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2022-01-07 08:25·老谢语文堂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何厌之有”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基本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介】这类句子,介词(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例子:“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基本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 、“毋”、“无”、“弗”、“莫”、“弗”、“非” 、“否”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基本格式 :主+宾+之(是)+动】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惟”,构成“惟......是......”的格式,可将副词“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第五、“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 相 ” 代 “ 你 ” (焦仲卿)]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第六 、“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刘兰芝)”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李密)(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 见示 ” (请指示我)、 “ 见告 ” (请告诉我)等。
2、.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字,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 “中心词+之+定语+者”这可以看作古汉语定语后置句式的标准格式。
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2) “中心词+定语+者”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从中学语文教材来看,这类定语后置句最多,且基本上是由动词结构(包括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担任定语。反过来说,由动词结构担任的定语经常后置。这里还有一条规律:当一个中心词不止一个定语,则名词担任的领属性定语不后置,动词结构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后置。如例③④就是这样。在例④中,“将军”是领属性定语,不后置,“可以拒操”是动词结构组成的修饰性定语,则置于中心词之后。这样一来,古汉语处置多项定语的方式比现代汉语还要灵活。
(3) “中心词+之+定语”
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
可以看出,这类例子中的定语一般是由形容词担任,反过来说,由形容词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如果后置,通常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4) “中心词+定语”
这种格式和判断句中的主语直接加表语一样,没有任何语言标志,辨识起来较困难。但这种情况出现很少,曾经选进过中学教材的《西门豹治邺》中有一句:“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这里,“女”是“弟子”的定语,被后置了。如果辨识不清,学生可能理解成“堂弟的子女十来个人……”或“跟着弟弟、儿子、女儿大约十来个人”。《清史稿》卷二六五的《汤斌传》,内中有一句:“江南人客都下者,将击鼓讼冤,继知无其事,乃散。”这里的“江南人客都下者”就是一个“中心词+定语+者”模式的定语后置句,意思是“住(寄居)在京城的江南人”。如果不熟悉定语后置句的语法结构,这样的句子就无法理解和翻译。
(5) “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张溥《五人碑墓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6) 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3、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1)格式:动+以+宾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4)省略了介词的状语后置句:格式:动+宾
①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于)咸阳宫。《荆轲刺秦王》
4、主谓倒置【主语后置句】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二、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3)用“者”表判断
①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固”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7)句末用也表判断。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三、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举孝廉不行。《张衡转》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主语的省略
A承前省
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B 蒙后省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C 对话省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D 自称省
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华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6)省略兼语
“使”“令”“命”等动词的宾语常兼做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为兼语。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