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江湖人称徐老怪,因其电影创作的想法别具一格,十分独特,为人特立独行而得名。徐克作为香港新派武侠的代表人物,影迷经常习惯性的将其与“武侠”一词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但如果你将这位徐老怪认定为一个特定的类型片导演,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蝶变》一出,新浪潮开启1977年,徐克刚刚在佳艺电视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武侠片《金刀情侠》,这部改编自古龙小说的剧集,帮助徐克打开了电影圈的大门——香港电影教父吴思远相中了初出茅庐的徐克,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公司。
借着这个契机,徐克着实拍摄了自己的荧幕处女作《蝶变》。
徐克作为一个拍摄武侠剧连需要一个武术指导都不知道的导演,拍摄的武侠片,自然也是剑走偏锋,完全颠覆了当时人们对于武侠片的固有概念。
《碟片》的主人公是由日后《倩女幽魂》中树妖姥姥的扮演者刘兆铭饰演的方红叶。方红叶作为一部武侠片的主人公,却是一个不会功夫的书生,自己撰写了一本《红叶手札》,以此来记录武林秘史。
徐克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悬疑惊悚片,主角方红叶本身并不具备江湖恩怨的背景,而是受人之邀,前来沈家堡调查神秘的蝴蝶杀人事件,从这里已经不难看出,影片主要依托的还是故事中的悬疑主线。
《蝶变》的美术风格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武侠作品,全片都沉浸在一种神秘惊悚的戏剧张力之中。徐老怪凭借着自己常年对希区柯克,古龙武侠以及日本电影的迷影情节,开创性的将三者共冶一炉,用全新的角度解构了当时的武侠电影。
人们所谓的金钟罩铁布衫,其实是在身上披上一层铁甲;内力外放造成的隔空打牛,其实是对于火器炸药的精巧运用;飞天遁地的轻功,都是依靠飞钩与绳索来完成,这些设定在那个拳拳到肉的时代里,可谓是异类。
影片一经播出就在香港电影圈引起了巨大轰动,却因为过于新锐,导致票房惨败,尽管如此,却也已经无法阻止徐克当时所展露出来的锋芒。
《蝶变》对当时的传统武侠片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徐克这部影片也与其他几个同期的年轻导演,一起拉开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大幕,更多的年轻导演开始像传统创作发起了挑战。
《地狱无门》,徐克的‘狂人日记’《蝶变》虽然没能够给公司赚来足够的利润,但却向更多人证明了徐克的创作才华,也得以让徐克可以继续创作更多的作品。
1980年,徐克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影片《地狱无门》。
1918年,鲁迅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自述式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不知道徐老怪在拍摄《地狱无门》的时候,是否受到了鲁迅先生这部小说的影响,故事背景放在民国初期的《地狱无门》正是以黑色荒谬的方式表现了一个人吃人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要比《蝶变》更为极端,更为任性,相对于中文名《地狱无门》的含蓄,英文名直接采用了《We're Going to Eat You》这样的直白翻译。
影片中有一个小岛,当岛上出现外来人口的时候,村子里的保安队长就会带着自己的队员去猎杀这些外来人口,并集中进行分尸,将尸体给岛上的居民食用。
影片延续了《蝶变》之中的诡异气氛,并且颇为尖锐的直指当时的社会问题,岛上的人分食人肉的习惯,或许是从饥饿开始,到了最后却已经变成了集体的道德沦丧,在紧张的分尸画面之后,人们欢呼雀跃的表现,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所有的人都在这种人吃人的高压下无从逃脱,即使最后九九九杀掉了一直统治整个村子的保安队长,人们依旧会分食保安队长的尸体,并出现下一个统治者,即便九九九将对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阿莲救出了村子,却依旧无法摆脱人吃人留给阿莲的影响,逃出村里的阿莲,依旧会对面前的人心产生一种难以摆脱的执著。
这种难以逃脱的宿命感,让整部影片成为了一则黑色寓言,也同时成为不少影迷的童年阴影。
《第一类型危险》,徐克的最后一炸在《地狱无门》上映的同年年底,徐克的第三部作品紧随其后,这部影片的命名要比前两部更为直接,《第一类型危险》的片名取自于在香港人们认为炸药是第一类的危险品。
影片的主人公是三个无所事事的少年,热衷于各种可以给自己带来刺激的事情,一日三人偷了一辆车出去玩,撞死了一个路人,正好被路过的女孩看到,借此威胁他们要加入他们。
该片因为过于黑暗暴力,在上映后曾被强制下线,因此对于林珍奇饰演的女孩如何加入他们在不同版本是有着一定的出入,一个是因为戏院爆炸事件将四个人绑在一起,一个是因为三人偷车撞死人事件绑在一起。
林珍奇饰演的女孩是一个绝对的反社会人格,比三人个热衷寻找刺激,也因此让四人卷入了一场更为危险的风波。
徐克这种对于自身创作欲望的宣泄,在这部影片中被发挥到了极致,夹缝中下的主人公,在混乱的影片背景里,企图通过更为疯狂的行径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然而时代的背景下,他们只不过这块区域多方势力角逐的牺牲品。
徐老怪的混乱三部曲《蝶变》、《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被后来的法国电影节称之为徐克的“混乱三部曲”。
它们完全不同于徐克之后的作品,更为叛逆,更为极端,仿佛是徐克借着这三部影片宣泄着自己一直以来压抑的自我表达的欲望。
这种契合港片“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精神,也彻底打开了徐克的电影生涯,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三部影片背后的创作者,那个从半路放弃学医,向着电影开始转行的年轻导演。
也是由于这三部影片的邪典气质,让更多的观众是无法轻易接受这三部影片的,过于超前的暗喻,迎来的评价只能是:看不懂。
这也间接导致了“混乱三部曲”的票房三连扑,徐克也因此遭遇了自己的职业危机,每日都要面对着无戏可拍的窘境。
直到吴宇森将徐克推荐给了刚刚成立的新艺城,徐克用一部鬼马喜剧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创作生涯,观众也再也没有机会看到那个极具邪典气质的徐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