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新”禁令,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成绩和排名,禁止分班考,禁止下达升学指标!
应试教育背景下考试是少不了的
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只要中考高考仍然存在,中小学的考试就少不了.人为减少考试的次数,治标不治本.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为老师下一步的教学作参考,也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数据支持.如果考试减少,老师就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教学也相当于"盲人摸象"一样.而家长则更加焦虑,孩子学了这么久还没有一次考试,真不知道学得怎么样,能不能考上好的初中,能不能考上高中都是问题.减少考试,家长们可能要额外去找试卷给孩子进行测试了.
不分班才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公平当所有水平的学生放在一个班会产生什么情况?优秀的学生会感觉老师讲得不够深,后进生则会感觉到吃力.优秀的学生则需要额外进行扩展学习,只能自己探究或者到校外培训机构去额外学习;而后进生也需要进行额外的补习,否则跟不上节奏.

与此同时,老师的教学就没有很好的灵活性.对于优秀的学生,讲得太表面太简单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对于后进生,讲得太深,也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也就是讲,老师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学生水平差异太大,只能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这对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都是不公平的.
按成绩分班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什么?按学生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就不会出现上述所讲的问题.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对于后进生,则可以把心思放在基础上.对于老师,就不用担心学生差异过大了,备课困难了.

与此同时,每个学期按照学生成绩进行班级调整,成绩优秀者可以进入更好的班级;而成绩拉后腿的则下调到相应水平的班级.这无疑给学生营造了充满竞争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不是更好吗?
学习成绩要有勇气面对竞争是整个社会的基本要素,在学习上更要讲究竞争.对于学习成绩,学生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有勇气面对,并承担学习成绩带来的结果,成为有担当的人.怕这怕那肯定是不行的,怕排名影响学生的自尊心?怕排名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我们的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最基本的成绩都面对不了,那未来学习路上,生活路上,会有更多的挫折和困难,那应该如何去面对呢,如何成才呢?过分的呵护,更容易产生玻璃心.
我是学霸数学,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