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使用最频繁的是哪个字?答案不是“天”、“地”、“人”,而是“的”,白勺“的”。
比较神奇又怪异的是,这个“的”字,在古文中却很少出现。给人的感觉是,这个“的”字,是白话文之后才出现的一样。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字古已有之,甲骨文、金文、篆书中都有“的”这个字。《说文解字》说:“的,明也。”《说文系传》说“的,光的然也。”《博雅》说“的,白也”。
的字字体流变
古人之所以很少用“的”这个字,是因为“的”在以前不用作语气助词,而是有它自己独特的意思。本人查阅有关字典,“的”的意思有如下4个:
第一个意思是“明亮,鲜明,明白”,如战国楚国宋玉的《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朱脣的其若丹”,又如唐代刘希夷的诗《代闺人春日》:“珠帘的晓光,玉顔艷春彩”。我们现在用的“的的确确”,就是明白意思的引申。
第二个意思是“白色”,如唐代黄滔的诗《送友人边游》:“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第三个意思是“马白额”,指白额的马。 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潍水》:“刘备持的突围,其处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的卢马,刘备的坐骑。后来辛弃疾曾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诗句。
救过刘备,的卢马有大名
第四个意思是“箭靶的中心”,这个意思在以前用的最多。《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发彼有的,以祈尔爵。”《北史·南平王浑传》“太武尝命左右分射,胜者中的筹满,诏浑解之,三发皆中”。我们常说的“有的放矢”中的“的”就是箭靶的意思。
故此,在古人的文言文中,“的”字很少使用。煌煌二十四史中,没有一处今天“的”字的用法。在史书中,只有近代的《清史稿》出现了作为语气助词的“的”字:“顺治四年,崇明民家犬生六足。七年,商州民李旺家有犬坐坑上,作人言:「老的忒老,小的忒小。」(清史稿·清史稿卷四十三)”之所以出现,还是直接引用老百姓的话。
文言文中的语气助词是什么的,是“之乎者也”,也就是说文言文中用“之”,起到了“的”的作用。古代是说一套,写一套,文不同语,所以文言文,被老百姓讥讽为文绉绉。
那么,“的”字作为语气助词的使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使用之后才出现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现代汉语中“的”字的用法,在古代早已有之,只不过是用在口语中。到宋代以后,出现了话本、拟话本(以话语为本之意)的白话文学,作为语气助词的“的”字才进入书面语言。
只不过在宋人的书中用的是“底”,还没有“的”。“的”用作语气助词最早出现在元代的戏文里。元代萧德祥《小孙屠》中有“白妾身是开封府上厅角妓李琼梅的便是”的唱词。
明清白话小说里,“的”字的使用就非常广泛了。像《三国演义》中有“祖茂被华雄追急,将赤帻挂于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说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等,《西游记》第一回中就有“(孙猴子)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郎朗的一架桥梁”,《红楼梦》第一回中“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我想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等等,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字毫无二致。
最早的《红楼梦》刻本中的字已普遍使用
只不过在明清时,白话文学还不是正统文学,文言文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白话文逐渐成为全社会接受的书面语言,汉语才实现了语与文的统一,即说的话和写的文开始一致。“的”字才“翻身农奴把歌唱”,迎来了新生,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汉语中使用频次最多的汉字。
最后要说的是,本文中“的”字用了98次!使用之频繁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