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耳机里一直是Sinéad O'Connor循环播放。英雄末路和英年早逝哪个更令人心碎?还真不好说。青春越灿烂,毁灭越伤感。鲁迅先生有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唯一欣慰的是,世界上存在过那些美好的瞬间,它们一存在便永恒。
冰与火之歌
(文:尔东尘,原文刊于《V Magazine》,后收录于花城出版社《醒来闻到咖啡香》)
灯光熄灭,乐声轻抚,黑暗中Sinéad O'Connor的低吟浅唱宛若一簇忽明忽暗的烛光,这感觉不是我常能消受的。
算起来"Faith and Courage"应该是O'Connor的第六张唱片。买她的唱片并非为了期待,而是向老朋友打个招呼。因为她以前的那张专辑"Universal Mother"给人印象太深刻了,就像心口被人狠狠地划了一刀,一生难以忘怀。那张唱片做得如此出色如此落力,唱的人和听的人都几乎被它搞得筋疲力尽,所以我想,杰作不必多,有那么一张就够了。
尽管如此,我却几乎买齐了她的唱片。从1987年的首张专辑"the Lion and the Cobra"到这张《信念和勇气》。
众所周知Sinéad O'Connor是个非常特别的女人,一句话:酷!她清澈的眼神深冷如水潭,和她著名的光头一样引人注目,你要是一直盯着她的眼珠看,就会有要淹死冻死在那儿的错觉。这个离经叛道的女人的歌中充满了才气秀气灵气和狂气,有关她的小道消息也是满天飞,最著名的就是烧教皇照片的那种。我喜欢她温柔又锋利的歌声,她有无比宽广的音域,感人气息由平和柔弱到咆哮暴躁排山倒海般袭来。其中最喜欢那首叫"You Made Me the Thief of Your Heart"的歌。那是一首电影的插曲,很有名的,叫《因父之名》。如果边看着那部电影的尾声边听着O'Connor似潮汐般忽远忽近的歌声,情绪会很失控。听起来就像冰中趟火,火中尝冰,对比相当强烈,简直可谓深刺入心,可惜这首歌未曾收录于她任何一张个人专辑中。
专辑《信念和勇气》被小报称为“一个边缘女人的感知”,评论说它“为听者呈献出一位更友善、更成熟、更强大的Sinéad O'Connor。专辑融合了摇滚的愤怒、电子乐的冰冷空灵、民谣的朴素悠远、凯尔特音乐固有的神秘主义和Hip Hop的社会批判,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商业元素”——这也是我的心里话,否则谁愿意下班时间做广告。
专辑中我最喜欢的是"Jealous"、"T'll I Whisper U Something"、"No Man's Woman",其中"No Man's Woman"可算她近十年来最具流行潜质的歌曲之一,也是少有的可供卡拉OK的歌曲。"Jealous"则深入细致地探讨了男女关系。而说"T'll I Whisper U Something"是最动听的歌一点也不过份,爱尔兰传统忧郁因子深入渗透到了节奏和旋律中,我喜欢它的鼓点和旋律,就像"You Made Me the Thief of Your Heart"一样。
感觉O'Connor这几年受美国音乐影响颇大,除了"T'll I Whisper U Something"里部分美式发腔,"Dancing Lessons"里O'Connor也很少见地采用了R&B的节奏,流行朋克风格的"Daddy I'm Fine"强悍得像Hole乐队的早期作品,是献给曾经与她关系紧张的父亲的。
但O'Connor骨子里仍是爱尔兰的,在“the Lamb's Book of Life”的开头,爱尔兰式的雅致与忧伤表现了更多内涵和神韵。关键在于风琴和箫的运用,这一点在“If U Ever”中也有体现。结束曲是翻唱传统爱尔兰祈祷词的“Kyrie Eleison”(《愿主怜悯我们》),O'Connor借此同时重申了对爱尔兰音乐的继承和对上帝的虔诚,歌声如溪水流淌,又如圣咏般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