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481|回复: 1
收起左侧

[反思评论] 被巨头网罗的「门客」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6 名

发帖:NO. 73 名

在线:NO. 38 名

音乐之家1 发表于 2020-3-28 20: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被巨头网罗的「门客」鞭牛士Bianews 2020-03-23 20:23:42
文 · 志平
1999年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是个意义重大的年份,以马云为首的18罗汉拿50万成立了阿里,马化腾凑了50万成立的腾讯在这一年推出了QQ前身QICQ。同时,还有200家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而作为知识分子的高晓松,1999年的时候,不仅成功发现了朴树,而且用烟头烫手臂的方式求婚成功。许知远在那一年选择休学,蓄发,同时创立校园刊,结果因为批判校园的世俗化而被勒令停刊。吴晓波则和朋友出资50万买下了千岛湖的一个岛,种杨梅,酿杨梅酒。
当时估计谁也没有想到,20年后,这些知识分子要分别在阿里、腾讯的屋檐下获得了一些名利和成长。
知识分子甘当巨头门客?
2019年5月,《晓说》系列在高晓松心满意足中画上句号。他主讲的文史类节目给了阿里、爱奇艺等多个平台漂亮的数据,也给了高晓松重塑形象的机会。
高晓松的“第二次”出名源自他的酒驾。据他自己的介绍,蹲了半年出来之后,知道他的人比之前多了很多,基本都是来找他做节目,《晓说》就是在这种因缘际会的情况下诞生的。
高晓松一直都将“文艺青年”这个标签放在“知识分子”的前面,清华出身的他成名于文艺圈,在第一次获得名利的时候,曾花几万买了个大哥大,下面吊着一个BB机,并且花费几千块为BB机配备了一个靓号。
年轻时的高晓松(by:高晓松微博)
或许也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懂得流行文化,混迹于这个圈子,让高晓松这样一个知识分子懂得如何与喜欢这些的人交流。高晓松和许知远都觉得,知识分子是带有偏见的。可是,高晓松显然比许知远更懂得如何处理这种偏见。
和许知远在《十三邀》中输出思考方式不同,高晓松在节目中输出的是文史、故事,最重要的是,他会说“人话”。有趣的是,《晓说》的名字来自曾被许知远发文痛斥的韩寒,这个名字替代了高晓松的“闲得蛋疼”。
《晓说》第一季在优酷仅播出一年就获得了1亿的播放量,前两季结束时,总播放量达到了5亿。这个靠一张嘴意外成功的脱口秀节目,为高晓松带来了大量圈外非文青的粉丝。
那两年,优酷正在经历巨变。土豆网在2012年退市后,双方期望通过合并来遏制亏损并保持独立发展,不想像爱奇艺、PPTV、56网那样委身巨头。但由于两家内容过于同质化,且王微带领一部分团队成员出走,这次合并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积极作用。
但高晓松却因为两季《晓说》名声在外,在那个视频网站激烈争夺优秀资源的时期,挖角是规避不了的事情。据高晓松的回忆,当时有五家企业来找他谈合作,但最后他选择了唯一不是上市公司的爱奇艺,两者的相识也相当甜蜜。
同为清华校友的龚宇曾经在《晓说》第二季还没有完结的时候,就和高晓松在丽都饭店附近的酒吧见过面。但最终促成合作靠的是马东,他和高晓松在《汉字英雄》中就曾有过合作,被高晓松看作“哥们儿”。而古永锵在两次挽留之后,选择了理解。
在走之前,高晓松给在腾讯和阿里之间举棋不定的古永锵说,“你跟小马(马化腾)合作是它给你流量,你跟大马(马云)合作是你给它流量。”
高晓松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其实分得清什么是生意,什么是自我坚持。即便在节目中自嘲“不是一个太成功的商人”的许知远,也知道将单向街书店裂变为单向空间、单读、单厨等等,并尝试和腾讯合作做视频节目试图破圈。而作为单向街书店攒局人之一的吴晓波,当然就更懂了。
但是,懂生意不代表会完全向资本低头。三年三季共112期的《晓松奇谈》截止2016年底,就已经给爱奇艺带来了高达9亿的播放量,并且成了当时网综脱口秀的标杆。但是,高晓松在爱奇艺的最后一年并不开心。直接导火索当然是《晓松奇谈》的加拿大系列,平台、赞助商、高晓松三方激烈交火,高晓松与平台的不和也公之于众。
此事其实并非因为某一期或某一件事,而是高晓松在《晓松奇谈》内容上的创作自由度受到了资方的掣肘,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当初,高晓松为了保持自由度,选择不要分成,但依然没有阻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此外,还有一件事大概也会让爱奇艺所介怀:2015年7月,高晓松、宋柯、何炅加入阿里音乐集团,高晓松任董事长。高晓松称自己是自由的知识分子,所以“六国封相”这种事在他那里并不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创作得不到尊重才是。
曾经的阿里音乐三巨头:高晓松、宋柯、何炅
所以,高晓松离开的比较决绝,不仅《晓松奇谈》收摊,《奇葩说》也正式退出。
当然,即便重新在优酷支起《晓说》的摊子,高晓松依然保持着他的那份自由。不仅在蜻蜓FM上连开《矮大紧指北》《晓年鉴》两档付费节目,还在东方卫视开了一档《晓松说》。阿里和优酷显得比较大度,其原因之一当然是高晓松自带流量且能创造流量。
如果把许知远、吴晓波、高晓松这三位踏入巨头门庭的知识分子放在一起比较,高老师应该是三者中既名利双收,又几乎没有污点的存在。
虽然把阿里星球做失败了,并且卸任了阿里音乐的董事长一职,但他仍然是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的主席,统筹着阿里文娱全球的事务,偶尔靠刷脸负责阿里“双十一”晚会。
许知远就比较惨了,《十三邀》给腾讯带来了超过7亿的播放量,但却给他带来了不少争议甚至骂声。好在,他比较享受这种状态,不被理解才是一个称职的知识分子。而吴老师存在感比较弱,讲讲经济写写书,只在年末开一次年终秀,做预测什么的比罗振宇“贩卖焦虑”要安全的多,能赚钱就不要太高调。
向互联网“屈服”
知识分子和巨头的结合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许知远在对谈李诞的那期节目中曾表示,自己做《十三邀》的目的,是防止自己陷入那种封闭的自洽中,同时也对外面充满好奇。但显然他不理解外面的人喜欢什么,而且自己也并不适应。
如果你有看过《十三邀》往期有关二次元、姚晨、李诞的那几期就会发现,他都在其中说过“我不知道聊什么”这句话,完全没有采访白先勇先生时的那种兴奋感。他抗拒流行文化以及委身其中的人,但互联网代表的恰恰是流行文化。所以,当马东以“我们曾精致过吗?”反击、李诞反解构许知远时,反对者会感觉出了一口恶气,更加坚定的把迂腐、拧巴的标签扣在许知远的头上。
和高晓松不同,许知远把知识分子所有的好与不好都表现的过于清晰,在节目中“不说人话”、哀叹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毫不掩饰对娱乐/互联网/综艺的鄙夷,称这些是花花绿绿的东西。
高晓松也保持着那份知识分子的傲气和坚持,不同的是,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他选择只说那些大众能听懂的东西,只玩那些能挑逗大众神经的自拍。许知远却选择了无视骂声反复出圈入圈,在网络视频节目中大谈人类未来,在谈人类未来之余,去薇娅的直播间卖货。
许知远在后来的演讲中解释:从来没有在微观世界里,看到一个能量场是这样运转的。
普通人当然不关心能量场是什么以及怎么运转,但他们大概率会和吴晓波一样在卫生间笑了3分钟。此次许知远进入薇娅直播间的关注度,不亚于高晓松进入李佳琦的直播间。你看,许知远其实知道如何创造网民感兴趣的内容,他只是想表现出自己的那份“笨拙”和偏见。
相比之下,高晓松的做法就更细腻,他本身就成长于流行文化,同样经历过圈子里大师(师从黄小茂)的熏陶,比许知远更容易和这个世界和解。
所以他可以在节目中、微博上插科打诨,口落悬河,也可以和针锋相对者一较高下,甚至毫不掩饰对明粉及明朝的不喜。你可以把这种和解理解为妥协,就像曾经流浪在上海街头的沈巍大师,最终选择住进五星级酒店成为一名网红。在妥协之外,高晓松给自己留了杂书馆和晓岛两块自留地。
这种情况并不是许知远、高晓松等少数几个人就可以改变的。在《晓说》的最后一期,高晓松就曾说,他到70岁之后才会考虑拍电影,那时候自己才能做到无所畏惧。现阶段整个市场和创作环境都充满了妥协,没有偏见,所以产生不了大师。
他其实和许知远表达了同一个看法,但是许知远所说和所做不仅“赚不到钱”还不会落个好。
所以,很多知识分子即便做不到高晓松那样出将入相,也不会做许知远那样的刺头,而是选择了著书立作这种最朴实的方式。
吴晓波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大概只有《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腾讯传》等几部作品,但俨然已坐实了自己作家的身份。只不过,作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要么甘于寂寞四五年写一部《三体》,要么做自媒体,玩流量。商人气息更重的吴晓波当然选择后者,甚至想凭借20亿的估值上市。
如果,柳传志当初没有否掉自己钦点的迟宇宙执笔的《联想局》,迟宇宙大概不会和吴晓波一样去做“商业人物”,而且靠《真相:杨元庆是XXXX》《并肩而战?别天真了,这是王石一个人的战斗》等多篇10w+打出名声。他大概会像过去十几年一样每两三年换一个安身之所,或者在联想的庇佑下搞点事情。总之,不会和联想正面对决。
迟宇宙曾在采访中说,自己用最好的年华思考本土最有价值的企业和领导人,柳传志是他的贵人,他虽“废”犹值。
他或许感激柳传志的伯乐之恩,但大概对联想没什么感情。
在《晓说》刚刚出现的那几年,出现了一个叫做“知识付费”的小风口。按理说那应该是知识分子得以在互联网时代,光鲜亮丽生活的一个机会,可最后只有高晓松、罗振宇、窦文涛、梁文道这样的人尝到了甜头。
看来,不管是不是委身巨头,知识分子想依靠互联网生存,口才和知识缺一不可。

收藏
举报





82 条评论


评论





  • 浪淘沙里金2020 3天前

    越是名人高知,越要有家国天下的普世情怀,如果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那就陷入偏执了,别拿偏执当个性。

    回复29


  • 文来189 3天前

    儒家推崇盛世出,乱世隐。道家则是乱世出,盛世隐。所以历史上最厉害的人都是道家,如张良,范蠡等等.....中华民族从来不乏高人,时势未到而已。而当下许多人甚至连文人都不算,只能规划为商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回复 ⋅ 6条回复45


  • Steven8657 3天前

    高晓松,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门客。只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说。

    回复 ⋅ 9条回复80


  • 飞哥非主流 1天前

    高老师说的八十年代大师辈出而现今泛善可陈的观点很有同感!

    回复0


  • 用户3557940324812 3天前

    互联网代表的是流行文化,,,,,,高晓松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他选择只说那些大众能听懂的东西,只玩那些能挑逗大众神经的自拍,,,,,,那样的刺头,而是选择了著书立作这种最朴实的方式。自己会用最好的年华思考本土最有价值的企业和领导人,柳传志是他的贵人,他虽废疣值。感激柳传志的伯乐之恩。不管是不是委身巨头,知识分子想依靠互联网生存,口才和知识缺一不可。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7 名

发帖:NO. 23 名

在线:NO. 38 名

张政 发表于 2024-2-22 2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5:46 , Processed in 0.225878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