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第一单元复习检测,重点是对《邓稼先》、《说和做》、《孙权劝学》三课的复习。
《邓稼先》
字词积累: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能毫无惭愧地承当某种称号或荣誉。
妇孺皆知:妇女和孩子都知道。表示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
表现手法:
1. 作者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能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2. 《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借此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表现了邓稼先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3.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对比、引用、侧面描写、议论、抒情。
【练习题】
1.下面对选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 B.作者选取了文革期间发生的两件事,表现了邓稼先没有私心、值得相信的品格。
- C.“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突出邓嫁先在中外同类知识分子中更具有朴实气质。
- D.选文⑦和⑧连用了两个“竟”,说明了邓稼先很能说话并跟两派群众关系很好。
2.奥本海默和邓稼先两人有什么异同?为什么把他们两个人放在一起介绍?
3.钱三强选聘邓稼先,葛罗夫斯选聘奥本海默,其实这样的“伯乐”还很多,请另外再举两个具体事例。
【答案】
1D
2
相同点:都是两国原子弹设计和领导人。
不同点:奧本海默是一个拨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原因:对比写更能突出、衬托出邓稼先朴实的气质,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孕育出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3示例:熊庆来发现华罗庚 ;物理学家卢瑟福提携玻尔。
《说和做》
【练习题】
根据《邓稼先》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所学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
- B.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
- C.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
- D.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2.在第五部分“‘我不能走’”中, “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己轻是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了!”这个句子属 描写,它的作用是: 。
3.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两段文字在全文中起 作用,其中 (填原文)是对课文前半部分的全面概括,第二段文字在文章中起 作用。
4.“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是对闻一多先生的 描写,表现了他 。
【答案】
1D
2.环境描写 ; 描写了戈壁滩上恶劣的气候条件,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对表现邓稼先的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起到了烘托作用。
3.承上启下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 引起下文
4.外貌描写 ; 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英勇无畏的神态,也流露出作者的景仰之情。
《孙权劝学》
单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