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徐克导演的名字,许多观众都会联想到“武侠片”。尽管徐导的作品类型涉猎广泛,但让影迷们印象最深的,还是武侠题材的作品。
如果问你“徐克最经典的武侠片是哪一部?”可能每个观众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如果要说徐克对华语武侠片发展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哪一部,相信《蝶变》会是许多影迷心中统一的答案。
1979年,徐克在吴思远的支持之下,拍摄了电影《蝶变》。这部作品不仅推动了当时武侠港片的发展、变革,同时也改变了徐克自己的人生轨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在华语武侠片发展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蝶变》。
《蝶变》这部作品能够诞生,除了要归功于导演徐克,香港著名制片人吴思远,也是功不可没。
早年的吴思远,也是一名导演。70年代初,在香港电影的功夫片热潮之中,吴思远也打造了不少卖座的功夫片作品。赚到钱之后的吴思远,也想自己开公司做老板。于是在1975年,吴思远成立了自己的“思远影业公司”。
吴思远
公司成立之后,吴思远也开始在香港影坛发掘新人导演,为己所用。
1977年,吴思远力捧武术指导袁和平,让他坐上了导演的位置。而由袁和平导演的《蛇形刁手》、《醉拳》,也让“思远影业”赚得盆满钵满。
在成功发掘了袁和平之后。1978年,吴思远又把目光聚焦在了一个叫做徐克的年轻人身上。
早年的徐克,曾在TVB和佳艺电视台,担任过电视剧编导的工作。1978年,佳艺电视台播放了一部武侠剧《金刀情侠》。在看过了这部作品之后,吴思远对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徐克,产生了兴趣,并决定让他为“思远影业”拍摄一部电影作品。
吴思远的这个决定,开启了徐克的电影导演之路,同时也造就了这部《蝶变》的诞生。
《蝶变》这部作品,听名字就知道与“蝴蝶”有关。
《蝶变》的故事,改编自古龙、黄鹰合著的悬疑武侠小说《惊魂六记》中的《吸血蛾》一章,讲述了一起“蝴蝶杀人案件”背后,隐藏的江湖争斗、武林恩怨。
70年代中期,古龙式的悬疑、探案武侠故事,在邵氏大银幕上,被楚原推向了高峰。然而在这部《蝶变》里,徐克却用一种截然不同的电影风格,展现了一个特别的古龙武侠故事。
首先,在故事的改编与呈现上,徐克就先来了一波“反向操作”。武侠片的主人翁,大多都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而这部《蝶变》里,徐克却选定了一个不懂武功,游历江湖、编写札记的书生,作为故事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蝶变》里担任男主角的,是香港的著名舞台剧演员刘兆铭。
这部《蝶变》是刘兆铭出演的首部电影作品,在出演该片时,他已经48岁了。中年男人的沉稳,加上舞台剧演员的独特气质,刘兆铭将“方红叶”这个角色刻画的十分到位。
可能许多观众都无法想象,这部《蝶变》中的“方红叶”出演者,与徐克版《倩女幽魂》里的“姥姥”,竟是同一名演员。
好演员的银幕表现力,总是能让观众大吃一惊。
《蝶变》不光是在角色的设定上,一反传统武侠片的常态。在人物的造型设计、电影的布景风格上,徐克也对传统武侠片进行了极大的颠覆。
1977年,好莱坞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的诞生,在全球引起了一场科幻狂潮。这个由绝地武士手持光剑,驰骋宇宙、捍卫正义的电影,俨然是一部发生在外太空的武侠故事。
1978年1月,《星球大战》在香港上映,这部电影给当时的徐克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在拍摄《蝶变》时,徐克将《星球大战》中的不少电影元素,都融入到了《蝶变》这部武侠作品之中。
《星球大战》港版海报
《蝶变》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经历了百年武林争斗,江湖伤亡惨重、百废待兴的背景之下。
影片一开始便是一段旁白,讲述了武林的百年争斗,以及书生“方红叶”编写“红叶手札”的往事。之后“灞桥纸厂”老板,因为8页“红叶手札”被人杀害。
“灞桥纸厂”一带是“田字号”田丰的地盘。为了保持自己在地盘上的威信,田丰命令手下追查凶手。在电影中,田丰的人物造型,像极了《星球大战》中的绝地武士。而乱石林立的旷野,也给人一股浓重的“科幻废土”既视感。
田丰的手下抓到了“灞桥纸厂案”的凶手,凶手却在打斗中身亡。从遗留的8页“红叶手札”中,田丰知道了一起关于“蝴蝶杀人”的武林轶事。
而此时,沈家堡堡主沈青,向田丰发出求救,表示自己正遭受一群“杀人蝴蝶”的攻击。田丰与沈青是旧相识,出于情面,前往沈家堡救援。在前往沈家堡的路上,田丰遇到了侠女青影子。
青影子也听闻了“蝴蝶杀人”的怪事,想去沈家堡一探究竟,于是便与田丰一同前往。
在这部《蝶变》里,徐克就已经透露出了自己对“吊威亚”的喜爱。青影子出场这段戏,拍的也是飘逸感十足。
只是此时的徐克还未与“威亚王”程小东联手,《蝶变》里威亚特技镜头的运用,也不似《倩女幽魂》、《笑傲江湖》里那般炉火纯青。
来到沈家堡,田丰从沈堡主口中得知了“蝴蝶杀人”的经过。而方红叶,也在沈堡主的邀请之下,来到了沈家堡。在沈家堡,田丰从方红叶口中得知,“灞桥纸厂”出现的“红叶手札”是伪造的。
当晚,沈堡主被蝴蝶袭击身亡。沈堡主生前留有一封遗书,并嘱托夫人要请来“天雷堡”的李剑、郭力、孙刚之后,才能打开。
“天雷堡”在江湖上的势力,不输“田字号”。江湖各路人马的异动,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而一个身披黑甲的神秘人,趁着夜色行刺沈夫人,也让整个事件变得疑点重重。
值得一提的是,田丰的角色造型,有几分“绝地武士”的味道。而身披黑甲的神秘人,则像极了《星球大战》里的“达斯维达”。
“天雷堡”的李剑、郭力先后来到“沈家堡”,唯独孙刚却迟迟不见踪影。在沈夫人遇刺之后,李剑也在“沈家堡”遭人杀害。随着李剑的身亡,“田字号”与“天雷堡”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了起来。
正当两帮人势如水火之际,作为局外人的方红叶,通过乱象看透了背后的真相。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沈堡主设下的阴谋。
《蝶变》的故事设计,与侦探小说中的“暴风雪山庄”模式十分相似,都是一群人来到一个山庄,然后开始有人被害,之后就是侦探揭晓谜底。当然,作为一个武侠故事。性格刚烈的侠客们,在得知真相之后,势必要进行一场惨烈的拳脚厮杀。
不光对美式科幻片的美术风格进行了模仿,在《蝶变》的故事内核表达之上,徐克对黑泽明的经典武士片《用心棒》,也进行了借鉴,给这个发生在冷兵器时代的故事中,引入了火枪的概念。
《用心棒》剧照
在时代的变革、科技的发展之下,一个侠客的武功越高,在面对火枪时就越是无奈。
《蝶变》故事的最后,在武林中称霸一时的田丰,最终死在“神火飞鸦”之下。高手面对科技的无奈,也为故事增加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克的武侠片中,“武林高手”与“火器”似乎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的“大炮”,《黄飞鸿》系列中的“洋枪”,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出现,都为侠客们的命运蒙上了一股苍凉与无奈。
在张彻、胡金铨、楚原三位名导的影响下,70年代的武侠电影,要么是张彻式的阳刚复仇故事,要么是胡金铨式的禅意哲学江湖,要么就是楚原式的侠客探案冒险。
而在这部《蝶变》里,无论是美术风格还是故事内核,徐克都对张、胡、楚三位名导留下的武侠片模式,进行了极大的颠覆。
在这部作品中,没有江湖侠客的惺惺相惜、快意恩仇。有的只是,从一个文弱书生眼中看到的尔虞我诈、争名夺利。
《蝶变》在1979年上映后,虽然票房成绩平淡,但却获得了极高的口碑。对武侠片的变革、创新,使得该片成为了70年代末“港片新浪潮运动”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蝶变》的大受好评,改变了徐克的人生轨迹,让他离开了电视剧编导的工作岗位,走入了香港电影的幕后。
《蝶变》之后,吴思远又为徐克投资拍摄了《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两部作品,出色的电影才华、怪异的电影风格,也让“徐老怪”这个称号,响彻香港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