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帕蒂·史密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Just Kids
译者: 刘奕
出版年: 2012-10
页数: 360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理想国·帕蒂·史密斯作品
ISBN: 9787549515141
豆瓣评分
8.7
4738人评价
5星
50.7%
4星
37.6%
3星
10.9%
2星
0.7%
1星
0.2%
评价:
内容简介 · · · · · ·2010年美国最高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帕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二十世纪纽约最传奇、最美好的爱情。他们共同的人生,她以此书回忆。
1967年,他们在布鲁克林偶遇,她是离家流浪的女孩,他是荒废学业的男孩;
1969年,他们在切尔西酒店蜗居,她是爱写诗的书店店员,他是爱画画的午夜牛郎;
1971年,在摇滚乐中她越陷越深,在前卫摄影中他逐渐发现自我;
1973年,在CBGB舞台,在摄影暗房,他们于不同的领域各自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1989年,她已成一代朋克摇滚女王,他却因艾滋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1968年的夏天,那是柯川去世的夏天,是爱与骚乱的夏天,也正是在那个夏天,两个刚刚踏上艺术之路的热血青年相遇在布鲁克林。
帕蒂•史密斯会成长为诗人和音乐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会将他高度挑衅的个人风格瞄准摄影艺术。他们单纯而热忱,从科尼岛到第42街,最终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著名的圆桌、安迪•沃霍尔王朝听政的地方。他们的足迹遍及纽约。1969年,这对情侣在切尔西酒店驻扎下来,迅速融入了那个赫赫有名也声名狼藉者的团体――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千奇百怪各色族群。那是一个意识格外敏锐的时代,诗歌、摇滚、美术和性政治的世界,相互碰撞、爆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两个孩子般的青年立下了相濡以沫的约定。他们的生活混乱而浪漫,他们献身创作,被共同的梦想所推动,在那段如饥似渴的年月里彼此激励、相互扶持。
《只是孩子》像爱情故事一样开始,如挽歌一般结束。它是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纽约,向它的贫与富、它的牛郎与恶棍的一次致敬。这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两个青年艺术家共同奋斗的写照,一段成名前的序曲。
作者简介 · · · · ·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1946~ ):作家、音乐家及视觉艺术家,最伟大的摇滚歌手之一,于2007年入选摇滚名人堂。
1970年代,帕蒂•史密斯革命性地将诗歌与摇滚结合,开创了一个朋克摇滚时代。首张专辑《马群》,被尊为史上最伟大的100张专辑之一。封面肖像由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 Mapplethorpe)拍摄。至今已出版12张专辑。
帕蒂•史密斯的文字著作包括:《维特》《白日梦》《珊瑚海》《纯真预言》《空想》等,2010年出版《只是孩子》,赢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帕蒂•史密斯从1973年举办首个素描展至今,包括美国安迪•沃霍尔博物馆、法国卡地亚现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为其举办过多次展览,展品包括素描、摄影和插图等。
1980年,帕蒂•史密斯与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在底特律结婚。1994年,弗雷德去世。现在,帕蒂•史密斯与她的儿子杰克逊、女儿杰西一起生活在纽约。
"只是孩子"试读 · · · · · ·第二章 只是孩子(部分) 城里很热,我却仍穿着雨衣。上街找工作的时候它给了我信心,我唯一的履历就是曾在一家工厂做过,受过一点不完整教育, 还有一套浆洗得整整齐齐的女招待制服。我在时代广场上一家叫“乔”的意大利小餐厅找到了一份工作。刚上班不到三小时,我就把一盘帕尔玛干酪小牛肉倒在了客人的粗花呢套装上,然后我不干了。我明白自己反正是做不了什么女招待了,我把我的...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我们总爱笑话小时候的自己,笑我是一个努力学好的坏丫头,而他是一个努力学坏的好小子。多年以后,这些角色会颠倒,然后再颠倒,直到我们开始接受自己的双重性,我们就这样接纳了大相径庭的信条,接纳了自身的光明与黑暗。 (查看原文) ♬ CaR 18赞 2012-11-08 18:28:30
—— 引自第13页
- 在我的低潮期,我想不通艺术创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我们是在创造上帝吗?我们是在跟自己对话吗?终极目标又是什么?为把某人的作品关在艺术品的大动物园——现代艺术馆,大都会歌剧院或卢浮宫——里吗? 我渴望诚实,诚然自己也有不诚之处。为何要投身艺术?为自我实现,或是为艺术本身?除非什么人能给点启示,否则这理由会找个没完没了。 …… 罗伯特对我这左一次右一次的反省很不耐烦,他似乎从不置疑他的艺术动机,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下,我明白了作品本身就是意义所在:上帝鼓励下的词句成了诗歌,颜色与石墨的交融赞美了上帝。在作品中,去达成一种信仰和创作的完美平衡。在如此的心境里,感受光明和生命的力量。 (查看原文) 修辞 13赞 2012-10-19 16:37:12
—— 引自第25页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共651个) · · · · · ·传记 只是孩子 Patti_Smith 美国文学 音乐 PattiSmith 美国 外国文学
丛书信息 理想国·帕蒂·史密斯作品 (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只是孩子》,《时光列车》,
喜欢读"只是孩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十一种孤独
12.99元
现在让我们赞美富人
3.99元
半衰期
1.99元
未来是一只灰色海鸥
16.20元
时光列车
14.99元
喜欢读"只是孩子"的人也喜欢 · · · · · ·放任自流的时光苦水音乐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东京日和滚吧,生活我是你的男人時光列車致D天堂十字路口老美国志异
我来说两句短评 · · · · · · ( 全部 1850 条 )
热门 / 最新 / 好友
- 5 [url=]有用[/url]Kreuzberg 2013-02-06
已经和艺术家无法产生共鸣
- 9 [url=]有用[/url]大米 2013-07-02
“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帕蒂的文笔浅淡却朴素有力。
- 26 [url=]有用[/url]柴๑猫 2013-01-07
有些人天生叛逆 但却单纯甚至有点儿笨拙 更有无限的创造力
- 13 [url=]有用[/url]【已注销】 2013-01-03
六十年代。纽约。摇滚乐。LSD。安迪沃霍尔。性。艾滋。毒品。艺术。青春。
- 4 [url=]有用[/url]可以 2013-06-12
我明白 在一小段时空里 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 又用信任添补了它
> 更多短评 1850 条
我要写书评只是孩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2 条 )[url=]热门[/url] / [url=]最新[/url] / [url=]好友[/url]
♬ CaR 2012-11-10 13:32:37“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size=1em] 我最早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台湾的诚品,即便我沉迷在第一次真正身处诚品的感觉之中,即便我正在亲眼见到很多我最向往已久的书和专辑的狂喜之中,我也没能忽视掉这本书。封面上的合照——帕蒂一直很冷峻的脸,以及罗伯特眯起眼睛孩子一样天真而满足的神情,在我离开台湾之后仍然会不时地出现在我脑海里,那本书成为了我最遗憾没有带回来的东西之一。不过还好,理想国出了大陆译版,我就买回来了。 也是在台湾的时候,我在听<Banga>这张专辑,每次在大巴车上身边的人都在睡觉的时候,我会看着外面的青山或者高速公路听她沉重忧愁又悲悯的声音,听里面她低沉得像吟诵祈祷诗一样的口白。后来我知道她更想做个诗人,第一次运用电吉他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诗歌朗诵会增加气氛,而在之后也无数次用把音乐作为她读诗的支撑。我当时还只是慨叹原来最先被定义成“朋克”的人,表现的却是我完全不懂却本能感到亲切和喜爱的一种朋克。 我始终记得她那张举世闻名的<Horses>的唱片封面,她穿着洁白的衬衫,领带松松挂在脖子上,肩上搭着外套,面部轮廓分明,线条笔直缄默,眼睛自上而下斜斜地看过来,不羁而严肃,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我记得她声音里的男女莫辨,偶尔冷酷无情像男人一样呐喊,偶尔温柔慈悲撩拨又让人感到慰藉。我记得她在读诗时候感情的充沛和波动,那种沉浸在个人世界里的忘我和沉醉。 但是《只是孩子》这本书是一本动情的,温和的,美丽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传记,不是我之前读过的那种希望克制情感,而尽量去记录和回溯的传记,它的感情太浓烈,用词浪漫而平和。然而这又并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帕蒂作为一个当事人,又能被当做一个记录者,她那双见证过最好和最坏的时代的眼睛,她在混乱和矛盾中一路狂奔之后又在爱情与亲情中成为一个温柔的妻子和母亲的经历,让她在越过青春和挣扎,激情和迷惑,分离和死亡之后,那样清醒和平和地讲述了这段回忆。 我一直认为所有的所谓“女权主义者”,都是真正的女人才能担当的。所以在很多人被她的外表、声音、经历和作派迷惑,以为她是一个强悍到模糊了性别的人的时候。她在这本书里呈现的是属于一个女孩子,一直到长成了真正的女人的过程里,对爱和艺术的细腻感受。就像在书里说的那样,“我们总爱笑话小时候的自己,笑我是一个努力学好的坏丫头,而他是一个努力学坏的好小子。多年以后,这些角色会颠倒,然后再颠倒,直到我们开始接受自己的双重性,我们就这样接纳了大相径庭的信条,接纳了自身的光明与黑暗”。 她在21岁,就像我现在的年龄,在布鲁克林遇到了罗伯特,她离家流浪,在民族风格的首饰的收银台工作。第一次遇见那时还穿着白衬衫打领带,在市中心上班的罗伯特,他挑走了她最喜欢的“朴素的波斯项链,银、黑两色的粗线绑起了两片珐琅釉金属片,就像一块异国风情的古老肩胛骨”,这是全书第一个让我笑起来的情节,少女心让我完整地脑补。 “虽然就要和它告别,不过是他选走了我最喜欢的那一件,我还是很开心。把它包好递给他时,我冲动地说了一句:“别把它送给别的姑娘,要送就送给我。” 说完我就后悔了,不过他只是微笑着说:“放心吧。” 然后他们开始在一起,用各自不同的形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她形容他,“我遇到的这个男孩羞怯而不善言辞。他喜欢被引领,喜欢被牵着手全心全意地进入另一个世界。即使在他表现得阴柔、驯服的时候,也富于阳性美和保护欲。他在衣着和举止上都一丝不苟,却能在作品里表现出骇人的混乱。他在自己孤单而危险的世界里,期待着自由、狂喜与解脱”。她说,“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 尽管后来故事的发展走向了另外的方向。两个对爱和艺术充满了执念的人被爱和艺术引向了似乎不同,却又始终相依相偎的路上。罗伯特的性向出现变化,他的偏离和新的追求给帕蒂带来了短暂的迷茫和孤独,然而她还是能够坦然地面对他,并且给予他与之前不同的爱。他们都各自执著着,在那个绝妙的年代遇见很多奇特的人,就像帕蒂始终向往的十九世纪一样,那是我们现在恨不能生在的年代,那时候《在路上》刚刚出版,“垮掉的一代“正在盛时,安迪沃霍尔和他的小圈子创造着文化,列侬还没有死还和小野洋子活在激荡的平和之中,地下丝绒还默默无闻,滚石和鲍勃迪伦还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所以他们更容易地受到不可替代的教育,长成了开创新纪元的艺术家。 后来帕蒂成了所谓的朋克教母,和最终选择的男人嫁人生子,罗伯特在不远的地方逐渐开始发出光芒。帕蒂说,“新生活将我远远带离了我所熟识的那个世界,而罗伯特始终在我的意识里:在只属于我的宇宙学里,一颗星图上的蓝星。”后来罗伯特病重,他问帕蒂,是不是艺术俘虏了他们。他感到疼痛和孤独,爱和艺术无法让他活下去。而帕蒂看到他的痛苦和挣扎却无能为力,就像她在科本自杀后接受采访时候说的那样,当你看到你所关心的人一个为了活着而战斗,另一个却恰恰放弃了他的生命,我想这是无法忍受的,这极让人失望。 我看到最后罗伯特死去的时候,是在寝室里,其他姑娘们都在睡觉,我在我狭小的床上默默地哭了。我不仅是被语言打动,被感情打动,更多的是觉得无论是罗伯特,还是头顶天花板贴着的科本,还是有一天也会死去的帕蒂,他们都已经或者将要死得其所。因为他们是艺术家,他们曾经为了自己挚爱和追求的艺术献上才华青春爱情痛苦思考以至于生命的祭礼,他们是在某种程度得到永生的人。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读草间弥生的访谈的时候,我在读弗朗索瓦丝.萨冈的一生的时候。我都意识到一个我不能诚实告诉他人的事情,就是我太渴望成为一个艺术家,或者说我太渴望能够拥有艺术家一样的生活。即便我如今没有任何天赋和才华,学着一个最现实的专业,每天忙着写统计学或者员工关系管理的作业,即将要成为一个党员,继续学习或者开始工作,和艺术有关的活动无非是看两场演出话剧,在不忙的周末去看个展览,但是我仍然在心底里渴望自己有机会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尽管我不知道我周围的艺术家们都在干什么,也不确定这个当下,身边的世界里是否有真正的艺术家——我并不承认那些靠蓬头垢面或者独特衣着的人是艺术家,我也并不承认那些在舞台上乱摔吉他或者比着金属礼的人是艺术家,我也并不认为那么多大学里艺术学院里要通过马哲思修考试、四六级考试的孩子们会有多少变成艺术家。 我认为一味的烟酒、滥交、流浪和目空一切不能构成艺术,我认为抑郁、癫狂、吸毒和离经叛道也不能构成艺术,不是离婚,不是背叛,不是在七九八展示的要卖出不合理价钱的复制和仿冒品。然而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我觉得艺术或许是天真,或许是莫名其妙的吸引力,或许是天荒地老的一瞬间,或许是全神投入的灵魂脱离。 我也并不认为我能行。我是个克制的人。尽管我每次都享受那种可以脱掉缰绳的感觉,和朋友在午夜的街道游荡的时候,在演出现场闭起眼睛好像听不到声音的时候,被感动肆无忌惮地大哭的时候,写出我头脑里全部的幻觉和想象的时候。然而我是被社会的普遍意见说服得了,是被道德、被规矩、被情感、被教育束缚住了,是越被束缚越向往自由,越渴求自由越要把自己绑起来的人,我没有办法碰触到艺术和自由这同卵双生的亲人,我没有办法靠近,所以就用一种“好像什么都可以牺牲”的态度去向往。但又仅仅是向往。 不过,就像萨冈说过的那样,“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我只是太过平静了,太过循规蹈矩。又有太多的想法。 我大概永远没有办法成为一个艺术家,我的最好归宿不过就是成为一个HR = =然而,我要穷尽一生和性格里的矛盾性战斗下去,只要我一天还在战斗,我就一天还没有失去上天赐予给每个人的艺术性,它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或许磅礴或许微弱,但是都是上天曾经公平地给我们的一点点机会。而就像帕蒂说的一样,“我们需要时间去搞清楚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我们要达成怎样的协议、重新定义我们的爱。我从他身上明白了,矛盾往往是通向真理的最清晰的道路。”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我们之中的有些人依然还是孩子,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将会永远是孩子。这不值得羡慕,因为这只是他们的选择。值得羡慕的,是他们愿意做出选择。
© 本文版权归作者 ♬ Ca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387 没用 9
[url=] 387[/url] [url=] 9[/url] 48回应[url=]收起[/url]
蜗牛 2012-05-01 00:01:51Ecco2010版We are still just kids.其实从来都不是Patti Smith的粉丝,因为对她了解不多。没有听过她的歌,没有读过她的诗。在出版社工作的Mari很早便推荐我读这本《Just Kids》。她说这书纪录了一个美好的年代,一个回不去的纽约。几个月以后Osman和Richard又再次力荐。Osman说他有这本书,可以借我。于是上周四在我们去Chelsea Hotel看一个艺术展的时候他带给我这本《Just Kids》,我在旅店旁边的甜甜圈店里把这本书塞进我带补丁的环保包里,然后在某个地铁月台上开始读,然后便停不下来。
书是关于Patti Smith和摄影师Robert Mapplethrope的爱与友谊,关于他们的颠沛流离,相互支持与自我发现。书中的字字句句是Patti对二十几年前垂死的Robert许下的承诺,承诺她会纪录下关于他们的这段故事。这是她送给Robert的一份礼物。后来,不自觉的,也成了她送给我们这些读者的一份礼物。
我爱读non-fiction,也读过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纽约文艺圈的故事。却从未读到过有谁能不带自命不凡的意图把自己曾经的逐梦经历写得如此纯真而质朴,没有半点矫情。我周五去费城办点事,在大巴上读这本书,几次都眼眶湿润,于是把头转向窗外看天上的云,脑海中是Patti和Robert在Coney Island的沙滩上漫步分享一根热狗的场景。那个时候的他们,只是靠希望和梦想在养活着,每天都在为物质的匮乏而挣扎。想去美术馆看展览都付不起两个人的票钱,于是只能一个在外面等着,一个去里面看,出来再汇报给另外一个听。忘不了Robert站在Whitney Museum前独自抽烟的情景,他等到在里面看展的Patti出来后,对她说:“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俩都能进去这个博物馆,而且里面展出的,会是我们自己的作品。” 然后,他们做到了。这本书纪录的,其实也是个美国梦的故事。
我从来都没有体会过那种穷困,但在开始读那本书的前一夜却发现自己这个月已然破产,如果想要维持下去,大概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只能啃啃干面包了。刚巧曾近约会过的律师又来试探性的询问我近况。我收到他的短信时正好从银行里查完帐出来,心思沉重的想我真的是要沦落到靠和并不喜欢的男人们去约会来得到吃一顿像样的晚餐的机会的那种地步吗?挣扎了许久到底要不要回他的短信,最终还是说服自己还没降到那么低的层次,又加上明白自己的演技相当有限,要在餐桌上扮演一个对对面那个人心怀爱慕的小女孩估计是无法令人信服。去费城约了同学Jeff吃午饭,之前叮嘱他说我已经破产,最好选个便宜的地方。后来他主动帮我付了饭钱,说:“I am taking you to lunch.”,又承诺帮我和他的老板谈谈,看他在纽约的关系网里有没有有用的人可以给我一份工作。Osman和Richard约我一起去餐厅吃晚饭,被我婉拒,我坦言自己已经吃不起餐厅了。他们惊愕,连忙提出要借钱给我。其实,Richard自己基本上是一直处于破产边缘,他住在时代广场旁的低收入政府房里。我们去过他家作客,如同银行似的一幢楼,里面住满奇奇怪怪的人。Richard的房间是个很小的studio,里面有一个带两个炉的厨房,一个小小的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梳妆台,一面破掉的镜子和一张单人床。窗和梳妆台都是朋友不要了送给他的,椅子里的一把是他在Bryan Park偷的,桌子上的台灯是他在路上捡的,灯罩有些破损。这样他也把整个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他还在一个高口瓶里插上了花,当然那花也是别人扔在路边的垃圾袋上的,他看着还挺好,就拿了回来。我们喝酒,他家只有三个杯子,他会把那个唯一的红酒杯给我用,说:“你是女孩子,应该用漂亮的杯子。” 我们会开玩笑说他那些杯子是不是也是捡来的,我们会不会因此得莫名其妙的病。在像这样的时刻,Patti书中的纽约和我现在生活的纽约发生重叠。我没有那么多钱,但是我快乐;我的朋友很穷,但我不在乎;我现在不知道我的未来是怎样,但是我相信我能找寻到自己,生活得诚实,能在内心深处感觉到安定与幸福。
我在Whitney Museum跳舞,站在那大窗子前照相,在同样的窗前,曾经的Patti向外张望,凝视Robert独自抽烟等待的背影。我在The Chelsea Hotel 302室看展,Patti和Robert曾经住在1017室写诗画画,我们走过同样的大堂,爬过同样的楼道,搭过同样的电梯,也许也都经过过诗人Dylon Thomas醉死在里面的房间。我幻想我还活在曾经的那个纽约,至少我相信那个纽约不是完全的隐没在乡愁之中,其中的一部分还是存活到了现今。
读Patti写她的童年,写湖中的天鹅,写她大量的阅读。我也回想到我的童年。关于童年的写作于一个人的传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写传记,大概四分之三都会是关于童年的。现在看来我的童年的主旋律是关于对现实对旧环境的逃离。小学时,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会用一整堂课来幻想自己在讲台上翻跟头,跳舞。如果考试考了好的成绩,我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奖励完全无关于物质,而是央求他们把我卧室里的家具重新摆过,这样我能够感觉到搬了新家,住倒了一个新的环境,然后我会兴奋的在那个“新”环境里上蹿下跳。我想我最爱的还是拥抱新人新物,寻求属于自己的自由。这也是为什么我爱纽约。她赐予我新的东西去发掘,她给我足够的自由空间。
读完这本书,我仍然不能把自己称作是Patti Smith的拥簇者,也没有想过要成为像她那样的人。但我感谢她所写的这首绵长的情歌及挽歌。我的算命师曾说过我的前世是一个住在纽约的男人,落魄的画家,在布鲁克林一处空旷的旧厂房里往画布上泼颜料。他说是我前世残留的回忆让我一来到纽约就感到与这个城市有种灵魂上的契合。我当时听他这么说真是有种想哭的冲动。无法验证他所言,但我喜欢这个浪漫的想像。很奇怪的,的确,我的乡愁并非来自于生我养我的那个城市,而是来自于我从未到过的那个曾经的纽约。而Patti的《Just Kids》给我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过去,然后也让我懂得坚持自己的梦想和纯真,这样,一路向前走去。
P.S:真希望这本书能出中译本。
有用 134 没用 8有关键情节透露
[url=] 134[/url] [url=] 8[/url] 21回应[url=]收起[/url]
drunkdoggy 2013-03-08 12:00:31牵着爱侣的手,穿越雷区《只是孩子》(Just Kids)是这样一本书,书已经翻过2/3,Patti Smith才学会了三个和弦。而她的神仙爱侣Robert的生命,也已经过了2/3。
很难揣测Patti为何在64岁那年(2010年)选择出版这本书。据她说,是为了Robert的临终之请。彼时,她已嫁作人妇,有了第二个孩子。而Robert叹惋道:“我们从来没有过孩子。”他请Patti为他细说生平,讲讲他们的故事。“我们的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她说。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只是孩子。会比任何孩子活得更长久的孩子。
早在1997年,也就是二人相识20周年时,Patti就出版了一本叫《珊瑚海》(The Coral Sea)的书,讲述了二人那段过往。13年后,《只是孩子》重装上阵,以更舒缓从容的老年视野,将这个故事打散重组一番,一不小心就获了2010年nonfiction类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Patti Smith:我不是“朋克他妈”
Patti Smith成名后的音乐生涯自不必多言。在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拨人对她最有感情。她是打口岁月里的大熟脸,人人口耳相传的是同样的谬误:“朋克教母”。事实上,她瘦削、棱角分明、冷酷而傲慢的形象,她雌雄莫辩的声音和台风,无法让人把她跟阴性词汇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将摇滚乐带入朋克时代,又以自毁气质浓烈的诗性模糊着二者边界的先锋,她比男人更激进、强硬和难搞。当U2主唱Bono当众赞她为“朋克教母”(mother)时,她怒而呵斥曰:“谁他妈是你妈?你他妈给我滚一边儿去。”
她是噪音场中的女战士,是政治上的激进派和行动者,抵抗主义的叫嚣者,永远goddamn young的老朋克,她更是诗人,阴差阳错做了音乐,成为Icon,66岁高龄还领着孩子们一起做专辑:《Banga》,让人看不到她的态度和方向,只有充满想象力的诗性一如既往。
如今,在电视节目访谈中,年过六旬的Patti不复年轻时的傲慢暴烈。狂乱的黑发变成灰黄,昔日的不修边幅在镁光灯下显得落拓,嘴角唇髭隐约可见。她露出腼腆的微笑,不知第几遍讲起Robert与她的往事,还是两眼浸湿。
《只是孩子》:想成为艺术家的情妇的艺术家前史
正如Patti Smith的好友、作家Edmund White所说,她“有一种神话般的想象力”。这想象力不仅对她的诗歌发生作用,也对她的人生选择施以魔法。
“我画画,跳舞,写诗。我没什么天赋,但富于想象力。”那时她16岁,还是将要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课余,她拿着一本母亲送的《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精彩人生》(此人即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Frida Kahlo)的丈夫)到工厂做计件工,负责检查三轮车把手。想象力为她的生活加持了一圈梦幻泡影:她一边在恶劣环境中做机械工作,一边遁入艺术家的白日梦。弗里达与迭戈那互为缪斯的创作者的传奇成为她最重要的白日梦之一。她向人们吹嘘,有朝一日,她会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情妇。
不管是成为艺术家,还是艺术家的情人,命运总会存着一臂蛮力推向你。19岁,她未婚先孕,肇事者是个17岁的懵懂少年。她理所当然地被学校开除,理直气壮地用摇滚乐来拯救她碎裂的人生。
那时她不过是千万个文艺女青年中的一个。为买Bob Dylan的新专辑,在唱片店排几小时队,但这远不如她为了找到Dylan带的那种围巾所付出的时间。她骑着机车,喇叭里放着The Doors的Light my fire,长裙被她按照《放大》女主角的样子剪成了迷你裙,穿的是二手店里搜到的厚大衣,当然必须是王尔德和波德莱尔穿的那种。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摇滚乐永远和时尚联系在一起。生下孩子后,被剥夺了抚养权的少女Patti决心干点儿大事时,首先想到的是买一件灰色的长雨衣。雨衣在那个年代,是艺术圈的暗号之一。
20岁,她几乎是身无分文地从新泽西南部前往纽约,带着一本亲手抄写的《彩图集》。那是她最崇拜的天才诗人兰波的诗集,16岁那年她从书店把她偷走,也正是16岁那年,1871年,兰波这样写:“我生来是诗人,我知道我就是诗人。”
100年后,Patti Smith站在纽约城的圣马可大教堂内,朗诵她的诗歌,Lenny Kaye以狂暴的吉他为她伴奏。台下坐着业已成名的诗人、沃霍尔的工厂家族、影响她至深的Lou Reed。当她嘶吼出那句著名的“耶稣是为别人的罪而死,不是我的”,她已经被最著名的摇滚经纪人列入未来之星的名单。
Robert:灵魂伴侣只能有一个
但这些只是《只是孩子》要讲述的内容的一半。另一半,是给Robert Mapplethorpe的。这个与她同年出生,仅先她1个月降临人世的男孩儿,自她第一天踏入狡猾而性感的纽约城,便撞入了她命运的DNA分子中。
人人都爱看艺术家成名前的惨状。Patti尽可能地满足这一点。她是睡大街、门厅、地铁和墓地的流浪汉,靠疯癫的文艺乞丐“圣徒”接济一餐饭,大部分时间她找不到工作,游走于艺术学院、书店和展览馆之间,饿得眼冒金星,唯一支撑她的是在心中默念真言:“我自由,我自由。”虽然这咒语在几天后沦为:“我饿了,我饿了。”
那是1967年的夏天,John Coltrane告别人世,The Doors的《水晶船》摆渡着整个迷幻之夏,手无寸铁的花童举起了双臂,中国试爆了氢弹,Jimi Hendrix烧了他的吉他,整个世界的年轻人都在暴乱。那是西方青年们的“爱之夏”,也是Patti遇到她终生灵魂伴侣Robert的夏天。
接下来的故事未免太过纯情。他们共同生活了5年,互为室友、灵魂伴侣、爱人、最好的朋友、救命恩人、彼此的缪斯。他们住在切尔西旅馆最小的房间,去博物馆只买得起一张票,无钱医病险些死去。最艰难的时候,她靠眼尖手快地在二手书店淘到诸如福克纳的签名初版书再转手卖掉维持一日三餐。
那年他们都是20岁,有时候,她画画,他写诗;有时候,她写诗,他画画。慢慢地,她的诗变成了歌,她从书店店员变成了诗人,变成摇滚杂志的音乐记者,炙手可热的歌者和另类时尚典范。慢慢地,他的画变成了渎神的邪典拼贴,变成了摇滚杂志上的大幅照片,变成她专辑的封面,变成众人趋之若鹜的以古典手法拍摄同性恋、性虐、摇滚青年和异装癖的艺术展。慢慢地,他为支付艺术账单变成了午夜牛郎,变成真正的同性恋,与年老的艺术品收藏家Sam度过余生,也一同感染了艾滋病。
"我们的需求不一样。我需要超越自身去探索,他需要探索自身。“尽管Patti和Robert在探索方向和性取向上分道扬镳,但他们的灵魂之爱还没有结束。不仅因为灵犀长存,更因他们一同度过的青春岁月:谁陪伴你从文艺青年的潮涌中,挤入艺术殿堂的窄门,谁的名字就将永远被镌刻在心上。
读者:“原来你骨子里这么女人!”
读者们会惊讶于这本书的柔情,它显然出自女人手笔,与Patti的舞台形象相比,多少有点人格分裂。“原来她骨子里这么女人!”读过此书的Patti迷们会这样吐槽。这不是在《滚石》上写凶狠乐评的Patti,也不是对当众怒斥Bono的Patti,她的修辞还是充满兰波、布莱克和波德莱尔式的想象力,她的故事还是马赛克般琐碎、缤纷、细密,充满硌人的残酷现实和被实现的美梦,但她几乎是在用力地袒露自己的另一面,她曾经不愿承认的一面:一个女人,一个爱人,一个母亲。更残酷地说,是一个接连失去偶像(Jim Morrison、Jimi Hendrix)、音乐战友(Janis Joplin、Curt Cobian)、爱人和灵魂伴侣(Robert)、音乐伙伴(Richard Sohl)、丈夫(Fred "Sonic" Smith)和弟弟(Todd Smith),却仍然能带着两个孩子、在半隐居的主妇生活中坚持写作,并成功自我疗愈,重新登上舞台的女人。
Patti从来不是自毁的。她是有自毁气质的理智诗人,看过太多被命运无端摧毁的人,她为自毁的天才扼腕。那首献给Kurt Cobian的《关于一个男孩儿》,正出于对后者的痛心:Robert还在与绝症角力的苦难中战斗,Kurt却亲手了结了生命。
Patti & Robert:文艺八卦史中的两个著名孩子
倘若从神话般的爱情故事和文艺青年成长史中抽离,把《只是孩子》当做文艺八卦史读也是好主意。威廉巴勒斯和他的打字机、猎枪和长大衣住在地下室,他会在Patti和Robert病弱时拿一条包在白报纸里的鱼出现在门前,然后去厨房煎了它。艾伦金斯堡误将Patti认作帅小伙,请饿成纸片的她美餐一顿,真相大白后成为一生好友。在Max's Kansas City,那座孕育了当代艺术群像的“小朝廷”,Andy Whorl和“工厂女孩儿”Edie,地下世界社交中心的国王与王后,偕同他的工厂家族、王室成员Janis Joplin、地下丝绒和Tim Barkley,正催化着一众文艺青年向艺术家的蜕变,而彼时听过“地下丝绒”的人的确不多,这不多的人,也的确都成了大名鼎鼎的艺术家。
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也许是现代以来最令人神往的年代。通俗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反叛面目冲击着年轻人的美学观和世界观,艺术家和他的时代一起成长,并对他的时代施加着无比强势的作用力。而Patti和Robert,尽管他们从20岁开始,共同成长了20年,在这股席卷一切的浪潮中,始终是货真价实的天真孩童。他们没法清晰地看到时代和命运之手的动作,只能在庞大的动荡中骚动,在喧哗中酿造艺术。哦对了,“只是孩子”还来源于一个隐喻般的现实场景。当年轻、籍籍无名、奇装异服的Patti和Robert拉着手在大街上游荡,一对游客夫妇看到了他们,太太要为他们拍照,说他们是“艺术家”,而丈夫阻止了她。他摆摆手说,“不,他们只是孩子。”
没错,只是孩子。多年后,老Patti这样回应:“我们象穿越雷区的孩子一样单纯而危险。在艺术与梦里,你应该狂放不羁地继续前行;在生命里,你应该公正而不为人知地活着。”
for《城市画报》2月下
© 本文版权归作者 drunkdogg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66 没用 5有关键情节透露
[url=] 66[/url] [url=] 5[/url] 9回应[url=]收起[/url]
Vivian 2010-12-14 10:07:31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10版To be loyal, yet be free."We wanted, it seemed, what we already had, a lover and a friend to create with, side by side. To be loyal, yet be free."
My eyes watered several times while reading this book. It is such a beautiful story, for the passion, the love,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unbreakable companionship. I guess I'm more of jealous than being touched by their legend. With a person like Robert Mapplethorpe in Patti's heart, along with their history and affection, she will never feel longly, not even with the fact that he passed away ahead of her.
I love reading about the scenes that they worked together and inspired each other. He would wait anxiously for her to come back home and show her his work. "Patti Patti Patti." In the pictures of my head, his face looked just like an adorable baby doll. I love her using the word "learn" when talking about creating art that was inspired by him, as if I could see them growing up together. And I love the fact that they understood each other so well that the unordinary events could turn out to be so natural and meaningful to their companionship, which only brought them closer.
有用 39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url=] 39[/url] [url=][/url] 3回应[url=]收起[/url]
龙之芥 2012-11-10 02:13:48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size=1em]曾经有人这样对我说:“我想死在你怀里,在我还活着的时候。”这似乎是一句不太合乎逻辑但又十分感动的话,不敢肯定那时的我或她是生还是死了。待我怔怔地缓过神来,还是有些被确凿的心痛抓住了,在意识离开身体之前,我还拥在她的怀里,或者将她搂在我的怀里。温暖。醇静。忘了彼此的存在,似乎到了某种事物的终点,时间的终点,世界的终点,一切的终点。然而这个时候我正读着朋克摇滚桂冠诗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回忆录《只是孩子》(Just kids),小心翼翼地揣摩着仍残剩在大脑皮层里的这一点点越来越深刻的影像。而这,就是文字的特权和魅力。我们可以让文字回忆、幻想、思考、纪念,甚至承诺,就象这本回忆录,帕蒂足足花了二十一年才践履对一生挚爱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诺言——男孩四十二岁临死前嘱托女孩向世人说出他们的故事:“你一定要写,只有你能写。”这是一份执拗的希望。据说,所有的事情都和青春有关。书中荒废学业的男孩和离家流浪的女孩,在颠沛的逐梦路上,意外邂逅决定了一切,包括女孩强悍节奏的优雅,和男孩声色犬马的诗意,最重要的是他们至死不渝的刻骨之爱。这一切将通往何处?他们终将会成为什么模样的人?这是男孩和女孩年轻的问题,而“年轻”的答案就是,坚信自己终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意外,就像一不小心偏离了旅行的既定轨道,忽然走到一条仿佛不存在的走廊上似的,会遇到平时不太留意的人影和姿态。帕蒂和罗伯特两位艺术家的养成,就充满了意外与曲折:“罗伯特起初全心投入绘画和装置艺术,对摄影毫无兴趣。他之所以拿起相机,是为了自制拼贴材料,省下搜寻素材的工夫。帕蒂则专心致志写诗作画,一心向兰波与布莱克看齐,这个内向的女孩原本压根儿没想过公开表演,遑论岀唱片。她之所以组团,最早只是为了在诗歌朗诵的场合添一把电吉他,增加戏剧张力。就这样,一桩意外连到另一桩意外,引爆了他们自己都始料不及的潜能。罗伯特变成了名满天下的摄影大师,帕蒂则变成了‘朋克教母’。”(马世芳导读)在日常奋力挣扎日子里,帕蒂和罗伯特没有给自己任何随波逐流的理由。当整个世界似乎都在慢慢蜕去纯真的时候,他们“以孩子般的纯真和勇敢逃离世俗的洪流,孩子般真诚地去探索未知,谦逊地接受各中苦乐。”(刘奕译后记)这是一种“比胆怯而佯装成熟更有别样的收获”,一切都意味深长地藉着男孩女孩互为艺术家和缪斯的共同信仰,帕蒂流畅且挑衅地转入一种可以即兴发展岀重复乐句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写作和最终的演出,慢慢陷入了摇滚乐的诗意世界;罗伯特则彻底屈服于摄影的力量,照片不只是达到与他的拼贴、装置融为一体的手段,而是反客为主、毫无歉意地涉足人性的阴暗,将古典的色调与性、锐利视觉的花卉和肖像混合在一起,“赋予同性恋以壮丽的雄性美和令人艳羡的高贵,毫不做作地创造了一种无损阴柔优雅的阳刚气质”,并将色情推进了艺术王国。只有像帕蒂和罗伯特一心敢为天下先地给予彼此追寻艺术的时间和自由,才会确实呼吸到“只是孩子”这种空气的纯真质感,那种聚合分离仍带着爱与坦诚的质感,那种不得不寂静面对生死命题的质感。生命中的男孩和女孩就像彼此的镜像,艺术的成长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需求,尽管在形式上不如在身体、语言上来得更像更同步——帕蒂需要超越自身去探索,而罗伯特需要探索自身。男孩“随着作品构成要素的变换和演变,他事实上谱写了一本心灵演化日记,宣布了一个被压制的性身份的出现。”在女孩知晓男孩的同性恋取向后,曾经的爱侣仍紧密相伴,相濡以沫。尽管帕蒂心里难受之极,失望于罗伯特没把她当成可信赖的人,但女孩仍然原谅了男孩,甚至觉得有负于他,认为男孩变成同性恋是因为没有真命天女来拯救他。同时,帕蒂深深理解罗伯特无意去解释自己性欲念、去界定自己身份的难以起齿的艰难和困惑,依旧坚守着他们的誓言,始终相伴,至死不渝。帕蒂给予罗伯特的爱,从不曾通过性的透镜去审视,男孩在女孩心中的形象完整无缺,他是她一辈子最完美的艺术家;罗伯特给予帕蒂的爱,也没有因为对同性的强烈欲望,而减少一丝一毫对女孩的爱,即使他们中断了彼此的性。他们都曾把自己交予过他人,也犹豫不决并失去过所有人,但因为爱又重新找回了彼此,他们追寻的正是自己拥有的、一个可以并肩创作的爱人和朋友、忠诚和自由。在女孩的文学想象中,同性恋是一个诗意的诅咒,她不想唱歌,只想给男孩写歌。他们在各自艺术创作的前沿探索,为彼此创造一片完美空间,就象帕蒂《马群》(Horses)的专辑封面肖像毫无疑问要由罗伯特来拍摄一样,女孩的听觉之剑,必须要插在男孩的视觉之鞘里才够完美。“我们还是我们,”男孩说。男孩握着女孩的手,女孩靠在男孩肩上,在回家的地铁上睡着了。……男孩去世的时候女孩也睡着了。然后就像做梦一样,……那一刻,托斯卡开始了那段精彩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为艺术而生,为爱情而活。女孩闭上眼睛,十指相扣。上帝了解女孩想怎样道这个别。罗伯特的死创造了一种寂静,帕蒂注定要继续活下去,去仔细聆听那需她终其一生要表达的寂静,去平衡伤逝挚爱的失落。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龙之芥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用 27 没用 4有关键情节透露
[url=] 27[/url] [url=] 4[/url] 4回应[url=]收起[/url]
WendyToto 2011-03-07 08:30:41Ecco2010版They must be artists! They are just kids.那天的报纸,最后一版左下角的照片。Patti Smith,长乱的白发,瘦削的身子,布质衣服,简单的裁剪,单一的色调。脸上是温度刚刚好的笑容。照片旁的文字是对Just Kids的简单描述。Bohemian。
在一段压抑的旅行终于快要结束的那天,我躲进了书店。Just Kids摆在进门第一个书架上,封面上“最佳读物”的标记让我有点犹豫。加上“情侣照”,我很是害怕这只是一本烂俗的爱情回忆录。巧合的是,开篇第一章便是在描述Patti在得知Robert死讯的那一天,黑暗和崩溃。我失望地把书放回原位。
好在我实在无处可去,无聊中决定赌一赌,看看Just Kids第二章。然后,我无法停止,爱不释手。
我陷入到Patti的文字漩涡里,不能自拔。安静地被她的语言所深深打动。她的友情,爱情和亲情;她与其他艺术家之间的碰撞;时代和世界带给她的焦虑和思考...都细腻而流畅地表达在她美丽的文字里,触动着我每一根心弦。
这本书满足了我对Bohemian的种种好奇,它像一部电影,我坐在银幕前的黑暗里,看他们走过的每个角落,发生的每一件事。我最喜欢的两个”镜头“:一个是Patti坐在乱纸堆中画画写诗,一个是Robert站在冷风中等待他的”顾客“。
有用 14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url=] 14[/url] [url=][/url] 0回应[url=]收起[/url]
克莱斯特 2018-03-05 22:05:3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版艺术家,缪斯,Just kids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size=1em] 本来准备写孟京辉《先锋戏剧档案》的书评,但去他妈的准备。就在刚刚,我看完Patti Smith的《Just kids》,不同于看这本书的第一天,我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无人处,翻到第一页,看到Robert死去,“ 那一刻,托斯卡开始了那段精彩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 我默默流泪,合上书页,等泪流完,再次打开,看完全书的一半。而此刻,时隔一个月,我以惊人的缓慢,像对待《圣经》一样,读完了剩下的一半,却没有哭泣,只有一种极致的压抑和平静在相互交织中使我不断膨胀,接近窒息,必须进行书写,才能自救。我想,那像是上帝的使命,每当我不能哭泣的时候,我知道,真正的绝望与期盼,亦即到来。
[size=1em]我想,此刻的激动或许可以这样描述:我因看到我,而不能平静。 我不能像写其他书评一样写Patti,这我知道。就像我不能像写别人那样写自己。但我必须克服这种自知,走向另一种未知领域,关于爱的传递。正如书的腰封上所写的:“ 为游荡在七零年纽约街头的波西米亚年轻人画一副流动的肖像,致所有恋人、艺术家和流浪汉的真挚情书。”同样地,你可以在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到那一代人的热情。 我被这本书,被Patti,被Robert所颠倒,完全是因为我某种程度上强烈地受到了某种感应和召唤。像被艺术、被爱情所颠倒一样,我内心住着一个流浪汉,一个艺术家,一个孩子,同时又自恋地爱着自己,爱着他们。艺术并不全是必要的,但伟大的艺术一定出自某种必要。就像Patti形容她和Robert的关系那样:“ 我们选择了一批强调了两人关系的作品——艺术与缪斯,这在我们之间是可以互换的角色。”“ 我们为彼此选了一张照片,加固了我们互为艺术家和缪斯的共同信仰 。”艺术家、缪斯、Just kids . 生物学曾验证,两个人朝夕相处会逐渐降低彼此性欲。我几乎可以想象每个人在读完这句话伴随着阅读的完成而在内心产生常识性的共鸣——强烈的共鸣,但却表现的淡化。可见,不仅仅是性欲降低,因为性欲降低而就连人们看到有关这个事实的这句话所激发的思考欲、反应欲也会降低。众所周知,这个事实不局限于恋人、情人、夫妻,即有亲密关系的异性之间。这是一种人性,一个人被惯性所奴役的真理。朋友、亲人、人类与动物,一切日常重复发生的一切都会降低我们的好奇跟欲望,我们不再是孩子,我们是一个机器。而这并非绝对,并且正因如此,才有了人们与艺术家的分界线,那就是敏感——无底线的敏感。对恶的敏感同时不放弃对善的警惕,对天空的敏感同时又痴迷于人间地狱,对人们所忽视的一切敏感同时又具备重新赋予人们所熟知事物以新生命的艺术能力。无疑Patti和Robert属于艺术家的行列,但更令人惊叹的是:两个艺术家的相遇,在二十岁相遇,一无所有,擅于做梦。 此刻,你如果相信,世界将在艺术意义上开始爆炸。 显然,Patti和Robert并没有因为朝夕相处而逐渐降低性欲,这必然不是从肤浅的性欲层面理解。而是从他们对艺术共同的激情和信仰中理解,性、爱、艺术,对于他们,彼此交融,像一朵缓慢绽放的黑色花朵,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不可琢磨,不能琢磨,不必琢磨。他们尊重彼此的热爱领域,又因为艺术的共通性和彼此在艺术上的审美默契而相互关注,相互建议。他们有爱情,更有理性,有狂欢,以平静。生活和梦想,现实和艺术,爱情和友情,在他们之间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一种根植于艺术矛盾的和谐。不得不说,我无比羡慕他们这种状态,以至于对除了他们两个人以外的人产生了一种恨,一种陌生的仇恨。当然,包括对我自己的仇恨。或者说,我自己是最大的一个仇恨。 我不能产生第二个人,一如我的痛苦不能被他人感知。 我只能谩骂世界,像孩子谩骂醉酒的母亲。但我不能渴望它清醒,渴望改变,我不能渴望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改变。世界没有灵魂,它甚至没有肉体。它被践踏、被迷信、被怀疑,它是一个婊子。但你还要继续祈祷永生,继续在祈祷中死去。我们一生所完成的不过一个善意的悖论。 “ 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 ” “ 帕蒂,没人像我们这样看世界 ” “ 不能就这么躺着,世界正在抛弃我 ”我在这里非要说一句:年轻人,你可曾惧怕被世界抛弃。还是你生下来已经把世界抛弃。 “ 谁也没有咱们这样的眼光,帕蒂 ” “ 对我来说这是一条信息,对罗伯特而言,却是方法。”这就是艺术家。 “ 我从不曾通过性行为的透镜去看他,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完整无缺,他是我这辈子最完美的艺术家。” Patti说:“ 我们手拉手往家走,有那么一刻我落在了后面,看着他走在前头。他的水手步态总是那么触动我,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停下脚步,而他会继续前行,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没有什么能把我们分开。”的确是这样。后来Patti有了家庭,生了孩子。而Robert却仍以艺术为生,或者说。艺术对于Patti来说,是一部分生命,而对于Robert,却是信仰,他的全部生命。我毫不掩饰对我也能够拥有像Robert一样的男人/艺术家这件事情的渴望。 这种渴望一直贯穿我读这本书,甚至在阅读之前,阅读完成,一直存在。 而我却想借用Patti的那句话向所有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发问:“ 她们都领先于她们的时代,但也都不够长命,没能看到那个被她们领先的时代。”你们敢吗 ? “ 艺术家在直觉中寻求神性的共鸣,但是为了创作,他不能停留在这个令人神往的无形国度里。他必须回到物质世界去完成他的作品。艺术家的责任,就是在神秘的交流和创造的劳动之间寻找平衡。” 我赞同这句话,甚至不惜牺牲我本人的偏见。 Patti和Robert一开始生活贫穷,正如艺术家的贫穷。 “ 我们俩的钱只够买一张票的,所以两人中会有一个进去看展览,回来讲给另一个人听。有那么一次,我们去了惠特尼博物馆,这次轮到我了,我不情愿地留下他自己走了进去。我已经不记得那里都展了些什么,只记得我透过一扇博物馆特有的梯形窗户,端详着街对面的罗伯特,他正邪倚在一个停车收费器上,抽着烟。”他说,“ 我们总有一天会一起进去,而且是去看我们自己的展览 。” Robert去世以后,Patti去惠特尼博物馆的追思会上,她说:我曾在那里透过一扇梯形窗户,远远地看着他若有所思地抽着烟。每次看到这里,我心里就要难受一阵,像是注视父亲的背影或者陌生人,难受一阵。 Robert在我心中已然成了一个雕像,一个抽着烟的年轻人,一个天才,一个艺术家。 “ 咱们甚至没有一个孩子 。”他哭了。 “ 我们的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 。”艺术家,缪斯,Just kids,我知道,在未来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历经痛苦、绝望、诋毁,最终通向死亡。而我将不断想起这句话:“ 没有人看得见我们现在在做的事,帕蒂。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克莱斯特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自豆瓣App
有用 13 没用 0
[url=] 13[/url] [url=][/url] 1回应[url=]收起[/url]
木小瓷 2014-10-10 17:05:27未必重返美好时代1967年,一对老夫妇停在干燥温暖的秋日的华盛顿广场,盯着穿羊皮马甲的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和穿垮掉派凉鞋和破披巾的帕蒂•史密斯看,女人说快把他们拍下来,他们是艺术家。女人的丈夫却说,他俩只是孩子。
一句调侃,成了帕蒂·史密斯的书名。
——拜托,不管我们科技再怎么进步,请不要遗弃书本。在这有形的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比书本更美丽。
帕蒂史密斯如是说。
帕蒂•史密斯的文字里有着不可磨灭的激情和细水长流的温情。最锋利的棱角和最柔软的情绪背后,依然是我最迷恋的属于六十年代的风华。
60年代有什么。文革,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自我感觉良好之后陷入爬不出来的水深火热?彼时东方正在苦难之中等待劫后余生的自我恢复和蜕变,西方却已经是姹紫嫣红好风光。
海夫纳代言了一代花花公子的想了精神。凯瑟琳•德纳芙的法兰西面孔和碧姬•巴铎的野性狂放都是上帝的创造。
玛丽•夸特在伦敦掀起了迷你裙风潮拉开了“摇摆的六十年代”的序幕,皮尔•卡丹热衷于实验性的中性时尚。杰奎琳穿上定制的纪梵希礼服出席了肯尼迪的葬礼。赫本的大太阳镜和小黑裙成了又一个时尚标签。
苏珊•桑塔格的论文成为美国知识分子聚餐会上的谈资。卡波特用《冷血》奠定了非虚构文体开山鼻祖的地位。诺曼•梅勒记录下格林威治村的一切但依然向往着诺贝尔文学奖。金斯堡“就像疯狂的火车头一样叫嚣着”。
杜拉斯烦透了杜拉斯,却和罗伯•格里耶一起成为了作家电影的两杆大旗。列侬和洋子在阿姆斯特丹的大床上进行着做爱不做战的反抗。63岁的萨特走向巴黎“五月风暴”的街头,热情昂扬,斗志满满。安迪•沃霍尔作为一代精神分析师和前卫艺术教父,带着他的明星们在工厂的小朝廷里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膜拜。
帕蒂•史密斯和詹尼斯•乔普林在切尔西旅馆的走廊里擦肩而过,后来她说乔普林是玫瑰。吉姆•莫里森带着毒蛇一样的气质唱起come on baby light my fire。比耶稣更受欢迎的披头士看起来绅士般温文尔雅,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滚石小伙子用十足的流氓派头吸引着眼球。吉米•亨德里克斯还在用牙齿弹琴,伍德斯托克上空弥漫着LSD和情欲和自由的味道。如果这时候你来到旧金山,别忘了在头上戴一朵花。
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在我们的朋克教母最好的年华。
只是当嬉皮成为雅皮,反叛成了回归,每一个渴望重返美好时代的人,都只是心怀强烈黄金时代情结的造梦者和空想家。谁都不曾在那个年代真实地生活过。正因如此,才有了源源不断的诗意的向往。
用好坏来定义一个时代和用十年来划分一个时代一样,都难免略显偏颇武断。60年代留给我们的,是生动的充满革命性的未曾亲历的温暖回忆。开放、自由、酷。民谣复兴、英伦入侵、嬉皮、女权主义、爱之夏、切尔西、格林威治村、安迪•沃霍尔。无数的先锋这里聚集成时代的盛会,在安非他命和LSD味道笼罩下的无数主义生根发芽,黄金时代的性与自由、朝气与逆反、爱与死,都在这里不停上演。我相信,没有什么比Patti Smith 带着生病的罗伯特从德西兰大街顶楼廉价旅馆搬去切尔西酒店时,在出租车上承诺两人独立之前再也不分开的那一刻更让人为之动容,也没有什么比吉米•亨德里克斯实现了自己关于1966年的预言,在远离家乡的伦敦一夜成名听起来更美妙得不可思议。割舍不断的精神之爱与纯粹的理想主义永远都值得被歌颂。不仅60年代,任何时代都需要一个精神内核的存在,去支撑一代人不让其垮掉。
“我们默默地吸收着彼此的思想,在破晓时分相拥而眠。再醒来时,他用他狡黠的笑容向我致意,而我知道,他就是我的骑士。”
“我们拥有作品,我们拥有彼此。”
对我来说,这两个孩子的爱情,是我理想之中的一种状态。
总之,未得到和已失去,总是最好。
有用 11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url=] 11[/url] [url=][/url] 3回应[url=]收起[/url]
Joie 2019-09-08 14:25:36Ecco2010版Smile[size=1em]看 Patti 的文字,我总是想到另外一本书,《Call me by your name》,不是故事有任何相似之处,而是一个人描写另一个人,如果是爱人,是会带着光的。甚至整本书,都像是给那个年代,那段回忆,以及 Robert 的,一封情书。Patti 笔下的 Robert 太美好,想要描写艺术家不容易,而她抓住了他的所有特质,又为这些所有的特质笼上了一层温柔的光。Patti 描述下的Robert是纯粹的,不是好或不好,善良或是邪恶,也无关任何道德或秩序,她眼中的他,一直到最后,也只是孩子。
[size=1em] Patti 和 Robert 的这段关系,以爱情开始,后来是以什么形式来延续,好像太难定义了。初到纽约时,互相扶持互相依赖,分享并不足够的食物也分享艺术,二十年后,有了各自的家庭和事业,但两人之间流淌的默契却从来没变。如果说这本书是关于成长,那它是关于两位艺术家的成长,从穷困潦倒到成名;却也是一段关系的成长,是恋人是朋友,也是艺术家与缪斯。早就知道结局,但看到最后还是非常难过,大概是觉得这种关系太难得,这样失去一个爱人,也真的太悲伤。“When I look at it now, I never see me. I see us. ” 即使一个人离开,但所有的“我”里都留有“我们”,这或许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size=1em]“Chelsea Hotel 里面你最喜欢谁 :) 对谁印象最深?” “Allen Ginsberg”
[size=1em]Chelsea酒店里的每一个房间都像一个小宇宙,那么多闪着光的名字,听过的,没听过的,那么多被创造的作品,留下来的,没留下来的,那个时代的纽约好像在书里活了过来。
[size=1em]Patti 的文字很美,感染力很强。她详细甚至絮叨的描写了那么多衣服的纹理,配饰的样式,某一天的食物,遇见的人,Chelsea酒店里的某一个房间,当然还有Robert的作品。Patti 写的是回忆,却像是带着人一起,经历了这一切。能读到这本,真是开心。
© 本文版权归作者 Joi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自豆瓣App
有用 7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url=] 7[/url] [url=][/url] 2回应[url=]收起[/url]
Chameli 2013-01-18 14:27:19温柔,动人译者后记写的很妙。
“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光怪陆离的场景,尽管令人兴奋,但在一条追寻自由的小路上也只是斑驳的光影。这不是漂亮话。即便没有贴身走在这条路上,你也一样能够感受,这个故事里,真正让你难以释怀的,其实是那份无以代受的哀乐和了不可得的聚散。在这件事上,我们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无人幸免。
……我想,你若咬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更没有随波逐流的理由。在无常的生命中,这会比胆怯而佯装成熟更有别样的收获吧。”
书里一长串耀眼璀璨的名字,都因我们忙于应付现实而疏离了;书里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章节,和含蓄的道白,如果不是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很容易让人害怕和厌弃。就像陡然看到罗伯特的摄影作品一样的有些害怕。
接近尾声的时候,书中一处“我们找到的大部分人,似乎对自己想要什么或是想听起来像什么,都已心中有数了。”很美好。
有用 6 没用 0有关键情节透露
[url=] 6[/url] [url=][/url] 0回应[url=]收起[/url]
读书笔记 · · · · · · (共473篇)我来写笔记
展开
第21页
总有那么些天,阴雨蒙蒙的,布鲁克林的街巷格外上镜,每扇窗都像是一个莱卡镜头,窗外的景致静谧而富颗粒感。我们把彩色铅笔和画纸划拉到一起,像野孩子一样闷头一画到天黑,直到再也画不动了,到头便睡。我们相拥而卧,窒息地拥吻着入梦,有点笨拙但很开心。 我遇到的这个男孩羞怯而不善言辞。他喜欢被引领,喜欢被牵着手全心全意地进入另一个世界。即使在他表现得阴柔、驯服的时候,也富于阳性美和保护欲。他在衣着和举止上都... (4回应)2012-10-19 21:36 32人喜欢
展开
第5页
我明白,在这一小段时空里,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2012-12-01 09:14 26人喜欢
展开
第13页
♬ CaR (There is a light.) 我们总爱笑话小时候的自己,笑我是一个努力学好的坏丫头,而他是一个努力学坏的好小子。多年以后,这些角色会颠倒,然后再颠倒,直到我们开始接受自己的双重性,我们就这样接纳了大相径庭的信条,接纳了自身的光明与黑暗。2012-11-08 18:28 18人喜欢
展开
第25页 ---
在我的低潮期,我想不通艺术创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我们是在创造上帝吗?我们是在跟自己对话吗?终极目标又是什么?为把某人的作品关在艺术品的大动物园——现代艺术馆,大都会歌剧院或卢浮宫——里吗? 我渴望诚实,诚然自己也有不诚之处。为何要投身艺术?为自我实现,或是为艺术本身?除非什么人能给点启示,否则这理由会找个没完没了。 …… 罗伯特对我这左一次右一次的反省很不耐烦,他似乎从不置疑他的艺术动机,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