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徐克70岁。
14年前,第25届香港金像奖,他的《七剑》,十项提名,颗粒无收。

7位明星,数百群演,上千匹马,天山脚下奋战3年,只为将梁羽生毕生杰作《七剑下天山》,打造为六部武侠电影奇迹。
他倾注一切,甚至放弃一以贯之的特效依赖,只为自己的写实武侠梦。

千禧年伊始,《卧虎藏龙》《英雄》《蜀山传》三部作品相继问世。三位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导演,在同一时间节点,似有默契般选择以武明志。
前两者,一位竹林为榻,软剑为箫,想的还是现代人的郁结哀苦;一位挥毫泼墨,处处设伏,玩的还是东方晦明晦暗的符号隐喻。
但这些,都不是徐克心中的武侠。
他要的是大开大合的爱恨,是长空万里的情怀,是步步惊心的肃杀,是孤注一掷的浪漫。

只可惜,徐克败了。
《七剑》与《蜀山传》票房上的惨淡,成为他的耻辱柱,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香港新武侠电影的落幕。
痛定思痛,锋芒自敛,北上后的徐克,十来年间重新钻研技术,从《西游》到《狄仁杰》,乃至红色经典,每部新作都从某种程度上,提振内地电影工业。
这位想象力依然四溢的徐老怪,以老港强悍的适应力,苦苦对抗并一点一滴改变着这个时代。

说来,如今观众视野中,“东方奇幻大片”已与“国产恐怖片”一般处境尴尬。
这一根植本土文化语境,题材也为观众熟悉,曾被看作继功夫电影后,唯一能与好莱坞角力的类型,如今却因口碑节节败退与成本高昂难以操盘,成为镀金的鸡肋。
而徐克却在四面楚歌下,用一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以正视听。
浮空锦鲤、怒目尊者、金龙绕柱,种种方术奇观,都在他的神都洛阳中轮番上演。

抛去其他表现暂且不谈,业界评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因为他的不断创新尝试,至少被推进20年,此言着实不虚。
有如制片陈国富表示,“将东方想象力工业化,进行有计划、可复制的生产,推进工业化的步伐,相较于从前的中国电影行业,这是最大不同”。

换句话说,至少在视觉层面,中国电影有了可以驾驭任何题材的物质载体。
今天不谈其他,聊聊徐克这位看似恣意玩闹的老顽童,在电影技术上难以尽数的卓越表现。
我们并不会严格界定徐克作为导演的电影,只要风格足够凸显,即是一般意义上的“徐克作品”。

追叙往昔,大部分非徐克影迷,对他的早期作品印象模糊,而新观众,也多半只是从他的代表作里,获得些浮皮潦草的光影记忆。
从处女作《蝶变》,到北上后的摸索,徐老怪的表达欲望从未停歇,表意与表态左右逡巡,看似语焉不详的画皮背后,依然能听见那跳动的童心。

1969年,南洋长大的徐克,被父亲送去美国学医。历史总是充满有趣的巧合,与鲁迅先生一样,徐克远渡重洋没多久,就放弃了救死扶伤,转而改学电影。
8年之后,年近30的徐克回到香港。
那时正值《大白鲨》等电影热映,好莱坞发现了特效商业大片的未来,徐克也深谙其中的生命力。

机缘巧合,刚在电视剧《金刀情侠》中尝试好莱坞手法就大获成功的徐克,结识了他的第一个贵人程小东。
在他引荐之下,徐克很快就获得了拍摄自己第一部电影的机会——
《蝶变》,1979年作品。

不仅是徐克的大银幕处女作,也代表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端,与他未来三年间拍摄的《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并称“混乱三部曲”。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如今名声不大,且看来邪典气息十足的《蝶变》,在当年可是颠覆整个香港影坛的炸弹。

那时香港电影界,还盛行着张彻与胡金铨一脉的武侠风格,大开大合,拳拳到肉,雄性荷尔蒙十足的硬派功夫。
而《蝶变》从人物到故事到武术设计,都是彻底的另类。
主角不会武功,只是一位嗜好记录武林逸闻的书生。
故事主线则围绕一起神秘的蝴蝶杀人案展开,充满悬疑推理电影的惊悚气息。

从海报上就能看出,徐克的想象力从当初就如此发散。
身披铁甲刀枪不入,代替了以往的金钟罩铁布衫。

设计精妙的火器炸药,代替了隔山打牛的拳脚气功。

爬高上低的飞钩铁索,代替了高来高去的轻功。

诡异阴森的古堡格局,灵感与希区柯克《群鸟》相得益彰的杀人蝴蝶,两败俱伤的结局设计。
这部处女作中等等奇思妙想,颠覆了当年观众的认知,也预示着徐克不会墨守成规的脾气秉性。

1981年,在吴宇森引荐下,徐克开始尝试彻底为市场服务的电影,这就有了他第一部喜剧《鬼马智多星》。
这部融合了好莱坞制作手法,采用美式喜剧编剧套路的作品一经问世,就狂扫数百万港币,不仅拿下当年金马奖最佳导演,还由此让徐克获得“鬼才”之名。

有了商业资本的徐克,出乎众人意料就此罢手。
因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武侠。
次年,徐克拿到两千万港币投资,《蜀山:新蜀山剑侠》正式开机。

改编自仙侠派代表人物还珠楼主长篇巨著《蜀山剑侠传》,全书近五百万字,光要读完就是壮举,改编难度可想而知。
但徐克之所以是徐克,就因他敢行他人不敢之行。
甚至找来《星球大战》特效团队(未来的工业光魔),专门负责其中的视觉特技。
“人家有飞船、死光枪,空间拓展得这么大,我们又怎样看自己的特技呢?这是我拍《蜀山》最大的动机。”

原作世界怪力乱神,每场打戏基本都是法宝飞剑呼啸搏杀。
当年邵氏公司,还在使用胶片涂色技术来模拟神功光效,徐克就已经使用电脑动画与激光来让角色大展神威。

结尾紫青双剑对阵反派血魔,徐克还首次使用了蓝幕结合布景的特效技术,打造虚实幻境。
同时,剪辑手法与吊威亚这种传统手段,也被加以发扬。片中角色自爆身亡,而旁人逃窜的场面,便是由剧务在片场同时拉动上百条威亚而营造的效果。

当年的香港市场,对所谓“特效”成见颇深,老派导演认其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新生导演则碍于难度不敢尝试。
虽然如今看来,电影特效落伍粗简,但依然能从中看出徐克的构思奇异。
更难能可贵的是,《新蜀山剑侠》的成功,不仅让观众认识到,原来武侠电影还能上天入地,也培养了一批香港未来的电影特技工作者,为华语武侠片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徐克的“徐老怪”之名,由此应运而生。

《最佳拍档3:女皇密令》,在徐克作品序列里并不特别有名。
但却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代表,也是当年技术实力的顶峰作品。

片中,徐克沿用了《新蜀山》中的蓝幕技术,让许冠杰与麦嘉腾空而起,穿梭在香港城区各个角落。

而女反派驾驶鲨鱼潜艇,以及圣诞老人操纵飞行器等诸多桥段,都有赖特效合成技术的运用,实属先例。

徐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在片中得以彰显,大量来自007系列的高科技仪器,取代原本港式喜剧强调肢体动作的特点,以人与技术的反差,创造出新的喜剧效果。

1987年,徐克监制《倩女幽魂》系列第一部在香港上映。
老友程小东作为导演,却总是被人忘记。当时媒体赞他俩是,“在奇幻浪漫领域上力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同道中人。”

这部拿下金马奖与金像奖一连串殊荣的电影,想来大家十分熟悉,这里不再赘述。
但不得不提的是,徐克老辣刁钻的选角眼光,能挑中王祖贤这种现代美人,难能可贵。

《倩女幽魂》三部中,对于特效的运用也达到了当年华语电影界顶峰。
徐克不仅引入了欧美特效制作的整体流程来规范团队,更是从日本特摄电影中寻得灵感,让这个东方神秘主义色彩十足的故事,更显奇诡灵异。

例如反派姥姥的长舌,便是模型摄影与电脑特技的融合,徐克将海绵染色后拼接缝合,在开拍时再让剧务上下拉扯,以塑造其气势惊人的席卷姿态。

在《倩女幽魂2:人间道》中,光与影运用更显独到,新派与古典、诡奇与魔幻的平衡,塑造了香港电影史上难以忽视的一部杰作。

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大战蜈蚣精的段落。
那时特效手段,蜈蚣精本体只能由实物模型代替,但也足够气势逼人。

后来假如来现身,则是当时还属一流的三维特效手段。

这段御剑术,明显要比当年《蜀山传》更进一步。

续集《倩女幽魂3:道道道》结尾处,你也能看出这种技术的进化,金佛本身由特效所作,身旁祥云,则是棉花加上干冰的功劳。

1990年,徐克还在《开心鬼救开心鬼》中,首次尝试了真人实景与3D动画结合。

他深受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影响,在《开心鬼救开心鬼》中加入大约10分钟的合成场面,走时代之先河。
这种尝试,后也出现在《摩登如来神掌》中。

千禧年刚过,香港电影迷失在一片嬗变与更迭之中。
徐克监制首部真人与三维结合的《老夫子2001》,虽如今满眼破绽,但徐克依然可谓国内3D技术的祖师一级。

老片暂搁置一边,最后说说徐克苦心钻研十余年,所成“狄仁杰系列”。

合作多年的编剧张家鲁时常感叹徐克脑洞之大,“恍惚觉得他不是地球人。”
看看他绘制的分镜稿,对比一下其他导演,就知道他为何有能力化奇想为现实了。

2010年伊始,可谓他回勇的开端。
数字技术的跨时代飞跃,让徐克的想象力终于得以全面铺开,虽然已不复往昔的诉求表达,但对东方美学的掌握却日益纯熟。

CG建模技术,让他终于能够重现脑中那些神秘生物与云波诡谲的异想场面。

从《通天帝国》中直指苍穹的通天浮屠,到《神都龙王》中的海中巨兽,乃至《四大天王》中的金龙现形。所有视觉奇观,都需要依靠特效表现。而背后暗藏的隐喻与对位,也值得你一二品鉴。

拍摄《神都龙王》时,徐克从澳大利亚弄来水下3D摄影机,在整个好莱坞都基本放弃3D时,他还在孜孜不倦开发该技术的边界。

有赖于此,观众才能看到片中水下骑马的那一段惊险场面,即使提前告知你,那是在泳池中所拍。

《四大天王》片尾的怒目金刚,灵感来自《神都龙王》结尾概念图之一。
就徐克自己看来,这个形象拥有双重作用。
“就好像是一种权威跟最高的力量在监视你,会让你在心理上受到很大威胁。怒目金刚出现在狄仁杰的世界里,也代表狄仁杰在种种压力下,还是一个被监视和控制的棋子。”

设计之初,它原本是迦楼罗的形象,但为了适合徐克对狄仁杰心态变化的描绘,最终几易其稿,材质从木头到石头到金属,甚至有没有性格,都反复琢磨许久。进而呈现出这样一个略有密恐,但却暗示狄仁杰内在黑暗的形象。

就如他自己说,狄仁杰系列中有三个坚持。
“一是令人耳目一新,有震撼性的奇案;二是给观众视觉与剧情上的设计,可以通过一些人物手边的物件去解读阴谋;三是慢慢揭开狄仁杰自身的讯息。”
而我们之所以承认徐克拉动了整个华语电影工业水准,正是因为这部《四大天王》中,特效部分完全由中国团队完成,且仅有十多人。
“其实拍3D电影,我们的立体拍摄效果更好,因为我们的经验很丰富,我们的技术已经走在前沿了。”

铁打的武林,流水的江湖。徐克接受采访时曾坦言,希望能够证明技术不是华语片的软肋。
我们无法得知,如今的徐克,是否还会怀念当年的自己。
但我们可以确认,凭借数十年来不断钻研和突破,对武侠乃至各类型电影的改造与尝试,徐克给了华语奇幻大片一个可期的未来。
他斗志仍燃,童心依旧。不管旧江湖在与不在,永不止步的徐克,也许能造出一片新的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