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文坛可谓是才人辈出,填词好的人比比皆是。
但要说到全才,肯定首推苏轼了。
苏大学士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在行,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优秀的人才。
但是如果非要再找这么一位,能够媲美苏大学士的全能艺术人才的话,那可能就是姜夔了。
姜夔其人,人品好,气质好,长得帅,“望之若神仙中人”。
他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一不精,是公认的难得一见的艺术全才。
姜夔
少年坎坷姜夔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官宦家庭,他从小就是标准的三好学生,才华过人。考个状元应该不是难事。何况还自学了音乐,通晓音律,走艺术特长生的路子也是不错的。
谁料天意弄人,姜夔出生没多久母亲便撒手人寰,十四岁那年,父亲也离他而去,他只能去投靠自己姐姐。
姐弟俩关系特别好,姐姐对他也是关爱有加。
在姐姐身边的这些年,也算是姜夔少年时期比较美好的时光了,有词为证:
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探春慢》
姜夔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学习,他明白想要摆脱这种穷困潦倒的情况,只能靠自己逆袭。
二十岁那一年,姜夔开始参加高考,盼着一日为官,走上人生巅峰,不料名落孙山。
此后姜夔陆陆续续又考了三次,次次落榜。落榜之后的姜夔,虽说有点灰心丧气,但逆袭之心并没有动摇,只是高考这个路子不太适合自己。
游历江湖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二十几岁的姜夔打算出去闯荡闯荡,一来增长见识,二来碰碰运气,说不定有其他的机会。
说走就走,姜夔第一站来到扬州。柳永年轻的时候在扬州有过一段风流的日子,姜夔作为柳永的小迷弟,当然要瞻仰一下偶像的遗迹。只不过如今的扬州已经因为战乱满目疮痍。
当年的烟花之地已经不复当年繁荣,萧条凄凉,只剩下池水还是那么碧绿。暮色降临,军队的号角悲鸣,他感慨万千,悲从中来,自行谱曲《扬州慢》,写下了他的成名之作: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图片来自网络
离开扬州,姜夔继续游历,第二站到了合肥。
南宋时,合肥是江淮一带的交通枢纽,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就在合肥的赤阑桥边,他邂逅了一对让他一辈子魂牵梦绕的琵琶歌女。
应该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晚的月色好浪漫,月下的美女美丽又温婉。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美好。
然而,姜夔此时漂泊在外,没车没房,根本没有能力结婚。此次相遇,也只能作为一段美好的回忆,深埋心底。之后二十多年间,姜夔写了将近二十首怀念她的词。
这一年正月十五,正是他们最后分别的日子,他挥泪填了一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随着他屡第不中,混的越来越差,他与这对琵琶歌女的情缘也就越来越远。
图片来自网络
之后姜夔浪迹于江淮一带,往来于苏州、杭州、合肥、金陵、南昌之间。靠着给歌楼酒肆填词谱曲糊口。这首《淡黄柳》就是他包办的词曲,一经出世,各大歌女争相传唱。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渐渐地,他的才名在江南传开了,也结识了一些文人、官员。
时来运转在多年游历过程中,姜夔认识了几个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好友。三十二岁那年,他结识了萧德藻,他生命中的一个贵人。
箫德藻可不简单,在当时颇有点名气,他与“南宋F4”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和姜夔认识之后,觉得这小伙才华横溢,长得也帅,还特地将自己的侄女萧蔷许配给他,亲上加亲!
后来,萧德藻调官湖州,姜夔也决定和萧家随行。路过杭州的时候,经萧德藻介绍,姜夔认识了鼎鼎大名的杨万里。杨万里也被姜夔的才华征服,称赞他“为文无所不工”,还说他像唐代诗人陆龟蒙,两人结为忘年之交。
杨万里还把他推荐给范成大。范成大何许人也,曾经官至副宰相,姜夔当然乐意与之结交。一年冬天,姜夔受邀到范成大家里踏雪赏梅,姜夔灵感如泉涌,自己谱曲,填了《暗香》、《疏影》两首词。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图片来自网络
听罢家妓演唱以后,范成大惊为天人,特意把家妓小红赠送给姜夔……
姜夔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很多达官显贵都纷纷前来拜访,连大学士朱熹都主动结交。
不久,他正式在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定居,朋友潘德久称他为“白石道人”。
一年冬天,姜夔往返于湖州与苏州之间,经过吴松时候,想起来杨万里夸自己像陆龟蒙,而吴松正是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有感而发,写了一首《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落魄黯淡生活稳定了以后,四十多岁的姜夔又开始琢磨着从政,决定再努力一把。整合了一下自己的政治资源,范成大、杨万里等人虽已不在庙堂之高,但门生故旧遍天下,往上递个纸条传个话还是不成问题的。
他先是给朝廷献上自己精心写就的《大乐议》和《琴瑟考古图》,指出宫廷音乐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觉得可以通过恢复“雅乐”来改变朝廷萎靡不振的风气,进而能够使整个社会焕然一新,可惜朝廷并没有重视。
两年后,姜夔再次向朝廷献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这次朝廷觉得他说的还有些道理,就破格让他参加礼部的进士考试,相当于不用高考直接参加研究生考试,但他还是落选了,从此姜夔就完全断了从政的念头。
接着不久箫德藻被接回老家养老,姜夔生活上的靠山没了。好在姜夔运气不错,早几年结识了一个官二代张鉴,两人称兄道弟,感情很好。张鉴也很够意思,愿意接济姜夔。
权衡之下,姜夔干脆就搬到杭州,挨着张鉴家居住。张鉴家有钱有势,还想着帮姜夔买个官做。姜夔当然不同意,好在生活上有张鉴扶持,不用再四处奔波了。
没几年张鉴驾鹤西去了,姜夔虽然交游广泛,认识很多达官显贵、文坛大咖,但是没人有义务给他养老呀。好在名声在外,给人填个词、题个字、谱个曲什么的,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五十岁那年,他与辛弃疾相识,两人均是文坛领袖,神交已久,见面后自是惺惺相惜。姜夔对这个大自己十几岁的大哥敬佩不已。两人更是通过填词唱和,留下来很多经典。
其时辛老刚被启用,正在积极筹备北伐,但并不得志。那年秋天,辛老写下了“气吞万里如虎”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姜夔紧随其后,填了一首《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借用古人古事,把自己多年建功立业的愿望寄托在辛老身上: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穴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图片来自网络
相比辛老的豪迈大气,姜夔的词在豪放之余还添了几分清雅。多年的漂泊无依,体会过无数现实中的残酷和悲凉,姜夔心中的热情也慢慢熄灭了。而且还隐隐流露出厌倦世俗、归隐山林的心态。
落幕几年后,杭州发生了大火灾,不少政府机构和民房都被殃及,白石洞天也没能免灾姜夔的藏书和书法作品也毁于一旦,这无疑是生活给他的一个重大打击。本就捉襟见肘的他,六十多岁了,还不得不为了生活奔走于金陵、扬州之间。
六十七岁那年,漂泊一生的姜夔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杭州与世长辞,逝后还是友人出资,才勉强葬于钱塘门外的西马塍。
还记得那一年冬天,姜夔看着自己的画像,又看看雪中的梅花,为自己的画像题了一首诗
鹤氅如烟羽扇风,赋情芳草绿阴中。黑头辨了人间事,来看凌霜数点红。
那时候文人以考取功名为荣,姜夔为了逆袭忙碌半生,却没能有个一官半职,一生未仕。可是他的词境却自成一派、意境高远,和辛弃疾同是南宋晚期的词坛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