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老板,有次被朋友带去和一个大老板吃饭。他谁也不认识,也没指望能在饭局插上话。
席间,大老板偶然讲起了胡雪岩,在座的人都一脸懵,只有这个小老板接了话茬,和大老板相谈甚欢。原来小老板平时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名人传记。
当晚,大、小老板谈成了一笔大生意。之后,大老板也给了小老板很多帮助。现在小老板的生意,已经不小了。
投资界元老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如芒格所言,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很多都是读书爱好者。马云、王石、任正非,都能从书中提炼出各自独有的智慧。比如,任正非最爱读曾国藩,还自创出一套有效的企业、员工管理办法。又如董卿所说:“你在读书上花的每一分钟,都会给自己带来回报。”
小老板当初读书的时候,可能也没想过能在关键时刻链接到大佬,从此平步青云。
可见,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而读书,就是门槛最低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方式。
尤其在这个知识焦虑的年代,很多人花费时间想通过读书投资自己,开辟一条上升通道。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读过的书记不住。这一点,也在无奈地提醒我们只不过是个普通人。
记忆力特别好的人也有,如《三国》里的张松,看了一遍曹操写的书,就能倒背如流,气得曹操把自己辛苦写的书给撕了。但是,像这样的天才毕竟只是少数。
那么,普通人除了死磕自己,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提升自己的读书效率,加快投资自己的进程呢?
有。在日本上市8周销量过10万册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讲述了如何通过控制脑内物质来提高记忆效率,帮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感受读书,从而提升读书效率。
就是这本啦
本书作者桦泽紫苑是日本的精神科医生兼作家,也是脑科学研究者。他每年出书3本,同时面向“脸书”和“推特”的40万粉丝提供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知识讲解。如此优秀的成绩得益于他每月读20-30本书的习惯,并且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
本书的着眼点和其他讲述阅读的书有所不同,桦泽紫苑把脑科学知识和阅读相结合,用自身的经历证明了 “过目不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30年前的桦泽紫苑还在大学读医学时,医学上认为人的脑细胞生长止于20岁,之后会不断凋亡。随着科学的进步,桦泽紫苑不断接触到最新的研究资料,证明之前的观点是错误的!
人类脑细胞在20岁之后也会不断分裂和生长,并且持续终生,特别是神经细胞的树突部位,会不断延伸。
如果经常训练大脑还可以防止记忆力下降和老年痴呆。不管你现在几岁,从当下开始读书,完全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
说到记忆,当然要提到大脑。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无穷无尽,如果全都记住大脑一定会原地爆炸。所以,大脑自动设定了一个功能,根据重要程度来决定记住还是忘掉。判断重要程度有两个标准:能否多次使用或能否打动内心。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具体的做法。
一:能否多次使用
举个例子,把大脑比作一个特殊的机场的话,信息就像乘客,大脑就像机场,过了安检的乘客就像进了大脑的“海马体”,属于暂存记忆,可以在机场待上1-2周。在这期间,如果乘客和安检人员再接触两到三次,那和安检人员不就熟了么?该乘客就会被打上“重要”的标签,直接送进VIP贵宾候机室——也就是大脑负责长期记忆的颞叶部位。一旦进了VIP,起码10年不会忘。
那么问题来了,读过的内容怎样才能成为“重要人物“进入VIP呢?核心就是:输出。
很多大脑科学研究结果证明,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就是:
“将最初输入的知识在7-10天内的时间内输出3-4次”。
作为学霸本尊的桦泽紫苑,在学生时代就用这个方法背诵英语单词。比如今天背诵一遍单词之后,分别隔一天、隔三天、隔一周复习(简称一、三、七),如此,单词就可以长时间的保存进颞叶记忆库了。运用到读书上,如果能做到一周输出三次“的话,就可以使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
为了达到多次使用的目的,桦泽紫苑总结了4种平时常用的输出方法:
①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用笔在重要的内容下面画线。
桦泽紫苑认为,读书人分为两派。整洁读书派对书百般爱护,一点笔记折页都没有。“涂鸦读书派”喜欢在书里写上批注、感悟,到处可见下划线、折角、便签等。他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涂鸦读书派”。
书中提到,桦泽紫苑的妻子有一天很想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翻开一看,只见书上的线条和一片片的字迹充斥在眼前,根本读不下去。要知道,《挪威的森林》是桦泽紫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上面写满了读书的感悟。通过自身的理解去感悟书中内容,也可以加深记忆。
根据大脑科学研究,负责“识字”和“用手执笔画线” 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脑区,如果再加上“做笔记”,就可以同时调动“书写”脑区的功能。通过这个看似简单的步骤,能够活化大脑的读、思考和运动的皮层,提高大脑的灵活性。
你读书就是在输入,画线做笔记就是一边输入一边在做“记忆复习”的第一次输出。
②给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向别人推荐你读过的书。
桦泽紫苑认为,“说”是最简单的输出方式。当你向别人推荐书的时候,需要先在脑海里回忆内容,并对内容进行整理,所以输出效果也是很好的。如果你想试着从多个角度去向人介绍,又可以倒逼你从多个观点去阅读,进而培养深入阅读的能力。
这两年流行听书,写过听书稿的朋友们都有深刻体会,一本书被浓缩成了几千字的背后,是对全书的扒皮拆骨后得来的精华,是绝对不可能忘记的。
如果你喜欢用“说”的方式输出,那么一周“说”三次也能达成长期记忆的目标。
③将读书时的感想、发现和名言名句写到网上,与别人分享。
把自己的感想、发现写下来之前,同样需要在脑海中梳理书中的内容,在这次“记忆复习”中,你又完成了一次输出。
分享感想、发现和名言名句,就像是我们在头条号上发布微头条。想要获得流量关注,就要好好思考怎么写,如果有人评论转发,对分享者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反馈,会促进你更有兴趣多读多写。
④在网上写书评或摘要。
读完一本书后写出书评,也是非常好的记忆方式。桦泽紫苑读完一本书后,会隔两天再写书评。
我们都体会过读完一本书或看完一部电影后,想要急切与人分享的心情。如果此时在心情激动的状态下写文章,就会缺乏客观性,对别人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反观各大平台对好文章的评判标准,必须能为读者带来知识增量,单纯如键盘侠的情绪发泄是毫无价值的。
所以,如果你想写一篇立足客观的高水平书评,可以在读完书后1-2天,情绪稳定时再写。而且从“记忆复习”的角度来说,隔天之后写文章更能增强对内容的有效记忆。
以上四种输入方法,可以任选三种,也可以只选一种,只要满足“一周复习三次“的多次使用要求,读书内容就可以妥妥成为“重要人物”进入VIP贵宾候机室(颞叶)。
你看《最强大脑》里那些选手,他们的超级记忆力并非天生,也是靠后天的练习获得。只要多练,一定会提升你的读书能力。
如果把多次使用比作勤奋练习记忆的苦功夫,那么打动内心就是用巧劲来提升记忆的秘诀。
二:能否打动内心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当你陷入某种情绪时,大脑会分泌“脑内物质”。普通人意识不到这些物质的作用,但是作为研究脑科学的桦泽紫苑,非常懂得利用这些物质来促进读书记忆。先来了解下这些物质都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人在恐惧或担忧时,大脑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比如一些经历过战争的大兵,会产生一种叫做PTSD(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心理疾病。因为当事人经历战争中的某个事件反应过于强烈,导致大脑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大脑中形成了强烈的记忆,过后极其难忘。
普通人没机会经历战争,也不想读恐怖小说,想加深记忆可以用设定目标的办法。
每天出门前必须给自己定一个读书的目标,规定要读完多少页,随身带书,严格遵守。因为设定目标可以让我们产生紧迫感,从而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强化记忆。有很多学生考试前喜欢临时抱佛脚,但是考前突击往往还很有效,这大约就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生物学证据。
②多巴胺
人在兴奋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所以多巴胺又被称为幸福物质。比如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兴奋地睡不着,就是大量分泌多巴胺引起的。很多人一开始定下了flag,经过努力终于达成了目标时,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这就是成就感的生物来源。
像桦泽紫苑这样爱读书的人,每当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内心会如小鹿乱撞般兴奋,因为读书对他来说是“最高享受的娱乐”,此时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读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当你拿到了一本好书,急欲打开一读时,不要急着从头读起。读书最开始的5分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因为你对这本书产生好奇心时,大脑就在分泌多巴胺了。
你可以在这5分钟里看前言、目录等,观其大略,掌握一本书的脉络,然后只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在兴奋的状态里,多巴胺就会让你保持记忆犹新。据说诸葛亮就很擅长用这种方法读书。
③内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快乐物质,当我们因着前所未有的体验而希望表达这种欣喜时,大脑就会分泌内啡肽。比如运动会上奥运健儿的夺冠时刻,恐怕只有一句“爽歪歪”才可以充分表达当时的感受了。
桦泽紫苑是村上春树的粉丝,在他读村上的新书时,内心会很兴奋。在感到极度喜悦的一瞬间,大脑会分泌内啡肽,即使过后不再读这本书,十年之后,桦泽紫苑还是能回忆起书中的细节。
对书虫们来说,种感觉应该是最熟悉的了。
④后叶催产素
这种物质不仅用于催产,它也是一种有关恋爱的物质。当爱情来临或肌肤相亲时,大脑就会分泌催产素。初恋之所以刻骨铭心,就是催产素的功劳。
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如果能让大脑分泌这些物质,读书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再结合上文的四种输入方法,你的读书能力一定会有大的飞跃。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说:
如果阅读不能融入自己,那就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
你花费时间读书,一定不想把“消遣”作为自己的目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将被点燃的火把。和你的大脑好好相处,才能跨越记忆的障碍,收获读书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