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不用鼓掌啊,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春天,能够在这儿跟各位文友相聚特别高兴。
是这样,前一段时间,刘莉老师给我分配任务,让我结合咱们的重点作者郑彦芳老师的散文创作,做一期公开课。
之后,认真阅读了郑彦芳老师的一些作品,然后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归纳了一下,我想从两个方面围绕她的散文写作,跟大家做个交流。也给它起了一个题目,叫《散文的叙述策略和个性表达》。
这个题目不是我凭空想的,是在读郑彦芳的作品过程当中,感受到她的散文写作有两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在叙事上叙述上,还有表达上,确实有她的一些独到之处。
那么,我们先搞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叙事策略或者叫叙述策略?所谓叙述策略,通俗地讲,就是怎么写的问题。具体到散文写作,也就是当你对一个题材有了创作冲动,想用散文的体裁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个怎么写的问题,你的写作顺序如何安排?怎样结构文章?是以人物事件的发展演进为叙述线索,还是以意识的流动为写作线索?还是用夹叙夹议来推动文章的写作?等等。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手法。那么,具体到郑彦芳的散文写作,她是怎样的呢?
第一、环境描写切入,善于利用季节、风物、自然景观、建筑细节等等,营造出跟她的写作意图相吻合的情绪氛围,所以说,它给人的那种代入感特别强。
作品案例:《时光背面》:巷口拐弯有台阶,台阶前不远处有棵国槐,国槐不算粗壮,但是午后逗留于台阶上的荫影,足够两个老人纳凉。
《又到此间来》:暮春,阳光明媚,车厢里窗帘都垂下来,柳树如烟似雾,从车窗的缝隙闪进来,掀起帘子一角。坡上,山桃花随处可见,裸露的鸟巢在山谷平地斑斑点点。
第二、以心绪流动推动文章进程。一般人的写作,是以客观事件,或者叫以故事发展为叙述线索,而彦芳的散文则是以情绪流动带动叙事情节,读他的散文,你会发现,他作品里的故事是不连贯的,需要读者在阅读中组合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服务于她的情绪表达的,而这个组合的过程,便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
作品案例:《风过留痕》:一个下午能咋样过去,在老屋的残垣断壁下,还是在凭空旋起的一股风里?刚刚还踩在脚下的枯枝败叶裹着尘土被风卷起来,纷扰在我的周边,头发一啵儿一啵儿的被扬起来,站在院子中央四顾,没想到老屋已经没有我容身的地方了。
《日色匆忙》:是在屋里,是在做着什么,亦或是什么都没有做,倏忽间,觉得四周一下子空阔了,寥落了。
走近窗户,望望远天,恍若有什么东西正在渐行渐远,摸不着又抓不住。
这时候,鸟音大作,寻声望去,嚣声来自短墙外的一棵树,树冠茂蓬蓬的,枝枝梢梢全在轻轻摇荡。
晚霞笼上山巅,倦鸟归巢了,风在回家的路上,经过这根树,遇上这群鸟,风停下来,站在树梢,于是,树上喧声四起。
偌大的蛛网挂在檐角,蜘蛛匍匐在网中央,朝着有鸟音的地方张望。
远处山脚下,斑鸠不失时机,隔上一段时间附和几声。
彦芳的散文叙述策略有两个好处:其一,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他把情感冲动转换成心绪流动,这样就便于用叙述的手法表现出来,读起来就没有直白感,从而避免了浅陋。散文写作常见的问题是抒情的火候把握,过了,就假了,而抒情语言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其二,便于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达成情感认同,从而增强了散文的美感。
需要指出的是,散文的叙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不断尝试,不断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法。
问答交流主持人:谢谢李老师!您从理论高度概括了我的散文叙述方法,说心里话,您的概括提炼有些是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今后,我会更加自觉的训练自己,提高自己这方面的写作能力。另外,您说的叙述策略跟个性表达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主讲人:这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怎么写的问题。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叙述策略是战略问题,是从整体着眼,考量一篇散文怎样写才能达到自己的写作意图,个性化表达是一个战术问题,是如何利用自己所长,使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更富有自己的特性。也就是更能体现作者的风格。个性化表达有诸多话题,限于时间,今天我们只从语言表达方面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语言看似一个技术问题,实则不然,语言不仅是形式,还是构成一篇文章的重要元素。甚至,语言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构成。大作家汪曾祺就说过:“我认为,语言本身就具有内容性,语言不仅是形式,是技巧,还是小说的本体。”古今中外,文学大家都非常注重语言问题。比如,海明威的小说语言,就以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性著称,被称为电报体。蒙田的随笔富有法国古典语言的雅致与优美,中国古代司马迁的史记就不用说了,鲁迅先生的文学语言该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所以,铁凝、汪曾祺、孙犁、贾平凹都曾对文学写作的语言运用有过论述,要写好散文,就必须在语言上下大功夫,苦功夫。
彦芳的散文,就有她自己的特色,第一,是朴实,读她的散文,你会发现,很少有什么华丽词藻的堆砌,每一句话都非常平实,素朴,不张扬,不做作。具体例子不用多举,只要看看上面她刚才分享出来的几篇散文就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
第二,它的语言表述跟她的身份、环境,生活阅历密切相关,彦芳生活在太行山区,那里的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言语表达势必有它的地域性特征,这样的自然人文环境不可能不对她的言语表达产生影响,她说出的话,跟南方水乡,跟东北黑土地,北京皇城根的人肯定是有区别的,把地域文化转换成准确精当的语言表达,就形成自己的个性表达。请注意,地域文化的言语表达跟方言还不是一回事,地域文化的言语表达融入的是地域人文风情的呈现,方言的运用,则是字、词、句和语法上的差异性,恰到好处的运用方言,也是彦芳散文写作里个性表达的一个特色。具体案例还是从阅读她上述文章里去体会欣赏。
主持人:谢谢李老师!您的讲述让我深受启发,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在语言方面的个性化表达呢?
主讲人:这也是一个一言难尽的话题,我仅就自己在写作中的体会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自己散文写作中语言的个性化表达。
一、多学习,多训练。这话听起来是老生常谈,但确实管用。我们在阅读名家作品时,除了了解把握一部作品的内容,思想艺术性。还要注重学习领会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长,然后细细揣摩,想想如果是自己写,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处理。这样,慢慢养成一个习惯,就一定从中受益。所谓多训练,就是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有意识注重语言的表达,做多种尝试,反复推敲,从字词的选择到语序的搭配,都认真琢磨,这样,就逐渐形成一种下意识,成为一个习惯,坚持长久,就会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个性表达。前两天,跟一位特别有灵气的才女聊天,她说刚读了汪曾祺两篇散文,一篇叫《金大力》,一篇叫《钓鱼的医生》。她说:写道金大力上了年纪,有了白发,汪曾祺先生用了一个词:墨里藏针,这位文友说,读到这四个字,简直想拍案叫绝。还有,写道钓鱼的王医生,说他把鱼竿插在河岸上,一只蓝色蜻蜓落在鱼竿上,文友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你看,这位文友就会读书,也难怪她不仅人美,文章也那么清丽脱俗,个性十足了。
二,写作要诚实。这好像跟提高个性写作不搭调,实则不然,我以为,诚实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怀,思想境界文章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散文个性化表达的重要前提。
首先,诚实与否,决定了你的写作态度。是为了哗众取宠,博取名声,还是遵从内心的召唤,不同的写作态度,决定了你的语言是浮华的,讨巧的,还是平实的,真切的。有时候,我们读一篇文章,满纸都是不遗余力的抒情,竭尽全力的渲染,动不动就是泪流满面,或者心潮澎湃,不着边际的联想,如此表达,我以为只能造成情感的虚化,远离内心的真实,文章切记虚张声势。
彦芳的散文语言就是内敛的,平实的,是向内的,有的文章语言就是大声叫喊,向外的。不是说这样的语言不好,运用的恰当,也会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比如:郭沫若早期的诗歌,乃至散文,就是这样的,不管此人人品文品如何,他早期的诗歌无论从艺术性还是开创性上讲,还是很有价值的。
其次,我们常说:我手写我心。然则谈何容易?要想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首先就是一个认清自己的心。连自己的心都没认清,如何写?即便认清了自己的心,就能得心应手的写出来吗?未必。文章写出来了,别人读了,没有产生共鸣,于是,就哀叹别人不懂自己的心,其实,是自己不懂自己的心,没有用诚实的目光打量自己的内心世界。当然,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别人的误读,或者读不懂。这另当别论,记得上次公开课涉及到了这问题,在此不多赘述。我想说的是,要想真正我手写我心,一定要诚实面对自己。
三,语言的个性表达要跟自己的三观相切合。这看上去又是一个很空的话题。其实不然,你的人生经历,文化教养,思想境界影响着你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也影响着你的价值衡量标准。所有这一切,势必外化为你的生命气质和生活态度。反映到写作上来,就是你自己的表达与判断。呈现出的语言也就明显带有自己的个性了。朱自清的细致优美,鲁迅的尖锐冷硬,汪曾祺的洒脱散弹,史铁生的庄正思辨,刘亮程的放大细节,这些既是对他们的艺术特质的概括,也是对他们语言个性的概括。
我们常说读一篇文字,其实就是读他的语言,读他的个性表达。所以,一篇好散文不仅在于他说了什么,还在于他怎么说。
主持人:好的,上面,李老师围绕散文的叙述策略和个性表达给我们做了一个论述。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自由提问了。首先,我想问李老师一个问题,如何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
主讲人:所谓生活的真实,是日常的,琐碎的,漫不经心的。也就是纯粹的客观存在。那么,如何把这些日常的、琐碎的,客观的生活上升到艺术的真实?我觉得三点最重要:第一,善于发现,观察生活,从日常琐碎中发现闪光点,敏锐的捕捉住他们,然后为我所用。
第二,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文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用审美的、批判的眼光穿透生活的表面,看到隐藏在生活后面的真实,然后用我们的笔把这些躲在生活后面的真实表现出来。
第三,注意典型性处理,就是我们要学会从素材中提炼带有普遍意义的形象认知。也就是用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表现普遍的,抽象的情与理。
李东辉,大学毕业后不久因病导致双目失明,此后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小说、散文三百多篇,百余万字。出版个人作品集两部。曾获首届中国盲人优秀文学二等奖,河北省散文大赛第一名,首届“浩然文学奖”二等奖,四次获得“廊坊市文艺繁荣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