”的意义。而是指生育、抚养孩子。如: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易·屯》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
——《左传·昭公十一年》
上例中“女子贞不字”是说“女子久不生育”;“使字敬叔”是说“让她抚养敬叔”。都不作“文字”解。大约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字”才用来指文字,到了汉代“文字”就成了“字”的常用义,如“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还举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指出“寺”这个词的意义,曾随时代不同,变化三次:秦代以前,“寺”是“侍”的意思。《诗经》、《左传》都有“寺人”之称,指的就是侍候的奴仆、宦官;秦以后,用来指官府。先是指中央机构,如太常寺、大理寺等。后来县以上的政府机构所在的房舍都可称“寺”,如“父为县吏,得罪于令,将收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后汉书·乐恢传》)这里的“寺门”即县衙门。自魏晋开始,“寺”才变为寺庙的专称。如:“至晋永嘉,惟有寺四十二所。”(《洛阳伽蓝记·序例》)这里的“寺”,就是指僧尼住的寺庙。据顾炎武考证,“寺”的词义由“侍”变为“官舍”之称,是由于“秦以宦者任外廷之职”故“官舍通谓之寺”[26]。而由“官舍”变为寺庙之称,南宋叶梦得认为“汉以来九卿官府皆名曰寺,鸿胪其一也。本以待四裔宾客。明帝时摩腾竺法兰,自西域以白马负经至,舍于鸿胪寺。既死,尸不坏,因留寺中。后遂以为浮屠之居。即洛中白马寺也。僧居称寺本此”[27]。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词义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现实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再如“仅”这个词,词义的发展变化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在先秦两汉时期,是极言数量之少,或指情况限于某个较低的限度,如: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
但在自六朝至唐宋这一时期内,“仅”却是极言数量之多,或指情况达到某种较高的程度。有“将近”、“几乎”等意思。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这里的“仅万人”,不是说只有一万人,而是说将近万人,表数量之多,以说明张巡超人的记忆力。
因作力推去其碑,仅倾陊者再三。
——罗隐《说石烈士》
“仅倾陊(堕)”就是“几乎倾倒”的意思。
到了唐宋以后,“仅”又仍然用来极言数量之少。如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E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