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之母,机床同样也被誉为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基础,总的来说,机床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日本机床工业在全产业链都具有较大影响力,从数控系统到零部件再到数控系统,日本企业都在全球占据了领先地位,在数控系统领域,目前中国的高端数控系统95%依赖于日本和欧洲,发那科在中国中高端数控系统中具有巨大影响力,在机床零部件领域,日本在高端机床功能部件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大陆机床高端零部件主要依赖从日本和台湾地区进口,日本的NSK是全球领先的机床轴承供应商,THK和NSK是领先的机床丝杠和导轨供应商。在整机方面,日本的山崎马扎克、大隈等企业是数控立卧式车床、加工中心等整机产品重要供应商。
1、先来一个世界最高dmn值机床主轴。来自日本精工
日本精工将自主设计的极微量油气润滑系统与定预压切换结构相结合。成功实现世界最高dmn值的工作机械(车床 加工中心)用主轴
首先要说明的是,综合看起来这个世界上日本机床业世界第一,没有之一,品牌最多,技术最高,利润最高。总体如此,个体不表。 光品牌就有马扎克、天田、大隈、森精机、捷太科特、牧野、小松、会田、三菱、沙迪克、西铁城、不二越.富士、东芝、兄弟、津上、泷泽、远州、冈本、宫野、霍科斯、速技能、中村留、三井精机、丰和、富士、松浦、高松、浜井、仓敷、太阳工机、和井田、库吉玛、住友重机.芬太克、发那科、池贝等上百家。 就机床产业总体的技术,产值,利润而言,什么德国机床,瑞士机床,在日本面前都不行,可能在某一领域有优势,但日本机床业有优势的领域之广,让人叹为观止。就日本一些只有几十人个人的小企业,例如松浦,浜井都有其独到的技术实力。
就算是营销做得牛逼的德国德玛吉机床也要和日本森精合资,德玛吉现在由森精主导,共享日本技术。
先讲一个日本山崎马扎克公司。马扎克欧洲80%的机床销往欧洲。不管是科技含量,还是利润,世界占有率。马扎克之后才是DMGMORI,和通快。中航很多超精密机床都是山崎马扎克!只是没人会在中国媒体上面宣传。
日本山崎马扎克为美国波音公司最佳供应商。
此外马扎克还是俄罗斯军工的重要客户。
2、美帝的F22用得谁的机床?新日本工机五轴龙镗铣
SNK(新日本工机)的5轴龙镗铣在美帝后勤车间对F22猛禽战机的发动机和kc135加油机进行超精密加工 !
3、全球超精密加工领域中精度最高的母机,来自日本捷太科特Jtket的AHN15-3D自由曲面金刚石加工机,此设备主要用来对各种光学镜头和蓝光镜片模具进行超精密车削及研磨。这台机子的性能达到了30nm部件形成精度和1nm级ra表面粗糙度,仅从加工精度上讲比三台军工神器(美国LLNL的LODTM和DTM-3, 英国CUPE的OAGM2500)还要高出近8倍。
4、全球唯一一台突破纳米级加工精度的慢走丝电火花加工机——来自日本沙迪克
此外,sodick(沙迪克)还将电火花式加工与水刀式加工结合,成功开发出世界首台混合动力线切割放电加工机
5、搭载业界首款4kw级光纤发振器的世界最快光纤激光金属切割机——天田FOL3015AJ
6,光学领域最重要母机之一的大型衍射光栅刻划机,全球只有3-4个国家有能力造,日立保有最高刻划精度10000g/mm,被美国NASA用于极紫外分光探索。
7、世界最大龙门式平面磨床——冈本工作机械制作所UDG10035NC;UDG10035NC搭载了okamoto看家本领之一的可变静压导轨系统,开发它的主要目的是力求更精确 更效率的抛光大尺寸半导体元件(液晶面板 光掩膜 光罩等)
8、双主轴双刀塔车床的代表者——okuma(大隈株式会社);okuma最令人称赞的是这家公司是全球机床界中唯一的“全能型制造商”,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从核心部件(驱动器 编码器 马达 主轴等)到数控操作系统到终端,全部由自社设计开发完成,真正实现了软硬兼备
9、全球70%的精密机床都搭载着由日本Metrol研制的世界最高精度的微米级全自动对刀仪;对刀仪是为了应对机械在随工作时间加长切削轴热膨胀加剧后切削刀尖产生磨损,至使坐标跑偏的必备测量兼修正工具。
10、日本amada在2000年推出的畅销欧洲的astro-540 interpro机型基础上开发出了世界首台将激光溶接-成型-攻丝-折弯4项钣金制造工序集成于一体的复合钣金加工机LASBEND-AJ;当选德国权威机械技术杂志maschinemarket评出的2013年度最佳革新技术奖。并已从欧洲和日本获得数台订单,第一台设备将纳入德国钣金部件制造商BVS GmbH
尽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机床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17年中国出口金属加工加工机床共88656台,同比增涨23。23%;并且出口数量及金额均出现同比正增涨,创下历史新高。但是机床工具行业是机械工业中进出口逆差比较大的行业,2017年逆差为34.7亿美元,其中金切机床逆差高达55亿美元,在金切机床中,数控机床逆差达21.6亿美元,加工中心逆差达32.4亿美元。可见高档机床竞争力总体较弱。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日本的经验借鉴一下方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