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文艺片,很多观众反映看不懂。
那导演怎么说呢?导演董越在接受采访中称:“以前的犯罪片都是封闭的结构,《暴雪将至》中有很多缺口,需要观众凭自己的经验来缝合。这是对好莱坞式叙事的挑战,观众的一些传统观影经验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他还补充道,“我知道这个颠覆了大家的认知,但是这是我想要去突破的。如果观众只喜欢看装疯卖傻、嬉皮笑脸的电影,那是不对的。”
按照导演的意思,他要拍那种有深度,而非流于表面的电影。大多数的文艺片需要这种阳春白雪的调调,他不能拍得那么直白,太直白的电影是不可能获得电影大奖的。所以他需要用很多技巧,很多隐喻什么的,故意搞得晦涩一点,这样才有逼格。
那么,我下面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说得不一定都对,毕竟我不是导演。
1、理解电影的题眼
我觉得制片人的一段话很重要,先放在前面。“它不是一部简单的犯罪剧情片,在商业类型片的视觉呈像下包裹着人性深处的欲念和挣扎,是对时代洪流下人物命运的思考和探讨。”
探讨大的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悲喜;或者说以小人物的命运变迁来展现大时代的背景变迁,是获得电影节大奖电影的主要思路。这点请大家记好,对于理解电影有很多帮助。
那么,这部电影是怎么用小人物(段奕宏饰演的工厂保卫科老余、江一燕饰演的发廊妹等)命运来展现大时代呢?
2、主要剧情走向
电影一开始有个天气预报,预报说今年冬天有一场暴风雪将至(注意这一点,下文将解读),这是片名《暴雪将至》的来历。然后以一起连环杀人案作为引子引出了主角老余。
老余想要破这个案子,他破案的过程贯彻了这部电影。
前面他带着徒弟一遍遍去犯罪现场;他刻意笼络刑警队张队搞好关系;他在工厂门口张贴了一个招领启事,写在犯罪现场发现了一串钥匙(其实没有)想钓鱼,把罪犯引出来。这招居然奏效了。罪犯果然在这个招领启事前长久逗留,老余过去想抓住他。
在抓捕过程中,徒弟意外摔伤死掉了。老余差点被罪犯搞死,最终罪犯逃脱了。
老余不甘心。尤其是赔上了徒弟。
他又想其它办法。
他认识了江一燕扮演的发廊妹燕子,燕子一心想离开这里。老余给她盘下了一个理发店,燕子以为找到了依靠。但老余其实还是想拿她钓鱼(因为之前他听刑警老张说罪犯犯罪地方都是在理发店这个位置,还蹲守过;下手的几个对象和燕子长得像),老余天天蹲在燕子理发店外面,等待罪犯出现。
最后燕子在老余包中发现他的笔记本,详细写满了探案经过和心得体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他的诱饵,以为找到了真爱,原来只是欺骗,燕子受不了,自杀了。
老余心中充满了愧疚,以为他发现自己确实喜欢燕子。
老余在探案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徒弟死了,燕子死了,他也下岗了。
老余为什么一心想破案?电影中有一幕,几个工友一起喝酒,有个人说他可以“上调”到公安局,获得一个编制。哪个厂的老马就是这样进去了。老余虽然说“鸡头凤尾”但他很想去。燕子一直问他那个愿望是什么?这个愿望就是去公安局。不仅是他喜欢探案,还因为工厂效益不好,他要下岗了。
但是他失去了这么多,罪犯没找到,他心态失衡了,他找到那个他以为的罪犯,把他打成重伤,因此坐牢十年。
十年后出狱,得知他之前追逐的罪犯,在那天下午因为下大雨,慌不择路被视线不好的卡车司机撞死了,恶人自有恶报。
这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故事情节。
3、导演的各种暗示、隐喻
但这部电影不是简单的讲述一个犯罪案件。前面说了,它不是一部简单的犯罪剧情片,罪案只是表象。
导演在讲述这个案件之余,有很多精巧设计,对于我们理解电影主题非常有帮助。
第一,本片有一大半篇幅都在雨景中发生,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让人感觉非常压抑。和全片无处不在的雨景对应的是,全片所有人几乎都是处于一种不开心的状态中,如果你看完全片,会发现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笑过,影片底色也是昏暗,毫无亮色。导演用这种环境渲染的方式,暗示了很多。
比如这一幕,在雨中老余和刑警队张队吃饭,老张说他不喜欢这个地方,很不喜欢,一直下雨。片中所有人都很不开心。
为什么大家都不开心?
第二,在查案过程中发生了另外一起命案。一个工厂失业男子,因为吵架杀了自己老婆,就在工厂的筒子楼宿舍。老张去现场,问完话。这个杀人的男子说他不是故意的,老张说了一句话“今年这都是怎么了?”
都是怎么了?这句话非常重要,在片中出现了3次。
大家都怎么了?
导演用了这么多看似闲篇的东西,其实是为了暗示:当时下岗的阴霾影响到了每个人。每个人都不开心,每个人都没有前途,到处一片人心惶惶。
下岗在片中看似只出现了几次,但又无处不在。
前一幕老余还在颁奖大会上获得劳模,下一幕就下岗了,叫到名字的人可以进去,剩下的人可以走了,“自己的东西厂里会送出来的”。
前面制片人那句话,“是对时代洪流下人物命运的思考和探讨。”这个时代洪流是什么?就是1997年的这次大下岗事件。电影为什么叫《暴雪将至》?一场风暴即将到来,这个风暴,明面上指的是天气预报说的那场暴风雪,实际上指的是这次下岗事件。大下岗事件深刻影响了片中所有人物的命运走向。
最后,这场暴风雪在10年前一直没有来。在电影最后,2008年,老余知道了当年荒诞的真相,知道他后来的一切努力不过是白费,他姓余,“多余的余”,他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多余。知道真相的他心理一片茫然,踏上一辆大巴去往下一站。
结果大巴开不动,发动不了了。这一幕暗示老余的人生不知向何处。就在这个时候,10年前预报没有来的暴雪,来了。电影在这里戛然而止,留下意味深长的结尾供我们思考。
4、关于人性和真相
有很多人关心老余到底有没有获得那个劳模?
这是老余一生的荣耀时刻,领奖的时候出现了一片“雪花”(是厂子机器乌龙事件)这是一个戏剧性的时刻;但后来老余故地重游,保安说保卫科根本不可能获得劳模。
那么,是谁记错了?
导演这么解读“我这个片子最深层想表达的,是人和真相之间的距离。余国伟身处在他自己那个世界里欲罢不能,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有这个问题,我们都特别相信自己个人的体验。”老余在他的世界里欲罢不能,导演说这个获奖的荣耀时刻,是由于每个人特别相信自己的个人体验,很可能是老余记忆中的自我欺骗,不是真相。
但导演也没有完全否定老余获奖,也可能是那个老职工自己的记忆出现偏差了呢?
所以,对于老余是否获得过劳模,这是体现他所谓的“人和真相之间的距离。”的绝妙注解。导演宁愿留下解读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找一个答案,而不是给出一个特定答案。
这是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的第一层含义。
事实的真相,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包括老余之前以为的杀人犯,其实不是真的罪犯。真凶在他追逐的时候已经被撞死了。事情就是这么荒诞。人性是如此复杂。
5、导演的第二层意思?
一部文艺片拍得好,一定不是流于表面的那些意思。导演花了这么多心思,用了那么多铺垫、渲染气氛,不是简单讨论老余这个人。
我前面说过,探讨大的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悲喜;或者说以小人物的命运变迁来展现大时代的背景变迁,是获得电影节大奖电影的主要思路。
导演的意图,最终还是要落在,“以小人物的命运,来见证大时代背景”这一点上。
见证,展现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老余出狱后,和工厂老职工们一起见证了老厂被爆破拆除。
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茫然。
那个时代的下岗影响了所有人,结果这个厂10年以后爆破拆除了。
个人面对时代的创伤,应该怎么走?导演似乎表达了一点这个意思:时代创伤影响了这群人,但最后真相已经不重要,反正时代已经影响了你了。
是不是有点命运无常的感觉?
导演用了大量这种隐喻,铺垫,他似乎告诉了我们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至于你看到了什么,就看你个人的解读了。
这是所有文艺片都非常喜爱的一种调调。如果你经常看文艺片,你会发现它们都是这样。艺术电影就是喜欢这样隐晦表达,它不会直白告诉你它想表达什么的。
但它一定在说小人物和大时代的关系。
最后我想说,我的解读不一定全对。但是如何理解文艺片,基本上就是这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