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出自乐府旧题,根据《乐府诗集》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春江花月夜》是属于清商辞曲的吴声歌曲,而第一个写作此曲的人,是南朝的陈后主。
但是区别于南朝陈后主之前,类似于《后庭玉树花》辞藻华丽的宫体曲风,张若虚的的确确在内容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创新,他在诗中,实实在在地写景,真真切切地抒情,一改之前宫体诗的艳丽俗媚,就像程千帆先生所说,张若虚创作的内容已经彻底与宫体诗划清了界限。
全诗整体上只是沿用了《春江花月夜》的名字,内容上大胆创新,前十六句围绕眼前自然美景,中间四句委婉过渡,后十六句直抒胸臆。
张若虚对月的深情全诗虽然说是对春、江、花、月、夜五个景物进行描写,但是“月”在整首诗中一共出现了二十七次,即使在没有出现“月”的地方,诗人也会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在零星的细节上表达着对月的深情,可以说张若虚将它全部的爱都倾注于“月”之上,他对月爱得深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一个“共”字,将江潮涌动和月色流光的动态,完美的展现出来,天上的明月照射,月光弥漫,挥洒在波动的潮面上,低头的动态与抬头的静态,为这片月夜营造了一片勃勃生机。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流霜”二字,仿佛一阵寒流袭来,冰冷刺骨,在“白沙”的映衬下,让人感到月色阵阵的寒冷与清霜,虽然没有直白地写月,但通过触感与视觉,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沉浸在清冷的月色之中,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既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意境,也为之后自己的思乡思亲做下了铺垫。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这句话景随镜移,我们感受到了月光的缠绵,“徘徊”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弥漫,月色的迷离。随着诗人的目光,月光在逐渐地慢移,他看到了分别的人们,看到了女子的相思,将刚才自己的思亲倍切与离愁别绪,在思想的落寞上融合了。
张若虚先进的宇宙意识诗人目光西行,溯江而上,通过江边的一花一草一树一云,再次为我们展现了月色的清丽,为我们营造出了一片邈远迷离的月夜美景的幽静氛围。
中间四句过渡,十分有深意,体现出了张若虚先进的宇宙意识。
诗中由景入情,从客观景物的描写到主观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比自然的永恒生命力、月亮的亘古不变,感慨自己生命的短暂,良辰美景的转瞬即逝。
但是此处张若虚没有苏轼的那份豁达淡然,有的只是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仍旧能看到眼前美景的满足,自己在落寞的时候仍然有美景相伴的慰藉。
这不是杜甫的忧国忧民,也不是嵇康的苦愁忧患,更多的是侧重于离愁别恨的感慨,宇宙与人生的联系。
游子思亲与女子相思的完美融合诗词的后半篇,张若虚触景生情,十分思念亲人和家乡,还夹杂了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日夜相思,但是这是两个维度的相思,一份是家国情怀,一份是儿女痴怨,但是这两位主人公都并没有对此产生怨恨,有的只是对重逢的盼望与等待。
张若虚是盛唐前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而且在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青春壮年,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之下,他写的诗不会带有任何的悲观情绪,有的只是他对时光易逝,良辰短暂的感慨,有的是怅惘而无哀愁,有的是迷茫而无苦闷。
虽然写了女子的落寞相思,自己的漂泊思乡,但是他们都对重逢心存希望,相信未来是美好的,是光明的,而并没有一丝的悲观情绪。
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在今天也有新的含义。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幸福的时代,是充满希望的时代,是一个努力追梦逐梦、有理想有追求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中,我们也不应该处于一种丧的状态,享受一种丧的文化。
当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可以短暂的吐槽,但是不要一味地埋怨,不要对这一类事件报以冷漠,报以灰心。我们要让自己充满正能量,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希望,愿意尝试。
另一方面,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如果你厌了,倦了,就走进自然吧,在自然的美景中,在人生与宇宙的小与大之间,寻求一种安宁,获得一种重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