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真正开始走红于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易中天的平民立场 ,幽默语言,是他大受追捧和欢迎的主要原因。
历史学者易中天不太瞧得上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很多场合,他都点名不点名地表达过嘲讽、揶揄。
比如他在《帝国的惆怅》一书中,借着夸奖别人,又不点名地贬了余秋雨一次,“前两天重读了夏坚勇先生《湮没的辉煌》一书。我一直认为,夏先生的历史大散文,无论气度还是识见,都在某先生的文化大散文之上,但影响和销量不可同日而语。这不公平。”
易中天对于余秋雨一直都是很有针对性的,甚至在学校演讲的时候,也说了很多关于余秋雨的事情,对此余秋雨一直没有做回应,那是因为余秋雨不愿意去因为这样的事情争执,在余秋雨看来,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对别人造成影响,就算易中天伤害自己,他也没有正面的回击。
余秋雨写过很多文章,在文章里,流露出很多高尚的品格来,但是他本人却在很多方面让人诟病。比如“诈捐门”事件,当时易中天连续发了三篇文章至于余秋雨向灾区捐款20万元的事情,并且说余秋雨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是不能诈捐的。余秋雨也一直没有出面回应,后来因为舆论压力,不得已他又捐了价值20万的 图书。
余秋雨是一个自视很高的人,在文章中他俨然成为传媒争夺的骄子和时代文化的代言人,他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文化在当前的状况以及在下个世纪的走向,扮演着无所不知的预言家的角色。他似乎成了一驾将把中国文化拉向复兴的马车。余先生是应该很得意的,他会在文章中看似不经意的告诉你,我的妻子马兰演的黄梅戏《红楼梦》在安徽首演,轰动了全国。
在一次采访中易中天曾表示:“我对余秋雨心存一份敬意,因为他是第一个走进公众媒体的人,但更多的是不以为然,我们两个在骨子里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份“不以为然”,余秋雨昨日也有点“不以为然”,他称自己至今不认识易中天先生,“我知道他讲课很好,但是我没有听过,这好像是我看不起他,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我完全没有时间,也从来不看报纸、不上网”。
两人都写历史,该惺惺相惜才对,至少该互相借鉴。
也许真的是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