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海南大学发布讣告,该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林肇宏因病抢救无效。据报道,现年42岁的林肇宏教授,是在操场上进行跑步锻炼时发生了意外。
当时加完班的他约同事去操场跑步,本跑得好好的。忽然之间,他倒在地上就再也没有醒来。虽然同事立即叫救护车抢救,但于事无补。事后,医生解释说,林肇宏教授属于心源性猝死。
3月22日,济南市也有一位男子晨练突发心脏骤停,幸好被一位路过的晨练医生救援,这一幕也被很多跑友成为「教科书」式抢救。这位医生叫徐留玉,他也提醒市民,锻炼一定要适度,不能过度锻炼。
近期随着卫建委声明空旷处可不戴口罩,不少跑者也开始恢复训练。但由于疫情影响,多数跑者都在家宅了很久,体能也比之前下降了不少。就算坚持在家训练的跑者,也很难一时之间适应户外跑。
在这个时候看到了一则「跑步猝死」的消息,难免令人担心。对于一个喜欢跑步、马拉松的人来说,我们有必要了解是什么引发运动性昏厥甚至猝死,该如何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更放心的享受运动。
01 为什么运动员和健身的人也会发生猝死?
很多人认为运动员或者有健身习惯的人,他们的体质一定很好很健康。但与之相反的,也常有新闻报道运动员猝死、健身达人猝死等消息。所以难免令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运动员和健身人群也会发生猝死?
实际上在心血管领域有一个共识,就是运动不一定会使你的心脏非常健康,与之相反过度的运动可能还会促发发生心脏病,或者诱发运动心率失常。
>>>>被忽视的心脏问题
促发运动性心肌病,是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会造成交感神经明显的激活,而交感神经被长期激活则会造成我们心肌细胞的肥大;另外大量长时间运动后,我们的心率会明显的减慢,这也会影响我们的心肌状态。
所以长时间运动的运动员们,容易发生心肌肥厚,或者心率减慢。而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这也是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导致容易忽视这一问题,也就不会因此去求医治疗了。但也因此,不能代表你的心脏,是一个健康的心脏。
>>>>潜在疾病的风险
另外有些运动员,在他们身上有一些潜在的疾病,比如有些运动员,有先天性心脏病、马凡氏综合症。例如世界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实际上就是一个马凡氏综合症患者,最终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在球场上。
>>>>不恰当的运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运动会引发或加重心肌缺血(注:不运动一般是不会加重心肌缺血的症状的,适度的运动对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具有不错的功效),当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造成血管收缩,导致心脏搏击的力量增强,此时血管受到的血流冲击力量增强。
如果一个人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在愚弄的时候,因为血流的流速增快,对血管的剪切力增强,就很容易造成这种斑块破裂、破碎,产生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增加猝死风险。
02 如何避免跑步中的「意外」发生
在日常训练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晕厥、心脏骤停等危险事件发生呢。
由于当前的技术手段,对于什么会诱发心脏骤停,为什么发生以及什么时间会发生并不能准确的预测知道。不过,从一些研究调查中还是能找到点线索。在那些遭受过心脏骤停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在发病前身体会出现一些征兆。
>>>>警惕这些身体信号
A 运动中突发呼吸急促
B 胸部的压迫感,尤其是左侧胸部
C 感到疼痛或不适,特别是在运动期间
D 运动中意识的丧失
E 突发的心悸,或者不舒服的心跳节奏
F 严重或突发的暂时头晕
如果运动中出现此类问题,最好停下来,建议去检查一下心脏。
>>>>3个心脏骤停被抢救过来的受访者
除了先前的症状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别人的一些经历中了解到更多,国外就曾经对那些遭受过心脏骤停并抢救过来的人进行了相关的采访。
1号受访者,女性,38岁。很喜欢运动,练习过跆拳道、旱冰,曾经以1小时45分的成绩完成过半马,最近还参加了一场10k的跑步比赛。最近一次的半马比赛中,在19公里处,无法挪动双腿,然后摔倒。急救人员及时的给她进行心肺复苏术,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她的心脏恢复节奏。在随后医院的几轮测试中显示,她的心脏存在先天性的右冠状动脉缠绕,但此前的心脏检查并没有发现。
她回忆说,在运动之前,没有什么特殊征兆。不过之前训练的时候,手臂疼痛会因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加剧。经过治疗康复后,仍然可以参加跑步比赛。
2号受访者,男性,52岁。有定期的运动习惯,每周都会有几次10-15公里的跑步。在最近一次的海滩边跑步,中途停下来喝水时摔倒。经过附近的人抢救,醒了过来。医院检查后,发现他患有心室颤动。随后植入了心脏复律除颤器,并服用相关药物。
经过他回忆,事发之前的运动中,会有头晕的现象。在经过康复后,他又回到了跑步中,并且还参加了马拉松比赛。
3号受访者,男性,53岁,一直有运动的习惯。在一次和家人的跑步中,突然摔倒不省人事,经过一系列的抢救醒了过来。讲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后,发现他患有心脏缺陷,即动脉畸形。然后植入了一个心脏支架,并开了一些药物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他回忆发病之前身体状况,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但是在最近的训练时候,同样强度的跑步比以往感觉要吃力许多。手术恢复后,继续参加马拉松以及铁人三项比赛。甚至在和医生沟通后,参加了5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比赛。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就像我们在上文提到的那样,有些心脏问题比较隐蔽,很难在体检时候发现。
因此平时在训练的时候要记得留意身体的各种反应,如果出现异常,可能就需要加以留心。此外,平时跑步,最好结伴而行。如果只能一个人的话,也尽量不要去那些偏僻的地方,因为真的遇到突发情况时,都找不到可以求救的人。
03 合理运动,才是运动的初心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有点惧怕运动或者是跑步了,其实我们不必过度担忧。
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曾经对运动员人群开展了关于心脏骤停的研究,结论是突发心脏骤停的概率非常低,一年里每10万人中有0.75人会在运动的时候会发生心脏骤停。再回顾一下,我们所展示的3个案例中,他们也在恢复后重新投入跑步等训练之中。
要知道运动员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参加比赛,强度都非常的高。如果他们遭遇心脏骤停的风险都如此低的话,那么对于健康的大众群体来说,由于很少会去做极限强度的运动,因此风险也是非常低的。
另外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曾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认为跑步与不运动的人相比,发生心脏问题的概率要低45%。所以合理的运动并不会对心脏造成伤害,相反还能促进心脏的健康。
总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现在开始恢复跑步,一定不要逞强,要循序渐进的恢复训练强度。如果训练过程中感觉到疲惫不舒服,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量运动导致身体机能的损伤。如果对自己的心脏存有疑虑的话,最好咨询医生,详细检查心脏,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
参考资料:
1、Yehia Fanous,Paul Dorian,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in athletes,CMAJ July 15, 2019 191 (28) E787-E79.
2、Duck-chul Lee,Russell R. Pate,etc,Leisure-Time Running Reduces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Risk ,JACC VOL. 64, NO. 5, 2014 AUGUST 5, 2014:4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