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仰望星空时,在我们脑海中都应该是这样的。
可是,天文学家却发现了这样一块天区。
中间这片黑黢黢的东东到底是什么?居然把密密麻麻的恒星群吞噬吃掉了?
难道是黑洞?暗物质?还是什么未知神物?
先来看看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其实早在20世纪初,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这片特殊的天象——这好像宇宙深空被掏了一个洞!有人说像耳朵,也有人说像豌豆,还有人说像黑木耳……
直到1919年,被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著名的巴纳德星发现者)正式编入一本叫「暗星云总表」的天文列表里,排在第68位,由此得名——巴纳德68(Barnard 68),简称B68。
巴纳德68位于蛇夫座⛎,距离我们约500光年,以宇宙尺度看,算是相当近了。
问题来了,这片漆黑一团到底是什么?
这张照片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旗下的甚大望远镜天文台(VLT)于1993年拍摄,采用可见光与近红外图像合成处理,显示出来巴纳德68就是漆黑一团。
不过,当天文学家通过其他电磁波波段观测时,就会发现其实它并非漆黑一团,什么都不是。比如红外线就能穿透它,被望远镜捕捉到。
答案了然:巴纳德68,其实是星际云的一种——暗星云。
先说说什么叫星际云?
星际云Interstellar Cloud,就是恒星之间的物质集合,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也有叫星际介质的。
既然是气体和尘埃,就有遮挡光线的能力,就跟我们在雾气里打开车灯,也无法照射很远一样。
再说说什么是暗星云?
所谓暗星云就是温度低、密度大的星际云,它的密度足以遮蔽背后的星光——不管你是恒星,还是发射星云、反射星云的光,统统吃掉。
最出名的暗星云,应该算是马头星云。
天文学家把这种遮挡现象叫做「消光」。
背后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暗星云里的星际尘埃颗粒,只会吸收小于或者等于其半径的光波,这些星际尘埃粒子一般直径达10^-7米,也就是1微米(千分之一毫米),恰好跟可见光的波长差不多。
所以,这些星际尘埃颗粒能够吸收可见光或者更短波段的光,这对可见光波段来说,就是不透明的。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看到巴纳德68漆黑一团的原因。
但对于更长波段的光来说,却是透明的。比如,红外辐射就可以穿透巴纳德68这类暗星云。
发现暗星云,背后意味着什么?
表面看起来,这些暗星云没什么固定形状和边界,就像宇宙深空里渗透出的黑暗势力有些瘆人,但事实上,它却是宇宙光明的重要孕育场——恒星诞生地。
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的礁湖星云,就是由一片黝黑的暗星云孕育而成。星际云因密度不断升高,引力坍缩最终形成新生的恒星群。
仿佛,黑暗料理中吃出来的竟是星光灿烂……
光明源于黑暗,黑暗涌现光明——《魔兽世界》
为什么人的眼睛有黑白两色?因为神要使人透过黑暗,方见光明——《塔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