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段文字被奉为网络时代保命利器,被众多网友当做免死金牌默默复制保存——
“只是个人意见”“只表达字面意思”“若您不赞同观点不必特地回复”,句末加还上一个爱心,以表剖心自证的真诚。
无论是生活感悟还是讨论大众议题,都需要时刻挥舞“尚方宝剑”,斩断薛定谔的无尽隐喻,以防招来各大门派清扫自家小庙。
不仅是满满的求生欲溢出屏幕,言语之间透露的小心谨慎更是让人有些恍惚——
这届网友或许上一秒还在用着“爷版”表情包嚣张冲浪,下一秒却只能披上括号组成的保护大衣,卑微地探索安全发言的方式。
在发表观点这件事上,大家似乎都“怂”了起来。
01 “这群人啥都敢说”
一个月前,我们和大家一同思考过谈话类节目的消亡与变迁:这种国产节目快要绝迹,是我们所有人的损失,围绕某个议题,让在场的人们自由地交流彼此观点的节目越来越少。
节目也不再讨论社会与人群,而是安全地讨论个人感受与兴趣。
而现在看来,似乎不仅是谈话节目变少、公众人物的讨论变少,普通人也逐渐不敢承受讨论一词带来的负重与压力。
因为在网络骂战日均百场的当下,没有人能想象出平和有效的讨论究竟长什么样。
这时候,或许最适合翻出“以贫嘴为精华”的《编辑部的故事》,从年纪轻轻聪明绝顶的葛大爷与他的小伙伴们身上琢磨琢磨说话的艺术。
葛大爷的聪明“绝顶”,图源《我爱我家》
1992年,导演赵宝刚,加上编剧王朔、马未都、冯小刚,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室内情景剧《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迅速成为街头巷尾最为先锋时髦的谈资。
观众们对这部剧的初印象也空前统一:“能说,太能说了。”
从家长里短到伦理关系,从人事关系到时代矛盾,这部剧的主角们把一切可聊的热点议题讨论了个遍。
这部剧的主角团,是杂志《人间指南》编辑部里的几位性格各异、钟爱唠叨唠嗑的编辑,主线便是编辑们帮助读者解答人生难题的故事。
简单来说,主角团们的技能就是“不打针不吃药,坐着就是跟你唠;用谈话的方式,这叫这叫话疗”。
既然是“人间指南”,编辑们自然聊尽了人间事。
他们接到过一位人体模特的电话,为她讨论如何面对朋友家人的非议,坚持热爱的工作。
葛优饰演的李东宝算是编辑中最机智诙谐的一个,编辑部里一般就由他来接读者的热线电话,担当“知心大姐”的角色。
为了能时时刻刻地蹦出至理名言,李东宝总结出了手里的格言小本,特殊时刻还会借给同事应急。
这个32开小本要是能流传至今,发行销量想必能够超越五三,造福大批高三学子,让大家考试写作文时不必再忧愁名人名言。
主要编剧王朔,最擅长写京腔的贫嘴,给整部剧的语言风格定下了基调。
有的台词明明通俗到不加修饰,却仍能刻薄到一针见血;有的台词则偏要咬文嚼字,用文学的语境来聊普通生活。
比如李东宝在撩同事戈玲时便尤其钟爱堆砌成语,追求未果在他的嘴里是“壮志未酬”。
而等到他正经地开导意欲轻生的读者时,随口一说的分析却又直白到一针见血。
想要轻生的女子在爱上已婚老师后内心纠缠痛苦,一面敬重着老师与师母之间深厚的感情,一面又执著于自己的爱而不得。
李东宝戳穿了这份“虚拟的第三者”的心态,让轻生女子卸下心防。
编剧精彩的戏谑与反讽时刻穿插在《人间指南》编辑部遇上的各类事件中,除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乎伦理道德的讨论,编剧也热衷于主动挑出一些全新的概念让剧中人物去探讨。
比如借着一对非典型夫妻的吵架风波,引出对家庭暴君的思考,通过性格各异的编辑展现思维方式中的性别差异。
再比如借着九十年代的人工智能潮,让编辑们从机器出发,反推讨论人的弱点。
杂志编辑的职业身份赋予了剧中人充分的表达欲,为《人间指南》写稿的工作内容给了他们谈天说地、评谈时事的理由,不同读者的来信来电则给了编辑们接触社会百态的机会,因此他们的思维尤为跳跃,讨论的话题也尤为宽泛。
《编辑部的故事》有时会同时展现几组人讨论的不同话题,还原人们聊天时的真实情况:
女编辑戈玲在接读者来电倾听心声,两位老编辑在聊来信中的夫妻矛盾,两位男编辑在聊回家路上遇上的巡警埋伏。
仔细一数,不过三分钟时间,个人、家庭、社会全占了个全。
02
放到今天会被骂的他们,才真实
当年,剧中人物话题讨论的广泛涉猎曾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如果拿到现在,其实也不断什么新鲜事。
因为每一位爱好上网冲浪的小伙伴都会像《人间指南》的编辑们一样,短时间内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社会新闻。
在一个人同时拥有七八个社交平台账号的网络时代,表达欲更不再是编辑、作家等文化职业的专属,每人都有参与社会讨论的意愿与机会。
对比起来,你会发现剧中编辑展开讨论的环境就像是浓缩版的网络评论界面:
性格各异、身份不同的讨论者,瞬息万变、囊括百态的议题,针锋相对、无法统一的意见。
而且某种意义上说,剧中人物的发言比当下的网络评论刺激的多,放到今天就是“没得洗的引战贴”。
以剧中关于性别讨论最经典的一段为例,编辑部接到了一封读者来信,写信人自称被妻子压迫管教,身心自由受到极大摧残。
编辑牛大姐前去核实信息,发现这位写信人的确过得挺惨:
出门坐公交,妻子按里程数给上两三毛钱,要是坐过了站只能卑微地求人蹭车;妻子生气时把搓衣板往地下一扔——“跪下”。
牛大姐虽然心底觉得这位写信人实在卑微,但向来以“办公室妇联主任”身份自居的她嘴上还是想为妻子辩护两句。
等回到办公室向同事们说了情况,男编辑余德利反讽着说这可算是妇女解放了,瞬间引起了“妇联主任”牛大姐的注意。
而向来“革命”“解放”“同志”“奋斗”不离嘴的牛大姐就算回嘴反击也是根正苗红的风格。
在接下来的后续讨论里,导演与编剧鲜明地区分出了三类观点。
第一类以余德利、李东宝为代表,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反对牛大姐关于妻管严的论述,那些带着京腔的语气词“哎”“就是”听着很欠。
第二类以戈玲为代表,从女性的角度强调女性翻身的重点是独立自强。
第三类以牛大姐为代表,自我认同为正派妻子的她本质上只是从自己的角度,为妻子身份的一切正当性辩论维护。
于是你会发现,牛大姐有时像个激进的号召者,她认可“妻管严”的方式,并对生为女性的戈玲在讨论中没帮她说话这事非常不满。
但有时,她又像个不太尊重女性、过分解读伦理纲常的人,因为她坚定地认为“苍蝇不叮无缝蛋”,所有成为第三者的女孩都是道德败坏,就算是被男方诓骗,女孩自身也一定出了问题。
如果拿当下网络讨论的评判标准来看,牛大姐的两次发言是妥妥的阴阳人,既想用妇女解放讨好女权,又想为出轨男辩护讨好男权。
可只要观察过身边那些牛大姐型社区热心大妈的朋友就知道,普通的热情大妈们本质善良,没什么坏心思,和阴阳人、阴谋论之类的判断一点关系都没有。
以牛大姐做例子,我们便能很清楚地看到这套评判标准的畸形之处——
当人们过分急迫地为讨论者分阵营、贴标签,并假设所有言论都带有隐秘目的时,往往会忽略人性本身的复杂。
牛大姐本质上是个既操劳家庭、又挂念工作的女性,她希望丈夫能顺从,也厌烦可能破坏家庭关系的第三者,这两点表现出来,就是上面的两次危险发言。
牛大姐最初听说轻生女孩喜欢上老师时的反应,其实这个例子中男老师甚至不知晓女孩的心意
而作为一个成熟的记者,牛大姐也能明理地明白那位卑微丈夫的难处,愿意为错付感情的少女忙碌。
可如果简单地依照网络讨论里的准则,凭借一句话来对当事人进行无尽的揣测与猜忌。就算是牛大姐这般性格鲜明简单的热情大妈,也会被割裂曲解出多个人格。
这段两位男编辑对男性出轨的揣测,如今是不是也足够分分钟被判决不尊重女性的罪名。
但是在前文介绍的人体模特例子里,恰好就是这两位男编辑对模特女孩进行开导,在听说她职业的第一时间,就肯定女孩是个出类拔萃的人。
在轻生女子的事件里,也是这两位男编辑第一时间查电话位置赶去营救女孩,后来还因为找错人被当成流氓,被请进警察局问话。
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在网络交流中认可这套“凭一句话猜测目的、人格”并急迫划分阵营的逻辑,或许是源于匿名的陌生环境下,大家下意识地怀着警惕心理,想要先知道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再展开进一步的交流。
可当大家贴完标签、判断完好坏后开始交流,已然无形中戴上了有色眼镜。
03
有一种无能狂怒
叫“你竟然和我不一样”
在文章开头,我们说或许应该向《编辑部的故事》学学“说话的艺术”,思考思考“平和有效的讨论长什么样”。
答案是:敢于相互剖析,但又不至于相互攻击的样子
而《人间指南》编辑部讨论时的最大优点就是如此,既能针锋相对但不因此争吵纠缠,因为所有人都不会为了不同意见的存在而愤怒。
上面那场性别讨论的结果,是在戈玲与李东宝又相互交锋了一轮后,被突然出现的主编打断:“怎么了?乱哄哄的?”
这段讨论最后给出结论了吗? 没有。
因为讨论本身不是为了西风压倒东风,或是东风压倒西风而存在,而是为了不同人群的参与发言而存在。
《编辑部的故事》中,老编辑们在听到未婚的戈玲说出“谁还没谈过八次十次恋爱呢?不是结了婚才有给爱情建议的资格”时,摆出长者的态度,说“婚姻不能当儿戏”。
戈玲虽然用婚姻自由精彩地反驳了老编辑们的观点,但也很有分寸地结束了这场讨论。
她没有强求老一辈的编辑们接受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这些现在看来理所应当的道理,也没有愤怒地要求老编辑们必须与她达成共识,或者像签字画押一般承认自己是对的。
更没有痛心疾首地指责老编辑们的婚姻生活不够自由,没有得出没有恋爱自由婚姻一定不幸福的结论,没有要求老编辑们审视自己的婚姻以便及早脱离苦海。
这个讨论的分寸单拎出来谈,很多人会觉得好笑而不可思议:“当然不会这么做啦。”
但如果将语境回归到网络讨论的平台上,这些看似可笑的叨扰与干涉却都可能变成现实——为观点不同而愤怒、更为对方不肯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愤怒。
当情绪的恶龙向外攀爬,便成了祖安话满天飞的战场,强者用键盘保全虚拟双亲,弱者打括号亮起“你对你对你对”的白旗。
其实,在所有的网络讨论中,参与都是最大的意义。
在匿名的网络讨论中,大家逐渐从猜忌和警惕中发展出了一套“防敌军渗入”模式,捕捉陌生网友的只言片语用来评判一个人道德是否败坏、目的是否单纯,区分敌我。
为了避免被贴上莫须有的标签,网友们争相加上括号保命也就成了必然。
可实际上很多时候,观点只是观点,不带有任何可疑的目的;讨论只是讨论,不需要在言语厮杀中得出最后的胜方、最后的“真理”。
可这种全民谨慎的状态也不免让人担忧,担忧公众讨论边界的坍缩,担忧愿意讨论社会议题的人越来越少,担忧人们敢于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小。
《编辑部的故事》里的这段评价曾卸下那位轻生女子的心防,或许也能帮助现在的我们卸下网络讨论中僵持的风雪——
做个宽容的人,不要简单地理解道德。